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2007年中国足球的进步 -- 毛锥子

共:💬139 🌺13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马德兴:国奥“圈养”带来必然恶果

不知道体坛的记者马德兴上不上西河,不过我觉得他关于女排那段足以给西河的很多人一个合理解释了..........

http://sports.tom.com/2007-08-06/0FRL/07501504.html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始终有这样一个观点,中国足球走到今天这一步,队员有责任、教练员有责任,但更重要的还是管理层!恰恰是因为管理层“屁股指挥脑袋”、不尊重足球运动的客观规律,导致今天的中国足球走到了“四不象”这一步!在圈养的问题上尤其如此,明明早为实践已经证明是不可行的那一套,我们的管理层依然要死抱着不放。

管理层“偷换概念”

然而,令人可笑的是,当中国足球已经开始走上职业化道路时,我们的管理机构却不是按照“职业化”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而是非要把其他非职业化项目上的那些手段与方式移植到足球项目上。我们承认,“长期集训”是中国体育界成功的一大“法宝”,但这种成功是有前提、有背景的。

世间万物都没有绝对的利与弊,任何一种机制或体制都有其利,更有其弊。如果仅仅强调一种体制的“利”而不谈其“弊”,或者在比较两种截然不同的体制时,用一方的“利”去与另一方的“弊”进行比较,都将导致我们在认识上出现严重的偏差,更将导致行动中进一步偏离正确的轨道。面对中国体育界的现状,尤其是中国职业化足球走到今天,无论是“举国体制”还是“职业化”,其实都有很好的生存空间,甚至可以起到很好的“互补”效果,但问题恰恰在于我们混淆了两者的利弊关系。

例如,每每谈及中国足球,我们总是喜欢拿女排来比较。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就是“中国女排一天训练六七个小时、搞长期封闭集训取得了成功,为什么男足就不行?”表面看起来,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但问题在于,世界足球的职业化程度有多高、而世界女排的职业化程度又有如何呢?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世界体坛职业化程度越高的项目如足球、篮球、网球、田径、游泳等等,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大,更不用说像F1等那些非奥运项目了;相反,中国屡屡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绝大多数项目恰恰是世界体坛职业化程度很低甚至都无法走向市场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拿其他非职业化程度很高的项目的成功经验照搬到职业化程度很高的项目上,显然是行不通的!

长期以来,中国足球界对“赛与练”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集中体现在长期集训与否的问题上。每每老外教练上任,总是反对中国足球搞长期集训,但中国本土教练却在坚决执行有关方面的指示精神。导致这样的争议,其实本质还是对于举国体制与职业化认识上的差异。

---------------------------------------------------------------------------------------

马德兴这篇文章没有点出“足球项目上的管理者们”的名字,不过这也无所谓。中国根本没有足协,只有足球运动管理中心这个体育总局下属的一个小科室。中国的体育官僚系统是一家子,上下一体,不理解这个的人当然不会理解“崔大林仅仅说几句”,足协的头头们就能把这话变成违反足球运动规律实践。

我本来以为圈内一些记者已经把国足的问题说到点子上,“中国足球爱好者”们也可以消停会,起码少扯些没用的,多关心点足球本质的东西。不过这几天我又失望了。中国足球要想有点进步太难了。呵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