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中科院李国杰所长:中国芯追上奔腾4是误传 -- 不爱吱声

共:💬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完全赞同。另附一篇新闻报道的内容。

科研如果能有些实实在在的脚踏实地的态度就好了。从以下内容来看,发挥以前搞导弹,搞原子弹的精神搞CPU,也不见得就不是好事。

最后一段也说的不错。国内目前的确存在只为论文数量,不管质量和用途的趋势

http://news.beelink.com.cn/20031226/1490410.shtml

中新网12月26日电   据科技日报报道,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刚刚研制成功并正式发布的“龙芯2号”芯片已被命名为“毛泽东110”。

  中国“龙芯”系列CPU的主设计师、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胡伟武说,“‘龙芯2号’是我国独立自主研究开发的第一个能够在计算机上跑的芯片,我们命名为‘毛泽东110’,这几个字就印在芯片的上面。”他说:“毛主席的革命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毛泽东思想永远不会过时。”

  他说,搞科研同样需要井冈山精神。国外大公司Intel、IBM每年投入几十亿美元,上百亿美元研究计算机芯片,中国则少得多。“我们不仅要有‘不怕鬼,不信邪’的精神,还要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精神。敢于迎接工作中碰到的种种挑战,对我们年轻人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信息产业,我们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更需要有这种精神。”

  胡伟武说,“毛主席在他漫长的革命生涯中,碰到了大量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他从来不被困难所吓倒,也不被敌人所吓倒,而是吓倒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论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敌人都不得不认可。这种精神是在革命中锻炼出来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一种精神,我们年轻人就是要学习这种精神,做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科研中,应当弘扬这种精神。”

  “我很佩服毛主席在复杂情况下总能一下子抓住问题的要害,并且做出正确的战略战术部署。”胡伟武经常对所里的研究生这样说,“工作当中经常会碰到科研和任务这个矛盾,好多博士生强调老让搞型号任务没有时间干科研了,我说这个观点不对,博士生论文必须从任务中来,到任务中去,论文要源于任务,水平要高于任务,而不是为了发表论文而去写论文,我们工科跟理科不大一样。包括我们做CPU研究,要敢于去做,但是方法也很重要,要集中精力打歼灭战,正如毛主席多次强调的,我们在某些面上不如对手,但是在某些点上我们是可以超过的,就要花五六倍的精力,或者三四倍的精力去全力打败对手,通过一些‘点’上的胜利,可以把‘面’带动起来。”(记者郑千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