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60-70年代的西哈努克、波尔布特与中国 -- 司马水镜

共:💬4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略谈红色高棉三年执政的一些问题

红色高棉运动属于那种名气很大,但较少为人所知的事物。但是,对共产主义运动来说,红色高棉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有些人试图把它从左翼中推出去(“封建复辟”“极左疯狂”),也有些人婉转地为它辩护。但总的来说对红色高棉还不存在真正的研究。

鉴于时间关系,我只能就我知道的情况,简单谈谈我对红色高棉的看法。

首先,它是一个民族解放的群众运动。曾有相当的社会支持。它的主要领导者是民族主义者,带有公开的排外(包括反越、反华)观点。应该说他们是小资产阶级革命者。他们能在晚期资本主义时代发挥政治作用,是与工人国家阵营的存在和支持分不开的,是已经结束的那个特殊历史阶段的一个小小产物。至于这个运动的结果,现在看来是完全失败了。

它上台后,其执政表现并不是出于什么“建设共产主义乌托邦”的“狂热”,而是执行了极其平常(但对柬埔寨却太迟)的工业化政策,是与这个小资产阶级爱国主义运动的初衷相吻合的,并不出人意料。对居民进行严密控制、军事化的生活安排,都是为了高速工业化服务的。波尔布特、英萨利等人也并非是什么狂热的清教徒,他们进入金边后,立即搬到了独立的别墅中生活,绝无取消自己的家庭生活的愿望。

这个工业化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农业生产(产量和规模化)、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电站、港口建设)上,都有相对不小的进展。

问题是,官僚式的经济计划本身有很多漏洞(比如没有煤和铁矿,却要建钢厂),好大喜功,主要依靠农民军事干部来执行计划。结果是造成普遍的和人为的饥荒。这个饥荒完全是红色高棉的经济政策和官僚专断造成的。当时的计划,是用大米出口到日本和中国,去换取工业化需要的机械,结果指标在执行中层层加码,在粮食产量实际上增加的情况下,征收了许多人的口粮去出口,硬是造成了一场饥荒。

这个饥荒造成普遍不满,红色高棉的社会基础迅速减少了。同时又发生了内部清洗。

关于内部清洗的问题,我了解的资料是这样的:清洗的目的,是中央的波尔布特派对其他党内山头的讨伐,即这是一场无原则的权力之争。事实上它很象建国初毛与高岗等人的斗争。但毛高之争当时还算温和,局限在小圈子里了。

清洗的实际死亡人数是大约两、三万人。这个数字相对比较可靠,因为清洗的官僚文件来往相当周密,并且全部被越军缴获了。

清洗实际上摧垮了红色高棉的干部层,事实上整个组织的多数政治骨干被消灭了,包括象索平、胡服、韩金龙这样的党内元老。

关于红色高棉统治时期的非正常死亡数字,目前有1、2、3百万的说法。我只想指出一点,就是这些数字确实没什么资料依据,属于结论,但无来源。真正可悲的是,柬埔寨人民的苦难和牺牲变成了资本主义为自身统治寻求合法性而上演的政治秀,就象中国自由主义把林昭的血高举着捧给大家看一样。

1978年,红色高棉运动实际上已经完全失败(后来80年代的反越军事斗争其实已与作为社会运动的红色高棉无关)。柬埔寨过去极端落后,现在也一样;整个国家被性服务行业吞噬了。

红色高棉可说集正剧、悲剧和闹剧于一身。最糟糕的是,不论有多少苦难已经发生过,新的苦难还在发生。产生红色高棉的社会-阶级原因一点也没有消除。

这里还是结论较多。本来应该写个详细文章的,抱歉暂时没可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