西西河

主题:当代中国视觉艺术品(西媒)收藏市场之二五怪论 -- z250

共:💬8 🌺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当代中国视觉艺术品(西媒)收藏市场之二五怪论

亚洲的经济振兴之路使许多在中国大陆之前便现行抓住肥老鼠的黑猫白猫们分别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陆续上演过乍富群组推动艺术品市场短期泡沫的现象。日本,韩国,台湾。。。。。。不过那些泡沫都已经成为过眼烟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火爆的艺术品市场同样也是个美丽的泡沫。这只是那些少数已经掘到第一桶金的黑白肥猫的资金游戏:与房地产市场于股市方面的资金运作来比,在中国式的当前艺术品市场运作其资金投入的回报来得更为“短平快”。于是,有充裕巨额资金可以大“调头寸”者纷纷像包二奶一样包养艺术家,靠着自己的托儿们几经转手便轻松地把从来不知名的艺术家身价炒将起来。中国的视觉艺术业终于在泡沫中发起来了:被大款保养而隔夜之间声威大震的艺术家们开始以名牌轿车和各处豪宅攀比,脸皮比长城转弯处还厚的中国“艺术评论家们”也生财有道:其以只字称金的行市牌价比台湾市价高出数十倍!其中更恬不知耻者同时策展和经营艺术家代理,使人怀疑其策展的作品中有多少是其代理者的作品。无疑,中国的艺术评论家们也“发”了!在当代中国的今天,就连刚刚毕业的专业院校毕业生对自己稚嫩的作品索价也令人乍舌(以美国的市价来衡量)!

因此,在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艺术品拍市主导艺术品易手的前提下,同样成批蜂拥而至的“专业画廊”也在这场泡沫中奋力淘金。当全国人民在股市何房市的激战中不进则退的时候,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似乎是个风险更小的市场。真地是这样吗?

如果您真地已经跻身于傲视神州的那二/三十个佼佼者之列,恭喜您了:在泡沫散去之前,继续炒作无疑可以继续的到更高的回报。。。。。。只要那些被炒作的作品尽快脱手。

为什么要脱手?

在我看来很简单:这些被临时炒作起来的艺术家中可能有些是有一定才华的,但毕竟没有经过长期的市场机制考验和真正得到学术(史论/理论)方面的相应肯定和确立。一两个评论家的个人见解并不能说明什么。如果回顾当时在韩国和台湾艺术品市场抢手的艺术家,现在依然可以保持当时身价的有多少?

因此,当泡沫散去的时候,这些被炒作起来的艺术家中有些可能继续以同样身价有行无市地煎熬(包养者将其他而去)而另一些则可能从此一落千丈。。。。。。可能将会有些所谓晚景凄凉的味道。

另一方面,如果您到今天还没有跻身中国首富的金榜,我同样恭喜您:现在是应该淘宝并发现和收藏那些真正才华横溢的祖国艺术家作品的时刻。

有什么区别吗?当然有!

超级大款们只需要运作资金的筹码,谁的什么作品并不重要,要的只是短巨额增值并以此在几经易手间谋取暴利。但那是巨额资金运作的头寸游戏。不是你我想玩儿别人就有资本让带我们玩儿一把的。在这个资金头寸游戏里,艺术品本身并不重要。

如果我们在对艺术品的欣赏和喜好的前提下也希望进行长期保值的投资,那么对于所投资收藏的艺术品我们就要非常认真了。超级大款们又能力创造其运作的短期市场规则,我们则要遵守长期市场的规则。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几乎还不存在这样的规则。原因也很简单: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的规则在中国目前还没有接轨。从短期来看,也许今天拍市上中国买家的手笔大过美国纽约市场的买家。但后者是长期存在的。后者的游戏规则所以长期存在是由于他们本人的长期存在。(相形之下,今天在中国拍市上活跃的大多超级大款在2009年是否依然能够如此频繁交易与艺术品拍市将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免费好戏。)此外,前者依然在追求暴利,而后者则有不少出于余钱收藏的喜好和从小沾染的积习。因此,国际成熟艺术品市场的规则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借鉴的。

