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三国】鲁肃在荆州问题上是榻上策的“叛徒”么? -- 萨苏

共:💬53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试论吕蒙的“榻上论”----请老萨指点

严格说这不应该叫吕蒙的榻上论,而应是吕蒙时代的东吴战略。

我觉得从东吴的角度出发,取荆州还是对的,关键是后续手段没有跟上。

老萨对鲁肃的战略及其后来随形势产生的变化分析得很透彻,我想,鲁肃一定也把自己的想法向孙权和盘托出过,孙权必然是完全同意了鲁肃的观点,即让刘备替他防守住长江中上游,这才有了借荆州这一出戏。既然这是一项重大的决策,就不应该在鲁肃死后马上人亡政息。

那为什么短短几年中,孙权的态度会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这么积极地要拿下荆州。我觉得这和鲁肃的死并没有关系,即使鲁肃仍旧活着,他或许也会同意取荆州的。因为这几年中局势已大变:荆州时代的刘备自保尚且不足,他必须依托孙权一起来对抗曹操,这个时候的刘备对于孙权来说是足够安全的。而一旦刘得了西川和汉中,他就具备了足够的实力按自己的想法任意出牌。有一个盟友帮忙挡住敌人当然好,但如果这个盟友反戈一击,也是极其可怕的。

刘备未必干不出这种事。试想,诸葛亮的隆中对说过,待天下有变(其实就是曹魏那边有事,比如说曹操死了),兵出荆州和汉中,这只是一种想法。如果刘备变了主意,趁曹魏无瑕南顾的时候,从荆州顺流而下突然直指东吴;又或者吴魏在东面对峙的时候,刘备不出兵关中和宛洛,而是突然也向东吴出兵,在孙的背后捅上一刀,东吴该怎么办?无论哪种情况发生,刘备都不用和曹魏联合。曹魏方面呢,当然存在趁机向汉中用兵的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静观其变,或者索性夹攻东吴,痛打落水狗。

这也许是孙权最害怕的。要知道,夷陵之战时刘备失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补给线太长,如果那时候他仍占据江陵,这一战的结果就难说了。当然刘备主动进攻东吴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打了也不保证刘肯定赢,但至少孙权对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也是不能容忍的。东晋时王敦和桓家父子在荆州的几次叛变,都几乎一下子就势如破竹地打到了建康。

所以靠人不如靠己,与其让一个靠不住,而且实力很强的盟友来替自己守卫西大门,我想孙权还是情愿自己来干,至少这样只是防两面,而不用防两方面的势力(失去了荆州的西蜀注定无所作为,后来的事实也证实了)。

另一方面,隆中对提出了一个两路夹击的思维,从汉中和荆州分别出兵。当西蜀失去了荆州后,北伐几乎就没有了速胜的可能。同样,如果孙权得到了荆州,他就有了一个属于他的两路夹击的可能性,一取宛洛,一取青徐。

一方面,他并不怕一个失去荆州的西蜀的报复;另一方面,两家日后如果又和好的话(如果能把关羽送还,两家和解的可能性很大),约定共同北伐,刘备失去了通往中原的出口,只有经略关中一途。相比之下,如果两家共同打败曹魏的话,这时东吴获得的利益应该要远大于西蜀。

吕蒙的思维和周瑜接近,同属鹰派(当然他不如周),他是有可能向孙权提出这样的想法的。可惜,吕蒙早死,我们无从得知他是否还有怎样的后续手段。当然,历史的发展也并没有合乎吕蒙孙权的如意算盘,以后多年东吴对曹魏的进攻没有半点成效,导致两点进攻变成了两点防守。这也许和后任统帅陆逊的战略思维有关,和晚年孙权的不思进取有关,和东吴士族大家的保守有关,和东吴的陆军太差也有关。但取了荆州,统断了长江,从本来防两家变成了防一家,这一步本身我觉得并没有大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