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 之 米鲁 -- 任爱杰

共:💬80 🌺335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七.壮烈战死

七.壮烈战死

米鲁之死相当富有戏剧性。三月十七日,米鲁和福佑败退到马尾笼寨。马尾笼寨地势险峻,依山傍水,易守难攻。明军一时难以攻克。到二十六日,米鲁命令手下大将李聪带领十五人向罗雄方向探路。这支小分队与明军遭遇,李聪等六人被俘,其余被杀。经过审问,明军得知米鲁计划在第二天突围。第二天,米鲁,和福佑率领主力突围,正好进入明军的埋伏圈。明军虽然预先设下埋伏,人数又远远高于义军,却仍然不堪一击。战斗中米鲁冲锋在前,身负重伤,仍然杀得明军丢盔弃甲。(“被数创,血透遍体,犹跳梁,诸军辟易。”)就在眼看要突出重围的时候,凤英率兵赶到。已经苦战多时的起义军经不住这个打击,顿时崩溃。米鲁和凤英展开肉搏。不知道是因为伤重体力不支还是因为武功不及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米鲁被凤英当场刺杀。看到米鲁倒下,福佑和他的小妾女将适固连忙前来营救,这两人更不是凤英的对手,也被凤英砍死。

凤英杀死米鲁后,并没有砍下她的首级,而是将她和福佑,适固等人的尸体一起押送到王轼的大营。王轼和监军黄珂对凤英并不信任。生怕他偷梁换柱。所以接到战报后,要求他将米鲁等人的全尸带回。收到尸体后,王轼命人剥去米鲁浸透鲜血的衣甲,验明其胸脯和大腿上的旧伤,又找来多人辨认,验明正身后才砍下她美丽的头颅,把她和福佑,适固等人的尸体肢解,大卸八块后将尸块分往叛乱地区各处悬挂示众。(“命凤英将贼首米鲁,福佑,适固全尸及生擒洪子华等各开解到。。。。。。臣会同监军黄珂审验明白,令将米鲁褪衣赤体,翻弄(复)检视,该贼妇右乳及左髀果有旧创。又招识得米鲁,福佑之土人十数人辨认无误。遂将米鲁,福佑,适固等贼首砍取首级,将尸身分解,发各处枭挂。”)

对于被俘的主要将领如女将米孕等等,王轼将她们连同米鲁等人的首级一同送往京城然后凌迟处死。(注15)

对于被俘的众多义军和进剿中掳掠来的大批少数民族百姓,王轼采取的处理方法是“俘获贼属男妇幼小堪用者养侯,老弱不堪者变卖。”不论是养侯还是变卖其实都是把俘虏变为奴隶。被“养侯”的方式包括将俘虏阉割,送入宫廷,成为太监;或是赏给有功的军队首领作为奴婢。由于当时西南地区普遍实行奴隶制度,不论是得到赏赐还是购买奴隶,对于忠于明政权的部落首领如凤英是大大增强了实力,对于明朝的各级官员则是为国家财政创造了一笔“收入”,同时也肥了自己的腰包。

米鲁造反这段历史见于各类正史和野史。从记载来看,其行迹和同时代的其他少数民族起义如大藤峡起义并无多大区别。而且规模很大,震动云贵两省。绵延数年,明政府前后三易统帅派兵十数万才终于将其剿灭。但是解放之后这件事基本不见诸各类传记。别的造反如大藤峡起义都被定性为农民起义。但是对于米鲁造反却没有任何定性。偶尔提及此事的历史论文则称之为“米鲁事件”。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米鲁出身土官世家,又嫁给土官为妻,属于剥削阶级,不象李自成这类农民领袖出身贫苦,属于“根正苗红”一类。第二,无非是由于为首的米鲁“淫荡”,不符合农民起义领袖的模式而已。

从表面上来看,米鲁造反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夺回对普安州的控制。然而米鲁两次起兵反明一呼百应,甚至在第一次起兵全军覆没的情况下还能翻盘,归根结底,明朝在西南实行的阶级和种族的双重压迫才是导致变乱的根本。

而王轼在进行镇压时纵容部下杀良冒功,草菅人命,在当时或许建立了恐怖统治,平定了反抗势力,但其实只不过把仇恨的种子撒得更多更广罢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