真正的专业画廊在当前的中国并不能得到发展,因为其在一个逐渐成熟的艺术品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将是必要条件之一。

正常情况下,一个艺术家的发展道路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就一般意义而言,艺术家对社会的观察在年轻时就十分敏锐,但在以艺术形式作个人表述的时候常常会比较稚嫩。当一个艺术家真正达到炉火纯青的时候,其社会阅历使其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使其作品开始表现出一种高境界的洒脱。专业画廊的存在基础往往是率先识别这些具有潜质的艺术家,并以恰当的宣传介绍给潜在客户,在其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作品同步升值。在成熟的市场机制内,一般需要通过在本地的介绍然后到全国及至全世界的商业介绍,但并不是所有艺术家都能够在其专业发展生涯中一帆风顺地得到商品化市场的最终认可的。有些人可能永远发展不到全国性市场认可的高度。这也未必等于这些没有被充分认识的艺术家没有才华。只是机遇不足而已。

但对于那些在成熟市场机制中的幸运者,他们的专业发展生涯中可能需要几经转战于不同的画廊/代理之间:因为不同的画廊和代理实际上代表的是不同的客户层。有些画廊的客户很多,但大多是在一定购买力之内的。世界顶级画廊的客户们的购买力则是另一世界。所以,不同的画廊有不同的购买力客户,而“全面成功”的艺术家的才华实际上要靠这些不同的画廊在不同阶段中扶植介绍而得到市场认同的。

一个画廊不会告诉您的行业秘密是:每一个画廊都不愿自己代表的艺术家身价升的太快,因为这会超越其定位的市场客户购买力。如果走进美国的任何一家画廊,假如看到装画框的业务柜台出现在店内,您就知道这不是一家“专业画廊”。如果您找到美国任何城市的第一件专业画廊(假如存在)您便可以索取其他专业画廊的联系信息,因为他们彼此并不竞争(代理不同风格和价位艺术家)。您只需要看看墙上展出作品的价位从最低到最高,就知道该画廊代表的市场购买力层次了。在完全本地级的画廊里,数千美元的作品是普遍的,一千美元左右的可能居多,数百美元的作品通常也有。

美国地区级的画廊通常可能是价位在一万到十万美元的范畴内。

全美顶级画廊(纽约的CHELSEA/SOHO)则自然更高。美国顶级画廊在客观上发布全美专业画廊的流行趋势,而区域性收藏市场(通常处于有钱佬出入较多的著名度假圣地)往往会跟进潮流时尚。而本地画廊反而不太注意全部跟进的速度。

在美国发展的视觉艺术家会随着自己的“身价”提高而从完成一个从本地到区域然后进入全国性艺术品市场的过程,并因而看到自己在地理上的迁移(如果原本不在纽约或所在的地域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的顶级购买力无疑是存在的。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是暂时的。考虑到大多数近期内发达起来的超级肥猫还没有数代相传的家族史,所谓品味的发展还需要时间:这些人对艺术品的需要暂时还没有与其对房市/股市/期货等其它头寸游戏之外又太大的不同。这些人的持续购买力本身是一个极大的疑问。当其他市场的政策/对策转变并被证明为更加头寸游戏时,这些游动资金便可能迅速转向其它市场。它们的消失可能会将像出现时同样迅速。有些人可能大赚之后大笑着进入下一个游戏,而另一些人可能只剩下跳楼的份儿了。他们身后留下的将是一个原本不成熟的混乱艺术品收藏市场。卖身投靠的艺术批评家和不再得到包养的艺术家们可能开始卖豪宅名车,而被他们包养的二奶则开始另找靠山。。。。。。

有人可能会说这种二五论其实就是要唱衰当前火爆的中国艺术品市场。。。。。。

错!

大浪淘沙之后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成熟机制的真正开始。真正有才华的中国当代视觉艺术家将会遵循坚实的市场机制而开始崭露头脚。更为专业的中国艺术评论家将会开始建立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史论体系和相应机制。真正出于个人品好而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收藏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将会发现更成熟和更加专业的中国专业画廊的有效介入的积极意义。

其实,对不愿的将来的准备何尝不从现在就开始呢?

关键词(Tags): #250forum.com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