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河里貌似搞电讯的人不少,能否给分析一下现在天下局势 -- 风北客

共:💬50 🌺4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大拿不敢称,俺也就是个混饭的角色。知道多少说多少

吧,其实老兄的水平才能称大拿。

欧洲北美的电信设备制造业,以前其实也就和汽车工业国防工业差不多,是很垄断的行业,技术进步极其缓慢,七八十年代叫贝尔大妈用电话线路通格MODEM都要交很多钱。我听老鸟们讲过最早的unix的研发过程,和中国八十年代的国营企业也没啥不同。造成这个巨变的,我看有几个原因,ip,wireless,optical以及开源运动的技术进步是最主要的原因,当然克林顿时代的法规变化也起了推动作用。朗讯北电之类的企业都有很浓厚的老垄断企业的味道,因此也就最先完蛋。过去北电做个程控交换机,一上就几千开发员,小公司根本就负担不起。现在一般的大项目也就几百人(在大公司里),在STARTUP里也就几十上百人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入门门槛,为亚洲公司的成长铺平了道路。就我个人的体会,100人100M的STARTUP,如果每个位置的人都找得好的话,三十个人也一样玩得转的(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实际中很少见到)。

设备卖不动,卖出去的没利润,这边的公司乍活的?那就靠工程和售后这一块了,华为之类在国外的软肋就在这里。这边卖设备只是第一步,关键是卖了以后有很大一块的的利润就来自服务了。你买了我的光交换机,机房电源啥的,多半也得交给我,记账啥的,不交给我出了问题光协调就是大问题。老外做生意一般是很有服务是要给钱的基本CONCEPT的,你买个电视都有人要拉你多买几年的质保。问题是设备被华为拉去了,服务合同华为也必然要加入竞价,这是让国外的老大们最痛心的事情了。

目前我听到的消息,华为在欧洲这方面是做得不大好的,客户抱怨不少。华为还没搞好这样一个服务体系,关键是中国人的英语没印度人好,这个服务也很难在中国做,只能当地雇人。这个领域,印度人很牛,我知道的这些活一般都是大公司几轮外包以后落到印度去了。中国牛的是做东西,软的东西还是印度厉害一些,比如金融电信业服务的外包。爱立信之类在国外比华为牛的地方就在这些地方。

如果老兄想在国内做这块,我认为是没问题的,因为没有语言和业务理解的问题。在国外难度就很大。别的不说,人都不好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