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量化看股】[辽宁成大]三季报简析 -- 老拙

共:💬113 🌺8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位同学钻研会计知识真是努力

比大多数的会计系学生要努力得多,值得鼓励。

成本法还是权益法其实还是有许多难点,我在前面都略过了,又被你抓回来了。那咱们继续聊吧。

怎样入账要按照当时购入该投资的目的来决定。所谓权益性介入是指投资者准备长期持有,并且有直接介入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的意图。对于权益性投资,投入时就未必按照市价,而是采用协议价格,通常是有个discount。可以参考最近市场上得那些公告。短期的市场价格(不是价值)的波动对投资双方的经营没有实质性影响,所以可以忽略不计。(impairment再议)

一旦确立,那么双方就是关联企业了。关联是立法很重的一个环节。大家都盯着呢。如果关联一方想要退出,就相当于改变会计政策。大家都要探究为什么,找出深层次的原因。法律上会有许多程序,证监也要备案。

相应的,会计处理上会不同。审计也是要管的。在退一步,即使你当初购入某投资,记做trading,稍后你想改成afs,也是变更会计方法,审计也必须在footnote里讨论。一旦出现在审计报告里,那么审计所是有法律责任的,万一出了偏差,会成为被告的。况且关联,投资本来就是重头戏。

通常我们衡量投资初期的折溢价用的是每股的book value,而不是eps。在投资确认后,每个会计期间的变化则和eps直接相关。由于pe得影响,市价的变化总是大于eps的变化。

所以一般来说世道好的时候,成本法的资产增值速度比权益法要高?

以上都不难,也都不是最近会计准则变动的内容。近期的变动和难点是什么?是如何确认权益法还是成本法。以前的准则都是1刀切,看百分比。所以有20-50法则。现在的准则说你要用自己的判断。为什么?

首先是资本市场开放后的股权分散。你需要几个百分点的股票来控制1家公司?有人估计说在美国市场,通常你有个5%就能当上董事长了。甚至如果你有个1%的ibm,能保证让你进董事会了。也就是说20%其实是名存实亡。所以才演变成了现在的judgement。这个门开了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更大。怎样judge?慢慢补吧。

其次,现代商业模式变化巨大,各种组织形式都存在。比如说许多business不是股份制,怎么办?这才有了fin46。我的美国执照是active的,所以逼着我每年要接受40小时再教育。我去年选了fin46。上了3天的课,自己也看了不少时间。结果呢?没明白。萝卜同学钻研努力,要不你去学习一下再告诉我到底是咋回事。

第3,现代资本市场变化复杂,各种投资产品纷纷出现,比如可转债,期权等。他们怎么办?最近新出了fas159就是讨论这个的。我懂不懂?当然不懂。从11月起才生效。实际使用怎么也要到明年了。我退休了还忙那个干吗。

另有2个问题供探讨:

b)你说的绝对控制是指什么,通常的会计教材里是指50%以上。那是要合并的。不涉及成本法。

本楼上面有个连接,讨论了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我觉得其中有不少错误,也有些误导的地方。比如第4点就很可能完全不对。那点讲的是长期投资的impairment。我很有把握的说,全世界所有的impairment都是单行道式,也就是只报损,不报益的。所以不可能发生由于重估长期投资而产生利润的情况。

哪里有完整的新准则可下载?我现在很有兴趣仔细看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