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与小楼兄商榷 -- 万里风中虎

共:💬144 🌺37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跟虎兄来个商榷之商榷

首先是这个

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当副所长的刘尚希给了小虎一个简单的答案: 财政没钱了.

这句话我估计很多人都有腹诽,近几年财政收入形势很好,不是小好,是大好;每年不仅增收,而且超收(增收是预算内打好提前量的,超收是比这还多的部分),怎么就来了个“财政没钱了”呢?人民群众就这么容易忽悠过去了?哈哈

那么刘所长是不是撒谎了呢?其实也不是。关键是要把这话解释清楚,怎么个没钱法儿,毕竟财政总是一头进一头出,任何时候都可以说没钱了,只要把支出一加就可以了嘛。

回头说这个“超收”。超了很多,不假,不过架不住这退税的。退税是两部分,一部分是“老账”,历史陈欠,2004年以前积累了2000多亿的陈欠;另一部分是“新账”,当年产生的出口退税。

2005年,中央财政总收入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加2581.02亿元(已扣除新增出口退税指标584.11亿元),其中比预算超收1619亿元(未扣除新增出口退税指标)。……新增出口退税指标584亿元,用于增加当年出口退税指标以及解决部分历史陈欠资金需要。

2006年,中央财政本级收入超收2542.47亿元,地方财政本级收入超收1377.77亿元。按规定解决出口退税历史陈欠613亿元后(账务上以退库处理),全国财政收入为38730.62亿元,比2005年增加7081.33亿元,增长22.4%,比预算超收3307.24亿元

这里面的584亿和613亿都是“计划外”的,也就是说当年正常的出口退税额不在这里面,要是全加一块儿,这个量将是相当得大。

另外一个刘所长感到“没钱了”的原因,是中央和地方负担出口退税比例的变化。退税退的是增值税,本来是75:25负担的,但

自2005年1月1日起,维持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核定的各地出口退税基数不变,超基数部分中央、地方分担比例由75:25改为92.5:7.5,使出口退税的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

也就是说中央把地方扛不动的部分主动扛在了自己头上,这就又额外增加了中央财政的负担。刘所长讲的“(中央财政)没钱了”,在外贸出口势不可挡,新账老账一起算,中央地方一肩扛的情况下,就比较好理解了。

费事把这账仔细算算,是因为虎兄讲的我感觉味道不太对,好像财政部的降低退税是慌不择路、饥不择食的一个举动(不知道这么理解是不是我多心了,呵呵),其实算不上,出口退税的问题都在台面上,怎么做大家都很清楚,纠缠的只是时机。这一方面是什么时候掉船头心里拿不准(要是降退税降早了,会不会影响竞争力,会不会影响就业,等等),另一方面是外贸利益集团的牵扯;在我看来,这后一个因素比前一个因素占的比重要大得多。

这就涉及商榷系列的一个根本判断,即中国现在是否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来进行外贸方向调整。我的看法是,已经成熟了。甚至不是现在成熟了,而是稍早就已经成熟了(至于这个提前量是一年还是两年,将来会慢慢看得比较清楚)。这次调税不是第一次,中国从2004年开始调整出口退税,到这次已经是第五次了。此前没有出现什么不可消化的消极后果,反而外贸越来越强势;此后也不会出现什么不可消化的消极后果,而且仍然会越来越强势。以目前的调整的力度,顺差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越拉越大(股市是类似的情况。比如说,调高一次印花税能不能阻挡牛势呢?呵呵)。制定政策的时候安全一些、保守一些是对的,但该动了的时候你要强按着不动,它就将走向反面,风险比动要大得多,这就是辩证法吧,哈哈。

关键词(Tags): #出口退税#中央财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