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上海周边城市现代化剧场群 -- raindrops

共:💬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上海周边城市现代化剧场群

新民晚报首页 -> 文化新闻

大珠小珠落银盘 ――走访上海周边城市现代化剧场群

本报记者 杨建国张艺

元旦之夜,邻近上海的浙江嘉兴的市民们,在家门口欣赏到了一台由法国爱乐乐团演出的新年音乐会。这是建成两个多月的嘉兴大剧院第一次迎来国外文艺团体。

嘉兴大剧院于去年10月投入使用,从外貌看上去,崭新的玻璃建筑颇有现代风格。当地文化局局长张扣林一脸喜气:“在浙江,我们这座剧院算不了什么,还有气派更大的呢。”

沿着沪杭高速公路一路往南驶去,杭州大剧院、萧山剧院、绍兴大剧院、宁波大剧院等各有特色的建筑,渐渐展现在记者的眼中。如果把长三角这块生机勃勃的土地比作银盘,那么新建的现代化剧场群正如“大珠小珠落银盘”。

江畔卧新月 流水藏机关

远远看去,即将撩开面纱的杭州大剧院,犹如一弯新月,静静地横卧在钱塘江畔。杭州大剧院在浙江新建的剧院群落中,是投入最大的,总投资达9.4亿元人民币。剧院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由露天剧场、室内剧院、音乐厅和多功能厅等组成。这座剧院的建筑特色,体现的是江南婉约风格的“流水”:南临钱江,在观景平台上可把过江大桥尽收眼底;广场上的圆形水池,成为隐藏露天升降舞台的“绝妙机关”,当舞台被水掩盖时,其阶梯上的水流就成为曲折的小瀑布,而当它露出水面时,阶梯便成为错落有致的观众席……

杭州市文化局局长陈建一道出了建造杭州大剧院的目的:一是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为杭州这颗“西湖明珠”建造一座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的标志性建筑,三是为了2004年9月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要造就造最好的”,浙江构建“文化大省”的蓝图,也体现在了剧院的建造上,着眼于长远的设想。杭州大剧院的设计采用了加拿大建筑师卡洛斯?奥特的作品,所有的音响和操控设备从美国、德国采购而来,堪称世界一流。参与剧院建造的人笑吟吟地说:“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内部设施、技术含量,杭州大剧院都可以与上海大剧院媲美的呀。”

红顶寓商机 贝壳映乌篷

如果说,嘉兴大剧院那醒目的红顶,有着蕴含无限商机这个寓意的话,那么宁波大剧院和绍兴大剧院的建筑,则充分体现了当地的地域文化。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闻着黄酒的香味,穿行于鲁迅故居、咸亨酒店之后,再看到两个月前刚投入使用的绍兴大剧院,顿时有一种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的感觉。其实,绍兴大剧院也是一座现代风格十分浓郁的建筑,只是从外形上看,挺像是一条正在行驶的乌篷船,让人颇能产生对水乡特色的回味。走进剧院,踩在大厅淡棕色的花岗岩地板上,仰望正墙上“凤和正声”的壁塑,一种现代而又不失古朴的灵气,强烈地映现在脑海中。

总面积与杭州大剧院相等的宁波大剧院,总投资也超过了5亿元。整个大剧院主体建筑犹如海中的贝壳,两侧是绿树婆娑的仿生态绿地,外围环绕着清清的江水。拾级而上,是一座绿树葱茏的露天平台,数根直径1.2米、高20多米的庞然大柱矗立在主厅的入口,令整个大厅通透明亮。进入大厅往右,就是贝壳中的明珠:剧场。这个罗马式的剧场高三层,能容纳1500名观众。大厅左侧,是一个拥有800个席位,可以看戏剧、展演,能举行大型活动的多功能剧场。通过设在底层、二层大厅的多媒体触摸式电脑显示系统,大楼内部设施和各剧场节目可一目了然;休息等候区也设有和上海大剧院相似的电子大屏幕,可以收看剧场内的现场演出。

科技含量高 独特风景线

走进这些坐落在江南水乡的剧院,脑中马上会跳出“辉煌、精致、宽敞”等等词儿。上海大剧院里的那些先进的舞台机关,在杭州大剧院、嘉兴大剧院、绍兴大剧院、宁波大剧院以及萧山剧院、桐乡大剧院中,几乎都能演示。

当地的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在谈起自己剧院的设施时,总会把上海大剧院当作比较的坐标,而且都会说这句话:“我们专门到上海大剧院取经,还在上海大剧院多次观看演出。”因为有了参照的目标,所以,这些剧院的设施在科技含量和完善程度上,具备了更胜一筹的可能性。嘉兴大剧院的剧场混响变频系统,采用了更为先进的电子可控技术,即剧场内可以根据音乐会、歌剧、戏剧等不同的音效要求,自动改变混响延迟,让观众获得最合适的音响感受。杭州大剧院室内剧院的舞台上,设有60道吊杆、18道灯光吊笼和活动反声罩,可以适应当今任何一台室内剧目,而且,结合升降台运用,还能在舞台上设置四种不同的场景。记者的总体感受,这些剧院的硬件建设是世界一流的。

