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有一类战犯叫“参谋”(四十六) -- 俞天任

共:💬272 🌺54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有一类战犯叫“参谋”(五十五)

东条当了首相了。到底是战还是和呢?

平心而论,也不见得东条英机一定不是避战派,他也有过几次支持和美国谈判的举动。甚至在这次组阁请东乡茂德(后来也是甲级战犯)出任外相,而东乡因陆军不会同意从中国大陆撤军,外交没有任何意义而拒绝受任时,东条说:“日美外交上的所有问题,包括支那驻兵问题都应该再研究,陆军会在合理的基础上予以合作”。也没有彻底关上和谈的大门。

但是东条英机在陆军内是以强硬派的面目出现的,如果不表现强硬的话,日本陆军没有支持他的必要。这已经给他画好了框框了。

从东条组阁后的10月23日开始到11月3日这10天内,政府大本营联络会议连日召开,通过了甲乙两个方案。大致意思是同意立即撤出印度支那,通商门户开放,除华北,内蒙,海南驻兵25年外,日军两年内撤出中国。

但是最重要的问题是:如果美国这两个方案都不同意怎么办?

想了三个对策:

1. 卧薪尝胆,即使外交交涉失败也避免战争。

2. 立即开战。

3. 进行新的一轮外交努力。

到十月末为止,海军除了军令总长永野修身之外,基本上还都是避战派。但是进了11月以后,在前任军令总长伏见宫博恭王和石川大佐的说服下,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改变了立场,成了主战派。这样海军的军政,军令两个系统的主官全部占到了主战一边。海军变节了。

11月20日,由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和特命全权大使来栖三郎将日本政府的甲乙两方案交给了赫尔国务卿,但是26日清晨,美国海军在台湾沿海发现了正在南下的日本舰队,所以当天美国总统罗斯福通告日本政府拒绝甲乙两个方案。并于11月27日向日本政府提交了史称HULL NOTE(正式名称是“Outline of proposed Basis for Agreemen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的十点方案,其内容是:

1. 缔结英美中苏日荷泰之间的互不侵犯条约。

2. 法属印度支那的领土完整。

3. 日本从中国及印度支那(包括满洲)的撤军。

4. 日美对中华民国的承认和否认汪精卫政权。

5. 日美共同放弃海外租界和有关权益。

6. 开始协商缔结新一轮通商条约。

7. 美国解除冻结日本海外资产。

8. 安定日元对美元的汇率。

9. 废弃与第三国签定的违反太平洋地区和平之协定。

10. 两国共同推进本协定内容。

这其实是9月3日罗斯福总统面交野村大使备忘录的内容的再次细化而已。在罗斯福总统和赫尔国务卿看来,都已经三个月了,该拿的主意应该拿了。还有什么好吞吞吐吐的呢?

确实是该拿的主意已经拿好了,早在11月1日那次长达16个小时,一直开到第二天凌晨的政府大本营联络会议上,永野修身海军军令总长就已经断言原来想好的美国万一拒绝日本提出的所有两个方案以后的三个对策中的第一个卧薪尝胆的对策是“最下策”:“美国的战备在每天加强,而日本在慢性贫穷(海军每小时要用400吨油料),现在并不是在讨论和美国开展的时机,错过了今天的时机,开战就取决于美国人了,再也回不倒日本手里”。

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说得更为具体:“开战以12月初最为合适,只有一个月了,这一个月不可能打开外交僵局。如果一定要进行外交交涉,那应该作为掩盖开战企图的手段。”

陆海两军的幕僚总长持的就是这种态度了。开战不开战的与“赫尔文书”的条件是不是苛刻了点和开战部开战没有关系。没有“赫尔文书”,日本也会和美国开战,这就叫历史的宿命。

战后有人问当时的大本营参谋:“当时希特勒在莫斯科郊外已经停止了攻势,军部就没有人想过欧洲的形势已经在逆转了吗?”

这位参谋的回答是:“知道,但所有人都认为那只不过是暂时休整,希特勒马上就会重新进攻的。”

“如果知道希特勒已经无力进攻了,大本营还会向美国开战吗?”

“世界上没有那样的傻瓜”。

这位大本营参谋,就是被誉为昭和参谋的代表之一的濑岛龙三少佐。

所以11月27日罗斯福总统对野村吉三郎大使和来栖三郎特使说的话全被日本人当作耳边风。罗斯福总统是这样说的:“毫无疑问,追随希特勒主义进行侵略扩张的日本最终必然失败”。

1941年12月1日的御前会议上,全体一致决定的对美开战得到了天皇的许可。

开战的日期,是12月8日。

关键词(Tags): #战犯#参谋#HULL NOTE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