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继续讨论:如果不能取消高考,那如何改革高考? -- 晨枫

共:💬119 🌺6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所谓的教育质量评定,并非排名一类东西

比如说,XX专业,如果要招收N名本科生,该专业至少拥有X名教师。至少拥有价值Y万元的固定资产(设备)。等等。还可以更详细些,比如教师中教授不少于多少比例。在中国,不拿可以绝对量化的硬指标卡,什么评估都是扯淡。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大学排名。

研究生打杂,不稀奇,代课都有,现在颇有些老师挣钱挣疯了,到处跑忙做项目的,上课纯属应付任务。

判卷子改作业那更常见了,不过,一般是额外无报酬吧。老板一句话,你敢不做?惹毛了最轻的搞你个延期毕业~

研究生工资好像也是有的,但有貌似些学校以之折抵自费研究生学费。不折抵,那几百块钱也远不够上万的学费开销

研究生还有其他收入,一般是导师从项目经费里出,大方的一个月给一两千,小气的一毛都没有,毫无章法。也要看导师的实力了……

公布就业率是个不错的主意,就是工作量太大,中立组织能否承受是个问题,他们本身够不够“中立”,在中国也成其为问题。教育部也有统计各校各专业就业率,如果低于一定值,来年要取消招生资格的。(马扁银子,终究是大学的指挥棒~)不过运作起来猫腻太多。举个夸张的例子。假设某专业全体学生都没有签约,眼看大限将至,学校急了,当然要介绍工作机会给学生。那么,每人介绍一个刷马桶的工作。都不去?好,你们是“有业不就”,该专业就业率100%

现在各大学公布的就业率,都是这么搞出来的。至于有多少人实际无业,多少人专业不对口,多少人高学历当低学历使用,3个月之后如何,1年之后如何……鬼晓得了

学生不喜欢高考,所以高考可以逼着学生学习,但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

拿大学录取来逼学生公益劳动,可以肯定,多数学生这辈子都不会再主动“公益”。当然,他们肯定没脾气

我们都知道,发达国家的大学录取,也要求学习成绩,名校还相当残酷。但我认为,不同点在于,发达国家上大学不是唯一出路,甚至上了不怎么样的大学,还不一定比读技术学校好找工作,收入高/稳定。所以只有想上大学的,愿意深造的才去读。执行下来,效果就与中国“逼着上”有很大区别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