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弄堂里的平民 -- bigc
上海应该入秋了,上海金秋很美,可我现在工作的地还是夏日的感觉,不由得想起了以前弄堂里的夏天。
炎炎夏日,弄堂的杨柳梧桐,高过云天,树上树下满天都是知了。孩子们赤膊,赤脚,整天如蝗虫一般聚散,门前的泥地上,不时响过噼噼啪啪的狂奔。
下午的世界因为孩子和老人,日子显得冗长而又诗意。弄堂里,每家每户的大门,半开着或是虚掩,进门幽暗而又清凉。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午睡前后的老人,黑布衣衫,脸色苍白,一律沉默寡言如同古庙的祭司。疯跑中的孩子,除活捉了知了等搅动天下外,余下的一律三五成群,屋角,树下,安安静静打着弹子,拍着刮片,同类相斗,没完没了,其乐无穷。
那时小孩子的最大美差,莫过于在极热的暑天,被大人叫去买棒冰:一头顶着湿布毛巾,烈火一般跑到商店,将棒冰们用湿毛巾厚厚裹起,烈火一般奔回家来。那时的棒冰四分钱一根,“断头”棒冰只需三分,谁买到“断头”棒冰,算是谁的运气,余下的一分钱属于你自己。不过“断头”的那一支,还得由你自己“独享”。临傍晚时分,家家门前白色水泥地上洒上的水,黑黑晕晕,浓浓如墨,片刻之间全无踪迹。家家门口摆出餐桌和条凳,晚饭以后照例纳凉。
夜色渐浓,所有人物走成剪影。弄堂内外,凡是人墙黑黑围集处,中间必在说故事。以后,又有年龄稍长的中学生,开始模仿顶替大人,像模像样坐在人群中间,一口口品咂别人端上的搪瓷杯凉开水,一段段演说起鬼和特务的故事。人群外围边上,总有个头一般高低的孩子,相互拍打对方的肩膀,一脸严肃说道“小人不带(不得参与)”,借机嬉闹推搡,有意破坏和调节“会场中心”的严肃气氛。
那时天上的星星都很大,月亮也很白。
很晚很晚,最后孩子总是早于大人先进屋睡觉。弄堂前后,相隔一定的距离,总有不少大人独自一人,赤膊上身,斜提蒲扇,斜靠躺椅,一个个白晃晃身影模糊,一只只如卧狮一般仰卧在自家的大门口。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6
🙂【原创】弄堂里的平民
😄读着很是熟悉啊 希宝 字0 2007-11-01 23:56:17
😄弄堂三宝! 容易 字131 2007-11-01 10:50:18
🙂那个时代差不多全国都是这样啊~~ 煦鲤鱼 字55 2007-10-31 06:01:02
🙂送花得宝。 燕庐敕 字96 2007-10-31 01:59:56
🙂沙发埋雷 黄有财 字82 2007-10-31 00: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