据了解,江苏省和浙江省都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浙江省为准备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光新建的演出场馆就有15个。江苏在3年前举办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时,就新建了南京文化艺术中心、紫金大戏院、南艺音乐厅等剧场,目前,苏州演出中心已经投入建造,无锡也已在酝酿建造大剧院的方案。上海与周边地区的现代化剧场群,正在成为长三角地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尚只有少量大城市拥有具备完善设施的剧场,地区规模的现代化剧场群落,唯独在长三角地区出现,这是不能不让人关注的文化现象。

如今,“长三角”这个词的使用率空前增多,“3小时交通圈”的概念,也逐渐在“长三角”各个城市之间变成了现实。上海周边城市现代化剧场群的出现,对这一片热土的人民生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游客多留一夜

苏州正在建造的演出中心里,有一个条件相当不错的剧院。去年夏天这座剧院动工时,当地领导表示:剧院要起到把过往游客和商务人士在苏州多留一夜的作用。多留一夜,意味着对当地的第三产业将产生刺激效应。江浙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到了晚上,秀丽的自然景观便被夜幕笼罩。嘉兴文化局的一位官员说:“本地的许多生意,大多是在上海谈成的。因为过去,在当地还缺少上海那种接待客人可以体现出来的文化氛围。”以往,包括江苏的无锡、苏州、昆山,以及浙江的嘉兴、海宁、湖州等“3小时交通圈”地区的人士,经常在来上海与海内外合作伙伴进行商务谈判时,会提前咨询上海大剧院的节目情况,用戏票招待客人是经常做的事情。

现代化剧院群落的形成,不仅提供了改变这种状况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也使得置身于“长三角”地区的人们,形成了与上海“无缝接轨”、共享精彩文化的格局。绍兴大剧院的裘经理介绍,去年10月剧院投入使用后,马上举办了鲁迅艺术节,而且已经有奥地利、俄罗斯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的艺术团体来演出过了。宁波大剧院建成后,已经接待了交响音乐会、芭蕾舞等各种演出,剧院负责人兴奋地说:“大剧院在硬件和功能上完全能满足演出剧目的硬件需要,宁波市民近距离聆听大师的演奏,已经不再是个梦。”

催生原创节目

一流演艺硬件设施的建成,还为当地提供了一个展现文艺创作的平台,对激励原创文化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浙江的剧院群落,建造契机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的筹办。当地政府和文艺工作者们在兴建这些剧院时,酝酿了大批舞台作品。记者在嘉兴大剧院的舞台上看到,他们采用“筑巢引凤”模式,一台由当地投资,约请京、沪两地名家制作的音乐剧《五姑娘》正在装台和排练。这部音乐剧汲取了当地丰富的民间艺术素材,嘉兴文化局有关人士表示:“我们将把这个剧目,作为展示本地文化艺术风貌的固定演出。如果没有设施齐备的新剧院,这样做是不可想象的。”

浙江省刚刚举办了第九届戏剧节,总共有31台大戏和23台小戏参加了汇报演出。如此丰富多彩的新剧目,令当地文艺爱好者目不暇接。省文化厅的一位官员深有感触地说:“这是历年来新创作涌现最多的一次戏剧汇演,这么多作品,为各地新建剧院提供了大量后备剧目。我们将从中精心挑选一批优秀作品,参加今年9月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演出。”

形成共同繁荣

去年上半年,上海广播交响乐团曾设想了一个计划,把每周常规推出的音乐会,先后在上海大剧院与南京文化艺术中心轮番上演。这样,既能扩大音乐会的受众面,又使得乐团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发挥音乐会的最大经济效益。

浙江正在酝酿成立一个“剧场联盟”,等到新建剧院全部投入使用后,“剧院联盟”将在遵守市场规则的基础上,行使演出资源整合、调配的功能。如果有一支外国乐团到浙江演出,经过调配,各家剧院可以轮番安排巡演,以此大大降低演出成本,并充分利用了演出资源。这样的“剧场联盟”还将扩展到上海、江苏。做大演出市场这块“蛋糕”,无论对上海市民,还是上海的文艺团体、演出经纪机构,都是一个利好消息。上海人是江浙地区最大的游客群,如果当地剧院节目资源充沛且又有吸引力,人们完全可以把一日游改成两日游或者多日游。

显而易见的是,“长三角”剧院群落的形成,使这一地区演出市场的潜力更具诱惑力,因而将吸引海内外优秀演出的纷至沓来。一个“长三角”文艺市场共同繁荣的喜人前景正在出现。机遇,给了苏、浙,也给了上海。

本报记者 杨建国张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杭州大剧院夜景效果图(局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绍兴大剧院的外形挺像一条乌篷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