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学的普世价值 -- lucase

共:💬2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大学的普世价值

究竟什么才是大学的普世价值,这是一个长久以来一直困扰人们的问题。既然是普世价值,那么就是大学之所以能在社会中立足的基本支柱。总的来说,大学的普世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人,为学,为世。

为人,为学,为世。是对大学在培育人才,研究学术,服务社会三个方面的概括说明。其中每一点对任何一所大学都各有不同的含义。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谈为人。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培养人才是“天职”。这一点恐怕在世界上没有人会对此提出质疑。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对资料的整理,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西方的大学,尤其是美国的绝大多数大学(此处的大学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高等院校,而不是作为综合类高校的代指。)都把本科教育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其中总数占到全美高校数量一半以上的学校是所谓只对学生进行本科教育的“文理学院”。本科教育,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养成。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以后除了接受知识之外,还要完成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素质的养成。那么在大学中仅仅依靠单纯的被动学习知识,对一个成长期的青年是远远不够的。

为人,包含了自我认知,完善人格和提升素质三个方面。本科生在大学中经历四年的生活和学习,完成从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其中自我认知是其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发育时期,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自我认知包括了对自身素质的认知,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构建以及对外界向自身施加影响时的反应。自身素质的认知,需要通过接受各种心理辅导,参与各种社团活动以及在教学互动过程中的潜移默化来完成。因此,单纯的课业学习,是无法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进行系统的自我认知的平台的。

自我认知所要达到的,就是让大学毕业生迈出校门后,对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人生定位和价值实现,都有准确的研判和精细的考量。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对自身将来的定位不论是社会精英、社会中坚还是社会普通成员,都要在经历四年学习和生活上的磨练之后,有所强化或者修正。而最为重要的,就是其自身对这个定位是满意的。

人在青年时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诱导,而对理想、信念和其他方面的东西,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倾向。大学作为教育和学术机构,在这方面所要扮演的,不能是强制性的精神导师。任何对其他人思想的强力控制,都是脆弱和容易消亡的。唯有内外因素产生良性的活动,才会产生最佳的效果。因此,大学所要提供的,正是这样一个除了精神引导外的可供青年思考和辨别的场所。

人格(personality)。这个概念源于拉丁语Persona,当时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与我们今天戏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脸谱相类似。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

究竟什么是人格?定义很多,但至今还没有一个是大家公认的。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说:“人格乃是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身心体系”;艾森克说:“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卡特尔说:“人格乃是可以用来预测个人在一定情况下所作行为反应的特质”。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种意义上说,人格乃是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人,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完善的人格主要是指人格构成诸要素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

  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为;

  ④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因此,完善人格的形成需要大学生在大学中,除了接受知识的传授之外,还要在各个方面通过与同学的交流,与教授的交流,与社会的交流,从而形成完整和完善的人格体系。

自我认知的过程,完善人格的过程都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曾经有一位西方教育家说过一句极短的话,大学生在大学中培养的素质就是当这个人把他(她)所学的知识全部抛弃以后,这所大学在其身上所留下的印记的外部表现。

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Robert Hutchins)1936年发表的《高等教育在美国》(The High Learning in America),该书第三章即题为“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哈佛大学校方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这两个文献的精神一脉相承,比较有代表性地阐明了美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通识教育的中心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体验中,通过自我认知,完善自身的人格,提升自身的素质,培养批判精神和思辨能力。这种通识教育的思想后来又为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高校所发扬,形成了沿用至今的针对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体系。

说到底,通识教育的目标就是,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恰恰要突出最基本的、任何时候都不会变的东西;而不是跟在爆炸的知识后面追所谓的新东西。所以说,通识教育的根本是追问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东西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可以训练出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包括对伦理问题、人生问题的看法等等。这些书不会白读,而且以后也没有机会再读,在刚进本科的时候读最好。知识大爆炸对我们的影响,往往是使我们对现代知识体系有很大的误解,好像什么新就该学什么。

不具备批判精神和思辨能力的大学生,只能是别人思想的附庸和口号的盲从者。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只是工具和产品,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正是当今的很多大学生头脑中最为缺乏的东西。如果一所大学不能够让自己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对自我有清楚地认识,拥有完善的人格,具备批判精神和思辨能力。这所大学和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没有什么区别。

其次谈为学。说一所大学具备传播知识的使命,似乎是一句废话。但是仅仅具备传播知识的使命,还是不完全的。作为大学除了传播知识之外,还要具备文化保存和探索未知的使命才能构成完备的为学体系。

知识的传播是早期大学的主要目的。欧洲各地的神学家和研究者,为了论辩相互之间在神学理论上的异同,往往会定期聚集到某地展开学术讨论。这样的讨论在中世纪早期的欧洲是相当罕见的。毕竟在经历了基督教早期的纷争之后,欧洲各地对圣经和其他神学思想的认识是统一在罗马教宗或者拜占庭首席宗座的领导之下的。

