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芬兰TIKKA T3来复枪第一印象 -- 东湖珞珈

共:💬57 🌺1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基本上,不可能

过去的步枪,从毛瑟一直到米国的雷明顿700,枪匣上面开口,也就是说子弹是从上面压下去的,所以那个开口都做的挺大的,基本上上面一面是全开放的。退弹的时候,有个弹壳挺,拉到那里的时候,弹壳就翘起来了,再使点劲,弹壳就崩飞出来了。这样的设计可以很容易的控制退弹。

可是这个TIKKA T3不是这样的,很现代的设计,正上方是封闭的,做成了一个全长的燕尾槽,还挖了一个防止后座引起枪瞄滑动的。上面也钻好了眼,攻好了丝,可以装标准的皮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只在枪匣的右上方开了一个比弹壳大不了多少的退弹口。都说因为这个原因TIKKA只能从下面的弹夹上弹,我刚开始也相信了。后来发现,呵呵,不是那个事!我掌握了把一粒子弹从这个小窗里放进去,上弹完全没有问题! 最近一个好莱坞的片子《生死狙击》里面,那个射手很潇洒的把一粒子弹放进枪的动作,我也学会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很多评论都说TIKKA的这种设计极大的增强了枪匣的强度,这也是它打得很准的一个原因。

它那个枪匣里面光秃秃的,没有任何传统的弹壳挺。跟雷明顿的枪栓比较相似,在枪栓前面的左上侧有个挺弹壳的销钉,就靠它把弹壳给弹出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右手把栓拉倒某个地方的时候,这个销子打出来,弹壳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飞了出来。,所以,右手是没有办法抓弹壳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