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我对自己文章的一点说明,兼对黑女文章的回复。 -- 猫元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讨论】我对自己文章的一点说明,兼对黑女文章的回复。

我写的观点只是一种推论,还没有完全证实,写出来只是让大家知道还有这样一种理论。黑女的文章很完美,但是说的和我的好象不是一回事。既然有问题,那就应该讨论。下面是我对自己文章的一点说明,兼对黑女文章的回复。

一、我们现在见到的商周金文虽然体态多变,也有极端的风格。但是这毕竟是用于庄严正式的场合,而且经过加工美化,所以说只能反映商周时期,特别是周代“庙堂之上”的文字情况。

二、战国时代各国文字各异,按照裘锡圭先生的说法,那就是俗写体的流行冲击了西周传统的正体字。其手段不过简化与繁化,各国繁简不同,所以字形“因地而异”。秦代的统一文字只是统一了官方文字。

三、秦代实行的“书同文”是这样的。始皇帝为了统治的需要而要统一文字,这项工作交由李斯完成。李斯整理了秦国通行的文字,发行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作为范本,并通过严厉的法令颁行天下。所以说,小篆是秦代官定的“正体”。正如“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是那时的“正体”一样。

四、篆书的缺点很明显,不能速写。所以当时一定有一种不同于官定文字的“手写体”,也就是“俗体”。它就是隶书的前身。在小篆之前和小篆时期也是一样。但是现在发现的那时的文字多是官方文书,民间的文字大多消失了。所以对当时字体的全貌还不是很了解,我说在甲骨文和隶书之间有一个断档,就是这个意思。

五、秦朝比较多的继承了周的文化,也比较全面的继承了周的“正体”,就是篆书。但是秦代实行愚民政策,“焚书”,造成的结果第一条是小篆成为少数人掌握的文字,广大民众对于复杂的小篆不甚了了。第二条就是直接终止了篆书的“正体”地位。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和他的绝大部分大臣一样,大字不识几个,所以汉初文字只能“承秦制”,继续用小篆。但是毕竟使用的人太少了(主要是刘邦他们不用),因此,隶书渐渐取代了小篆。但我仍然认为这只是一种折中的结果,隶书作为“正体”的时间远远少于篆书(包括小篆及之前的篆书。

书写工具的变化并不是决定“正体”还是“俗体”的关键。

我们现代对于当时“正体”和“俗体”各自使用范围的了解还不是很完整,还有待于考古发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2
    • 【讨论】我对自己文章的一点说明,兼对黑女文章的回复。 O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