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贴图】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 -- KHC

共:💬1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邓颖超怀孕过的

千 古 知 音

共和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与中国共产党妇女运动先驱邓颖超,两位生死相许的千古知音,曾先后担任过政协主席这同一个职务,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周恩来当选为政协副主席,邓颖超当选为常委。从1954年12月开始直至逝世,周恩来连任三届政协主席。1983年6月,邓颖超当选为第六届政协主席。在中南海西花厅,有一幅特别的《蝴蝶图》,凝结着两位主席深深的情和爱。

他们相识于“五四”时期。那时,邓颖超(邓文淑)是天津北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生,“女界爱国同志会”讲演队队长。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周恩来,正在创办《天津学生联合会会报》。演讲人与采访人就在南开学校礼堂进行了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她说,三年前,就在南开礼堂看过周恩来主演的新剧。当时男女不能同台演戏,因长相清秀,他在《华娥传》中演女主角。这一次,为了筹募办学经费,邓颖超正在排练《花木兰》与《安重根》。她微笑着邀请周恩来指导。他们的交往就这么开始了。

1919年12月25日,天津学联与会报被查封。周恩来决定组织游行。他自己担任总指挥,安排邓颖超负责后勤接应工作。邓颖超争执着要上一线,周恩来说:“万一我们被捕,外面总需有人接应,继续斗争!”这位年仅十六岁的小妹妹就这么留了下来。

游行队伍惨遭军警镇压,周恩来等人被捕。在狱中,周恩来发动了绝食斗争。邓颖超听到消息,立即召集觉悟社社员开会,商讨对策。决定由邓颖超等24名同学,背着铺盖赶往警察厅,要求替换24位被捕代表坐牢。后在著名大律师刘崇佑的辩护帮助下,被捕学生终被释放。

为寻找革命真理,这时,不少爱国学生纷纷到法国留学,邓颖超因经济困难与牵挂孤母不能如愿。她特地赶织了一件毛衣送给赴法留学的周恩来,在毛衣领内侧绣了六个字:“给你温暖,小超”。

1923年春天,他们在信中互许终身。

1924年9月,周恩来回国,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黄浦军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1月,赴上海参加中共四大。在会上,认识了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高君宇。两人一见如故,连恋爱情况都交谈了。高热诚地赴往天津做“红娘”。没想到不到两个月,3月5日,高君宇遽然病逝,他的女友相思成疾,三年后,含恨离世,合葬于陶然亭,墓碑上篆刻“春风青冢”四字。周恩来、邓颖超感慨万端,前往凭吊。

1925年8月7日下午,邓颖超赶到广州时,周恩来正紧张地领导着省港大罢工,竟抽不出时间去接新娘子,只得委托秘书陈赓,拿了一张邓颖超的照片,去码头找。邓颖超提着箱子,在码头上遍寻不见周恩来,就叫了部人力车,按照信上的地址,径自去了新郎官的住处。聪明的陈赓在拥挤的人群中没有发现照片上的姑娘,也并不很着急,心想,别的人都走了,就不难找了,没想到,人走光了也不见新娘子,他沮丧极了,等他赶往门房,眼前一亮,一位白衫黑裙的姑娘正坐在小屋里,与照片上的一模一样。他慌忙解释,深表歉意。

第二天,8月8日,周恩来与邓颖超幸福地结合了。

第三天,邓颖超独自去拜访廖仲恺与何香凝夫妇。孙中山去世后,廖仲恺力挽狂澜,在广东开创了国共合作的新局面。就是他亲自接周恩来到黄浦军校任政治部主任。邓颖超怎么也没想到,这是她与廖仲恺唯一的一次见面。8月20日,廖仲恺被暗杀,周恩来立即搜捕凶手,两天两夜没能回家。

8月21日,周恩来与蒋介石商定,当晚十一时全城戒严,搜捕凶手。九点多钟,他驱车到卫戍司令部见蒋介石,司令部警卫喝问口令,司机没有听见,继续行驶,警卫开枪射击,司机中弹当场殒命,周恩来的白色西装溅满了鲜血。幸好一听到枪声,他迅速卧倒,车一停,立刻高声说明身份跳车,这才得以脱险。周恩来没料到蒋介石私自将戒严时间提前了二个小时,天亮赶到家,把新娘子惊得脸色惨白。

