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的尊严和中国近代史 -- 铁手

共:💬381 🌺85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香港殖民历史太久了

渔夫的导师曾在94-97年先后担任香港和澳门议会的法律顾问。回来后老先生在一次和小辈们的闲谈中对“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前景深表忧虑。老先生说香港与澳门不同,英人治下的香港所有重要的岗位除少数英国人外,其它都清一色地由从英美留学归来的香蕉人把持。象陈方安生这些人大学甚至中学都在英国或美国渡过,在经济和文化渊源上与英美的联系远比与中国大陆近。这些人心底里是排斥香港回归的。香港回归后实行高度自治,这些香港社会的精英阶层不会与大陆一条心,恐怕多半是得了便宜又卖乖。对大陆而言不过是养一些白眼狼罢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香港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觉得老先生当初的忧虑可谓有远见之明。所谓的香港精英一群鸟人胸无大志,眼光总也超越不了香港那几个小岛。英国人在的时候,这些人甘当二等公民,大气都不敢出一声。这些昔日的奴才一朝成了主子就自觉高人一等,事事讲特殊。有困难时却又象美国的黑人一样,不想自己吃点苦想办法解决,总想享现成,拿着当初邓公关于保持香港繁荣的承诺,动不动就向中央伸手。97亚洲金融风暴后,朱老板的“中国政府将不惜一些代价保卫香港”并不只是在台面上讲一讲那么简单,在台下大陆为香港的金融稳定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当时有不少象光大这样的中资机构前仆后继,为拯救香港汇市股市承受了巨额的损失。南方证券97一役净损失在50亿港币以上。国内曾经的券商领头羊君安证券在香港市场上也蒙受巨大损失,最后落到为国泰接管的惨境。大陆进出口放开之后,原来支撑香港经济的的转口贸易下滑,于是中央出台CEPA开劫贫济富之先河以贴补香港。大陆如此百般体贴照顾,总还有些香港人不思感恩,动不动就想闹事,搞百万人大游行。还有一些王八蛋挟外人以自重,跑到美国国会搞香港的民主听证会,充当美国向中国施压的马前卒,实在是可恨之极。真不知这些鸟人回到家端起饭碗时有没有想过谁才是自己真正的衣食父母?

当然有人会说香港与国际接轨做得好,对此俺无话可说。因为这个国际接轨接的本来就是英美治下的规则,本身就有太多不合理之处,不会也不应当一直延续下去。伴随着中印等大陆势力的崛起,原有的国际规则必然也必须根据新的势力格局作相应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机会,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的规则制定调整中抓住机遇一举占领有利位置。如果香港不与大陆合作,还抱着旧思维处处与大陆作对,那么香港就必然也必须被边缘化。只要有了现代化的充满活力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厦门……,就算是香港变成臭港又当如何?

反思香港回归10年来的风风雨雨,大陆当务之急应当是加快治港人才的培养与储备。这是保障香港未来繁荣与稳定的长远之计,唯如此才能摆脱在香港问题上的被动局面。至于有人惦记着 “一国两制”的实施对台湾的影响,我说forget it。“一国两制”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在自身实力不足且缺乏现代化管理人才的情况对英国作的妥协,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权宜之计。“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政治实践表明,这个机制后患无穷,将来时机合适即应果断放弃之。现在对台之所以还在提“一国两制”是因为这个机制还有一点利用价值,是因为大陆还有和平解决的诚意。如果台湾象现在这样一意孤行,一直偏执下去,不管“一国两制”多么成功对台湾问题的解决都不会有太多帮助。当然台湾以文革手法处理内部事务,对两岸事务充满了傲慢与偏见,就不要指望将来还会有香港“一国两制”那样的好事。现在大陆跳楼大甩卖,过了这个村别再梦想着还有这个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