因此这样的学术论辩很容易吸引一些有一定知识的年轻教士和青年贵族的参与旁听。由于欧洲封建制度所确立的长子继承制规定,家族中除长子外的子女是无法继承其父辈的爵位和领地的。所以这些没有继承权的青年们,拥有大把的空闲时间来消遣。据说巴黎的贵妇人们热衷的沙龙,其主要参与者也是这些青年贵族子弟。这些年轻教士和青年贵族逐渐形成了早期的学生团体(student union)。

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教会对高级教士的需求大量增加。毕竟各地教会附属的神学校水平还是太低。因此这些参与学术辩论的神学家与学者以及早期学术团体逐渐形成了原始形态的近代大学体系。后来,随着教会禁锢的逐渐放松,在文学和医学方面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思想和知识。因此在早期的大学中,主要分为文学,神学和医学等三个主要的学院。传播知识成为其最重要的使命。

中世纪之后,随着现代科学中的各基础学科在当时逐渐摆脱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藩篱,科学研究的成果逐渐开始指导人们的生活。西方工业革命前,人们普遍认识到科学研究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19世纪30年代,普鲁士柏林洪堡大学的建立,标志着以德国大学为代表的高等教育体系,由单纯的传播知识开始向传播知识和科学研究并重的阶段过渡。德国也因此成为继意大利和英国之后的世界科学中心。

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早期的美国,那些曾经在德国留学的大学校长们,不满足于自己的大学只能向学生传播知识,而不能让大学教授们在其间研究学术,探索未知。因此很多新英格兰地区的高水平大学(指的是能够向学生授予本校博士学位的大学),纷纷以德国大学的模式来进行改造,同时又保留原来的注重本科教育,注重住宿学院的教育制度。因此就形成的今天的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和理念。但是现在已经成长为世界著名大学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在作为重要的科研基地的同时,仍然非常注重本科教育。这一点似乎和国内某些鼓吹博士教育的水平代表了一所大学水平的观点不尽相同。

自20世纪后期以来,人类的思想和知识体系不断完善,新的思想和知识不断涌现。对于以前的知识的保存和再发现成为大学另外一个重要的使命。在人们的一般认识里,文化和知识的保存似乎是图书馆之类机构的主要使命。但是随着新思想的不断产生,知识载体的不断更新,在原有知识系统中的再发现而出现的新成果,导致了大学作为主要文化和教育机构之一,对思想文化存留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对知识和思想的存留,一般教育和文化传播机构都能够做到。但是在对现有思想、知识的再发掘和再利用的过程中,大学是其主要的中坚机构。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提出,耶鲁大学在作为科学研究和传播知识的机构之外,还要成为重要的人类思想和知识的留存机构。对思想和文化的存留,不仅仅是图书馆里的书籍刊物和影像资料,同时也体现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对前人思想和方法论的介绍与研究中。学术大师的思想脉络与研究方法,往往能够给学生一些启发。在某个时期具有开创性和突破性的思维方式,也对学生自身的创新有一个示范作用。将知识传播,科学研究和思想文化留存集为一体,才真正算得上为学。

最后谈为世。这一点似乎是中国人最为感兴趣的。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浓厚的实用主义思想。在这一点上,我们比美国人还要顽固的多。明代的浙东学派就讲究“经世致用”和“学以致用”。中国人似乎对应用有着天生的迷恋。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东西,有什么用?”

作为一所大学,服务社会也是重要的使命之一。

服务社会也并不仅仅是为社会提供科研成果之类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太狭隘。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以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推动社会的发展都属于服务社会的范畴。

提到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在此要说一句。合格的毕业生,并不是现在到处所鼓吹的所谓“国家的栋梁”。大家心里都清楚地很,所谓的“国家栋梁”,相对于一所大学的毕业生总数来说,还是很少的。大部分的毕业生还是要走上普通的工作岗位。但是,首先作为合格的毕业生,他(她)在拥有的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到拥有完善的人格,准确地自我认知,批判精神和思辨能力。因此,不管他们以后的工作岗位如何,他们对自身的价值判断和社会认知都是完整和理性的。这样才能被称为合格的毕业生。

以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服务于社会的需求是目前普遍的大学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一种形式。一所大学与所在城市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开办社区服务,吸纳本地人员就业以及城市形象的改善和提升,达到大学与城市的良好互动,相互促进。进而影响该地区,影响全国。耶鲁大学与所在城市纽黑文的良好互动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给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提供明显的智力支持,仅仅是服务社会的低级层次。以自身的学术优势和开风气之先的精神影响社会进程,推动社会发展才算得上是服务社会的高级层次。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校培养的西方各个时期的政治人物和科学巨匠,北京大学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黄埔军校(属于泛大学类型)对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都明白无误的说明了大学对社会的影响是深刻而又深远的。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和关切的重点。

为人、为学、为世,大学的普世价值和崇高使命。没有培养出人才,学术的发展就是不现实的。没有科学技术和社会思想的发展,服务社会就是不现实的。没有合格的毕业生,引领社会的重任就无法完成。没有宽松的社会氛围,学术独立和自由思想就会成为乌托邦。对这三个方面的重新审视,或许会对我们的高教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Tags): #大学#普世价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2
    • 🙂【原创】大学的普世价值 O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