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星球大战与美式熔炉文化 -- 浮云

共:💬12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金庸的新闻实践,应该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

明报还是做过一些事的。金庸也以时评见长——据说写的很慢,以职业写手标准要求,会吃不上饭。不过报纸这东西,严格说是易碎品,本身就是急就章,何况是香港一地,他不可能有大影响的。就算是李普曼,他当年的时评,放到今天,恐怕不如河里时评版的多数作者。

金庸晚年的花瓶角色与站台行为,我并不看好。但他的政治实践,无论是促进香港一国两治,还是奔走海峡两岸,总归是对国家民族有益的。

金庸晚年的学术实践,事情在哪儿摆着,不说也罢。他的博士生,问题应该不仅是一级刊物发不了文的事情。在一级刊物上发文章这硬杠可以探讨,但中国今日的一级学刊,想来还不至于发文丢人。

金庸还有其他一些事情,多属我不了解,不敢乱言。但他与池田大作对话,我觉得还是应该有些价值。毕竟与池田对过话的人,都有几分份量。

至于我个人看法,说实话,无论是办个商业媒体,还是当当花瓶,甚至和池田对话,都可以评价,但不会评价太高,毕竟很多人在做这些事。

惟有写武侠。梁比之略酸,古比之略俗,温比之稍欠火候。金庸的地位,就是十五部小说顶起来。不错,这一床数好众女倒追男仿朱贞木,侠骨柔情来自王度庐。可何需百年,就算今天,有几个人知道朱贞木王度庐?金庸的小说中,何需影射时代。吃透中华文化,还用得着影射吗?寿与天齐的任我行,随手翻捡,不知要有多少人对号入座。

金庸晚年,确实让人希嘘,毕竟是人,不可能没弱点。记得他曾经说过,大陆的新闻自由已经非常充分(大意),引来骂声一片。今天想,他的意思可能是,自由世界的新闻控制,并不弱于极权国家。但即便如此,他的话也着实不该说——第四种权利永远是要争取的,就如我所在的加拿大,新闻记者随时在挑战执政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