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摧毁反革命组织“联动”展览会资料选编一 -- dafemren2

共:💬1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刘氏干部子女学校是封、资、修贵族学校的翻版

  毛主席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里,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都毫无例外地精心培植一种“贵族学校”,使它直接为上层统治者服务,专门培养一批奴役劳动人民的“高级官员”。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但是,中国的赫鲁雪夫刘少奇,为了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把干部子女学枝当成了掌上明珠。他办这种学校打的是“照顾干部福利”的旗号,挂的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招牌,实际上是把封、资、修贵族学校的千毒万害塞进了干部子女学校,把这类学校推向了“和平演变”的深渊。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简单对比一下,就不难看出刘少奇一手扶植的干部子女学校的本质和要害。

  一、等级森严的收生制度

  中国早在二千年前就出现了贵族子弟学校,即东汉明帝办的“四姓小侯”学。当时,皇亲国戚“食禄之家”有四大族,子弟很多。汉明帝就特地为这些人开设了这一所学校。到唐朝,这种“贵族学校”大为发展,有六学二馆,学生要依照规定,根据出身等级入学。到清朝,有“宗学”、八旗官学”等贵族学校。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闲散宗室子弟,才可以进“宗学”。

  在美国、英国、法国、义大利、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一种专为大资产阶级、贵族和高级僧侣办的贵族学校,入学限制极严,收费也非常昂贵。如英国的“公学”,仅学费和膳费就高达400英镑(合人民市5000余元)。

  在我国,党和国家的革命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是普通劳动者。但是,党内头号走资派刘少奇,为了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复辟,故意扩大三大差别,把干部子女置于高于工农群众的特殊地位,用种种藉口为干部子女单独开设学校,妄图把干部子女培养成为精神贵族。如“育英小学”,只收司、局长以上和大使、参赞的干部子女;“八一学校”、“十一学校”收的是将、校级干部子女;“香山慈幼院”收的是“民主人士”、“社会名流”的子女,等等。许多工人、贫下中农愤怒地说:“这样的学校不是给我们办的,我们进不去!”

  必须指出,我们的大多数的干部是人民的好勤务员,他们之中不少人虽然抱有教育好子女的良好愿望,但没有看清这类学校的实质,懵懵懂懂地让子女入了学,他们万万没有料到,在堂皇的“照顾福利”的幌子后面,乌云翻滚,正是一幅阴谋变天的大黑旗。

  二、培养目标

  满清时代的“宗学”明确规定:贵族子弟在“宗学”里,修学三年以为期,期满及格,分别引见皇帝录用。可见,培养的全是统治人民的官吏。

  英国“公学”的培养目标,更赤裸裸地宣称培养“社会领袖人物”,“国家和政治的大活动家”。曾经有人统计,英国有百分之八十七的现代将军,百分之八十三的主教,百分之六十九的高级官员,百分之八十四的殖民地总督,百分之八十五的法官,百分之九十五的高官衔外交官和百分之八十八的大使,是从公学毕业的。有一所最著名的“伊登公学”,曾给英国培养了十八个首相,二十二个印度总督及其他“有名人物”。反动头子艾登、麦克米伦就是从这个学校出来的。在英国,凡是能进入著名的公学读书的,就是被看作是“好象检验金银纯度那样,给孩子刻上记号,证明他的品质终生是优越的。”一句话,这些学校是为“血统高贵”的统治者的传宗接代培养接班人。

  在苏联,凯洛夫宣扬,要培养“有充分价值”的人,这种人“对社会贡献高度有效的活动,并在这种活动中获得个人的满足。”非常清楚,这种人就是特权阶层、修正主义者。

  中国的赫鲁雪夫刘少奇公开叫嚷,要学校培养“党委书记、市长、县长”,甚至省里中央的干部。旧北京市委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总头目彭真乾脆说:“要办好干部子女学校,他们都是些龙子龙孙。”一些干部子女学校的走资派也叫嚷:“我们培养的是总理、将军、部长。”“我们的学校不是培养卖酱油醋的。”

  三、培养手段

  “高标准”的师资,优越的物质条件是贵族学校的共同特点。

  东汉时的“四姓小侯”学设备之完善及教授者的人选,超出寻常大学。唐朝“国子学”的教师本人必须是五品以上的大官。清朝的“宗学”,要由王公亲自督管。

  英国“公学”的教师,多是贵族大学“牛津”、“剑桥”的荣誉毕业生,而且要有很好的竞技技能。“公学”的物质条件也极优越,如有人形容伊登公学说:“它的都德

  歌谱式的建筑耸立在温德沙堡垒附近的引人入胜的庭园和游戏场上。”它有许多“新式的教室和设备优良的实验室”,“图书馆是极端的好”。在那里,高年级学生戴高帽、著燕尾服、佩白领带,低年级学生著伊登式短上衣、宽领、高帽。每个学生有一间卧室,每人还从家里带来地毯、沙发,甚至在学校设置自己的会客室。

  在苏联,有纳西莫夫海军学校,苏沃洛夫军官学校等军队干部子弟学校。根据臭名昭著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苏修办了许多寄宿制学校,赫鲁雪夫曾说:“看来可以在风景优美的郊区,在有益健康的树木繁茂的地方著手建造一些寄宿学校。”苏修教育科学“博士”罗斯托夫采娃也来中国吹嘘说:“苏联寄宿制学校在师资条件与物质条件上比普通学校优越,在人员编制上也比较宽裕”,“寄宿制学校的设备要比普通学校好得多。”

  刘少奇的干部子女学校普遍特点是“三多”:一是“人多”。刘少奇曾亲自对育英小学教师说:于部子女学校人员编制“就是得多”。这类学校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一般是1:5  1:7。而一般的学校是1:28  1:35。二是钱多。干部子女学校每年开支达几十万元。如“八一学校”是三十多万元,相当于北京郊区大兴县庞各庄小学每年经费一万二千元的二十五倍,而学校铁工厂和菜园每年几万元的纯利润还不包括在内。国家每年对每个学生的补贴是140一250元,而一般小学是30元。三是“物多”。干部子女学校普遍占地广大,校舍造价昂贵。象“十一”学校,每个学生占20平方米建筑面积,而一般小学只有2 5平方米。校舍优美,建筑华丽、设备完善。连苏联“专家”都惊叹他说:“在我们苏联,海军子弟学校是最优越的,但你们育英学校比我们海军子弟学校优越得多了。”学生在这里,过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吃饭的时候,教师要在旁边照料;洗脸洗脚有人催;回家返校,有大小汽车接送。资产阶级思想的毒素就是这样无声地腐蚀著我们的年青的一代。

  总之,刘少奇的干部子女学校是封、资、修贵族学校的翻版,是他阴谋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复辟进行干部准备和舆论准备的工具。

  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中,刘少奇的黄粱美梦彻底破产了,修正主义的干部子女学校也将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古今中外沿袭了几千年的贵族学校制度将在我国彻底埋葬,一个崭新的教育制度,即将诞生在中国的大地上!

  (砸烂干部子女学校联络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