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不求最好,但求有效 -- 胖头

共:💬7 🌺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不求最好,但求有效

不少朋友问及为孩子选择有关学中文的教材问题,这个问题很难答复,因为实在有“青菜” 、“萝卜”之说,但余以为这也是个不得不说的事,就自己的经验说上几句吧。这里是我回复朋友的一部分内容,供大家斟酌。

不是特别针对《情景快速识字》,是因为朋友谈及这个教材,就以此为例了。

......

关于情景识字,以前也有听说过,看了他们的宣传材料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否则也不会作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子课题研究项目。具我所知这些年国内都看好了孩子的教育这块大蛋糕,做的人不少、口味也很多,实际操作起来就有各种的情况。不过我始终觉得以孩子为本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大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觉得好实际并不是那么回事。

这里举一个小例:《情景快速识字》中讲述道:关于“识字编排方法改进----注重初学阶段的进入,建立一个进入适应期,通过建立学习的兴趣来达成学习的持续”有两个方面,其中之一是“从字根与笔划简单的字开始,逐步强化儿童的结构图形建构能力”。作为一个从事二十多年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我觉得这些表述完全是从成人的角度去猜想孩子、一点都不了解幼儿心理和生理特点的“门外汉”说的话,是用来敷衍急切望子成龙却又不是真正地懂得教育的家长们的。当然,幼儿学写字(表达信息)必须从笔划简单的字开始,一笔一画地学写。但认字(接受信息)却不能一笔一画地学,而是整个字识认。你可以试试,然后你就会发现让孩子认识笔画较多的“熊猫”要比认识笔画较少的“乙”或“力”容易得多。

有一本书叫《吸收性心智》英文名应该是《The Absorbent Mind》(我不是很确定)是玛丽亚 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的著作,很希望你有时间能看看这本书,然后你就会知道尊重孩子有多么重要!我个人特别赞同书里面的一段话,她说“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并非在于拥有语言本身,而是在于拥有这种能使人类创造自己语言的机制。因此,语言的产生,乃是儿童自主运用其语言机制的结果。”所以我们的孩子是在以自身特有的认识能力与环境交互作用,大量吸收外界的有效刺激,进行认知结构的自我构建。我们的任务,是给孩子一个合适的、好的环境并尽量提供他们所需求“有效刺激”,帮助他们完成认知结构的自我构建。所以在我们面对繁多的信息时,我们要小心甄别、为孩子们提供那“有效”的!

  

望海外欲教孩子学习中文的妈妈爸爸们谨慎从事,真正为孩子选择那最有效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