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 破解岳飞被杀之谜 -- 稍息

共:💬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此典型的歪批历史,拿来请诸公一笑。国内还有这样读历史的。

附后另一文: 历史之海:岳飞被杀之我见

作者:最小二乘法 鸡毛掸子

宋太祖赵匡胤就是靠兵变起家的,因此,宋朝非常注意防止武人权力过大。有宋

一朝,始终推行强干弱枝政策,加强中央禁军,削弱地方武装;而且,兵权归枢

密院,“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武将不得掌握政权。这套兵制的确有效预防了

军阀割据情况的出现,但真正打起战来,就显得官僚主义严重,指挥效率低下了

。这可能是导致靖康之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南宋之初,主战派占了上风。这时

,各路反金力量蜂起,在北方有大量的起义民军,如太行义士、五马山寨等等;

南宋的正规军里也出现了张俊、韩世忠、岳飞等名将;朝庭任用李纲、张浚、赵

鼎等人为相。这种形势下,论民心、论实力宋国皆可与金国一战,如果赵构朝廷

能上下一心,未始不能光复北方。

但是,南宋的主和派最终占据了上风。我认为,这一情况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出

在高宗身上──他患得患失,抗金不坚决。

徽钦二帝被掳走后,金人并没有把他们杀掉,如果南宋抗金成功,徽钦二帝被放

回,那高宗地位的合法性将受到严重威胁。这两个昏君恐怕是赵构最大的一块心

病,也是主和派手上的王牌。在这种微妙心态下,赵构最终选择偏安南方,一味

妥协,只防守不进攻也就不难理解了。

高宗任用主和派的代表人物秦桧(字会之,史载他是金国的奸细)为相,乘着绍

兴十年岳飞大破诛仙镇后的有利时机,与金人达成了和议。而张俊、韩世忠、岳

飞等将领先后被召回并解除兵权,分别封了枢密使、枢密使、枢密副使。这叁位

当中,只有张俊是“积极响应号召”,主动交权的(因此,他被后人斥为秦桧的

走狗,至今还“跪”在杭州岳庙里);而岳飞则是朝廷动用了多达十二道金牌才

勉为其难被“请”回来的。在这里我要申明:我并没有反潮流而动、褒张贬岳的

意思,我只是想说明岳最终被杀的来龙去脉。

宋朝的枢密院相当于中央军委,就算副使也有正二品,都是紫袍玉带的官。按照

宋朝的一贯传统,为防止武人座大,为将的是不能带兵太久的,而在当时,军队

已经出现了“张家军”、“韩家军”、“岳家军”的旗号,应该说已经出现各立

“山头”的苗头了,因此,高宗召回张韩岳叁将属正常行为,并不能看作是专门

要害岳飞;更何况当时正在和金人和谈,南宋做点和平姿态也是自然的。当时,

岳飞叁十七岁,张俊和韩世忠都已五十出头,论资格,岳飞参军时张韩二位就都

已经是将军了;论战功,岳飞并不比张韩二人更彪炳,所以,封岳飞为枢密副使

也算是待他不薄了。

然而,岳飞当了大半年的枢密副使以后,于绍兴十一年以“莫须有”的罪名下狱

,同年十二月被杀。请大家注意,岳飞并不象袁崇焕那样,一被崇祯召回就进大

牢,而是当了一阵子二品官之后才被革职查办的。或者说,岳飞在回到杭州之后

,有一段时间是自由的。我相信岳飞案是冤狱,但在冤狱发生之前,朝廷可能对

岳飞“考察”过一段时间,在经过反复考虑后,才决定了要拿他开刀。看来,岳

飞最终没能得到高宗的信任,被主和派所左右的朝廷终于下决心放弃岳飞了。

岳飞是南宋最坚决的主战派人物之一,他的口号是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帝,而

这恰恰是高宗最忌讳的;在张韩岳叁人当中,岳飞最不“听话”,最不受中央节

制,可能朝廷对他早有成见;岳飞在叁大将当中资格地位最低(他一直是宗泽的

部下,宗泽死后,才独当一面),影响力不如张韩二人大,杀他既可以起到“杀

一儆百”的作用,又不至于造成太大的麻烦。因此,主和派想打击主战派,杀他

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可怜一代名将,就这样成了刀下鬼。

我不想臆造历史,但查来查去,始终找不到岳飞当枢密副使时的言行记载。这段

时间的岳飞在历史上是一片空白。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当时的监察御使万俟(上占

下同,音“卸”)罗织的“莫须有”罪名(史载,这些罪名皆出于秦桧的授意)