10月6日,周恩来率领国民革命军东征,偏偏这个时候,邓颖超怀孕了。丈夫不在,母亲不在,本可依靠的何香凝又因夫君遇难悲伤不已。左思右想,她决定将孩子打掉。她第一次放弃了做母亲的机会。本以为这样的机会以后是很多的,没想到,第二次怀孕,她几乎是死里逃生。

这一次,周恩来已从广东调往上海,邓颖超快要分娩,仍留广东。她住进了妇产医院,三天三夜,孩子生不下来,当时还没有剖腹产手术,助产时只能硬生生地用产钳将胎儿钳住,因头颅受伤严重,极漂亮的一个男孩夭折了。

真是祸不单行。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并悬赏二十万银元捕杀周恩来。秘密转移的周恩来对邓颖超非常牵挂,密电广州军委要邓颖超速离险境。

4月15日黎明,刚从中山大学翻墙逃脱的中共广东妇女部干部陈铁军,冒着生命危险通知邓颖超,赶紧离开广州。

马路上警车呼啸,危机四伏。在医生帮助下,邓颖超化装成医院赴港购药的护士坐德国船到了香港。

就在这一年,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相继失败,周恩来二次来到香港。他从香港报纸上得知,陈铁军与广州起义工人赤卫队总指挥周文雍不幸被捕,看到他们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新闻照片,他泪流满面。

在那艰难的岁月中,周恩来与邓颖超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广州,无论是在上海还是武汉,凭着他们的机智灵活与英勇无畏,一次次死里逃生、化险为夷。

1941年1月4日,驻守重庆的周恩来惊悉皖南事变,新四军七千多人壮烈牺牲,中共中央发来急电,要“恩来、剑英、必武、颖超等主要干部于最短期间离渝”。中共南方局立即在周恩来住处紧急商讨对策。周恩来坚定地说:“我要坚持到最后!”邓颖超也毫不犹豫地决定坚持下来,并申明,“这样严重复杂的局势,恩来怎能离开。”

他们夫妇紧张而细致地做着重要干部与进步人士的疏散、撤离工作,同时,在《新华日报》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进行揭露与抗议。国内外舆论对国民党的镇压行径一片哗然。在宋庆龄、冯玉祥、陈嘉庚等人斥责干预下,蒋介石不得不改变态度。3月25日,宋美龄出面宴请周恩来夫妇,一再称赞“周先生和邓先生的杰出才能”。正是他们夫妇的并肩努力,为共产党争取了最广泛的同盟军。

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战斗生活,使他们对蝴蝶有特别的感情。

1953年11月5日,他们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为彩色歌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审片。看完后,他们建议在“楼台会”与“山伯临终”之间加一个祝英台思念梁山伯的场面,剧组于是补拍了“思兄”一场,增加了短短4句唱词,把梁祝的坚贞爱情烘托得更为浓烈。

1954年春天,因参加国际会议,周恩来在瑞士日内瓦4个多月。邓颖超在信中夹着他喜爱的海棠,周恩来收到后,寄来了蝴蝶花,待他回国后,邓颖超巧妙地将这些花拼贴在一起,配上镜框,宛如油画。这海棠、蝴蝶图至今还挂在西花厅卧室里。

周恩来在这次日内瓦会议期间,将带去的《梁祝》拷贝广泛播映,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产生了巨大影响,每每放映到“哭坟”与“化蝶”时,全场一片哭声。

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周恩来在301医院与世长辞,邓颖超肝肠寸断的“哭兄”震惊了世界。她用鲜花编织的花圈上垂着二行黑绸挽带:“悼念恩来战友”、“小超哀献”。

十里长街,寒风凛冽,成千上万的的市民,哭泣着,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送行。他的骨灰被撒在他们夫妻携手走过的山山水水。

1992年7月11日6时55分,邓颖超逝世。那个曾经盛过周恩来骨灰的盒子,盛着她的骨灰,又一次来到了他们夫妻携手人生的起点――天津。

十六年前,他们的警卫把周恩来的一部分骨灰撒入海河,十六年后,同一条河,同一个人,捧着同一个骨灰盒――

西花厅的鲜花,沾满人世的沧桑,有如凋零的蝶片,缓缓飘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