。我猜想,这段时间主和派和皇帝都或明或暗地拉拢过岳飞,但岳飞可能“过直

过愚”,进一步得罪了他根本就得罪不起的人。唉!可怜可叹。

岳飞是一代将才,对异族侵略进行了坚决的抵抗,而且在带兵时并无造反之实,

调回临安之后,更不存在搞兵的可能性,可惜的是,他的行动和当时最高统治者

的意愿相违背,岳飞不愿意妥协,遭来杀身之祸就成了迟早之事。放在今天的角

度考察这段历史,无论他在人格上有没有缺点,方法上是否有不够“技巧”的地

方,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同情,应该得到历史的肯定。

但是,历史也有不公平之处。比如说,把张俊归为奸臣就属过苛了,张俊论抗金

的功劳绝不在岳飞之下,就因为他后来妥协了,就被贬为秦桧一党;把秦桧骂成

十恶不赦的大奸臣,大“宋奸”也不甚公平,他只不过是一个软弱派,小人而已

;真正该骂的应该是宋高宗赵构,可历史似乎把他和秦桧的角色互换了──呵呵

,皇帝还是不骂为好。

另:

1、给岳飞翻案的是六十年后的韩?麟校□□侵髡脚桑?

2、我认为,岳飞精神──一如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来看,再怎么褒扬也不过

分;但“岳飞”或“雷锋”只能被看作是这种精神的一个表征符号,不应该把作

为符号的他和事实上的他划等号。精神是抽象的,是可以脱离任何具象的个体而

单独存在的。历史上的岳飞这个人并不等同于我们所了解的那个作为一种精神的

象征符号的岳飞。对真正的历史上的岳飞这个人来说,他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已经

不重要了。

3、我认为南宋最值得称赞的抗金英雄应该是虞允文。他虽是文官,但却直接指挥

了南宋最辉煌的一次抗金军事胜利──采石之战,促成金国皇帝完颜亮战后毙命

;后又收复了北方不少失地;更重要的是,他的官职一直很高,当相之后,任用

了一大批主战派官员。历史真是个很奇怪的东西:若论成就,岳飞难以和虞允文

相提并论,可历史似乎对岳青眼有加,而忽视了虞的存在,就因为虞没有冤死吗

看话禅和南宋主战派之间的交涉

杨惠南

台湾大学哲学系

中华佛学学报第七期 1994.07 出版

192 页

北宋.政和五年( 1115 ),属于女真族的阿骨打( 金太

祖)称帝,国号金。 北宋.宣和七年,亦即金.天会三年、

辽.保大五年( 1125 ),辽主天祚为金人所掳,辽亡。从此

,宋朝顿失北方屏障,进入了争战连年、烽火不息的局面。

北宋.靖康二年,亦即金.天会五年( 1127 ),金兵掳宋.

徽宗、钦宗二帝北去,史称「靖康之祸」。随即,康王赵构

南渡即位,改元建炎,是为南宋高宗。

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一年( 1127 ~ 1141 )的十三、四年

之间,宋、金一直处在且战且和的不安定局面。因此,双方

朝廷都有和议的愿望。 (注 1) 然而,由于民族主义的激昂

,南宋的大臣和民间之中,却也出现了主战的强烈声音;其

代表人物有:文臣赵鼎( 1085 ~ 1147 )、 胡铨( 1101 ~

1180 ),以及武将韩世忠( 1089 ~ 1151 )、张俊(1068 ~

1154 )、岳飞( 1103 ~ 1141 )等人。心里一直主张和议的

高宗,于是利用秦桧( 1090 ~ 1155 ),陆续解除了韩、张

、岳三人的兵权,并且指控赵鼎、胡铨等文臣「朋党」、「

谤讪朝政」,乃至采取「右文」、「禁史」等文字狱的方式

,排除异己,以达到和议的既定「国策」。(注 2)

-----------

(注 1) 金国大约是由于无法一时之间消化这么大的新版图

,因此希望议和。 而南宋则有多种理由,使得不得

不求取和议: (1)国力不足;(2)诸将专横而又互不

协调; (3)财力不足;(4)高宗畏惧被掳二帝还朝,

以致失去皇位。(参见林天蔚,《宋代史事质疑》第

五章,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

(注 2) 有关秦桧利用 「朋党」、「谤讪朝政」、「右文」

、「禁史」等手段, 而达到排除异己以施行和议的

过程,请参见黄宽重,〈秦桧与文字狱〉; 该文口

头发表于 1993 年 3 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杭州大

学在杭州举办的 「岳飞暨宋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之

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