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崛起策 -- TH的鱼

共:💬67 🌺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崛起策九:新思维下的中国大战略 续

III 一个新概念:“议题式结盟”

  谈到这里,笔者必须申明一下我在这里不是要提倡一种反美主义的思想。事实上,反美和反日的提法是同样有害、不理智的,我们不可能、也作不到完全地反美。作者在中国崛起策一“从中美经济共生体谈起”和中国崛起策四“中国对美大战略的初步探讨”已多次指出,中美在经济上早已紧密相连,分别成为世界两大经济火车头,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要全面反美,不购买美国的产品的话,那损害的不仅是美国公司的经济利益,也损害中国自己的利益,多少美国大公司和跨国公司的生产线已经迁到中国,多少中国的产品每年都出口到美国,在全球化化时代,国家与国家的利益早就交织在一起,我们甚至无法说清楚一件写着Made in China的产品是否完全是中国的产品。另外,西方许多国家的民众虽然厌恶小布什,但依然对美国有很强的依赖和很深的感情,毕竟美国把欧洲国家从纳粹手中解放出来,也抵抗了苏联帝国对欧洲大陆的扩张和吞并,维护了自由民主世界的生活方式,今天东欧国家把美国看成是救世主和解放者,这些笔者都表示理解。

  

  笔者要传扬的一种信息是:我们反对的不是美国,更不是美国的制度和价值观念(美国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制国家当然是一种进步的模式),我们反对的是美国在许多领域里独霸世界的图谋。正如民主制度所包涵的基本推论一样:我们并不是不放心某一个人和某一批人,而是不放心“人”本身。一个再好的人都可能垄断权利而形成个人独裁,造成很大的损害。我们要有一种机制防止权利的垄断和独裁,这就有了民主政治的制衡。同样我们也不是要针对某一国进行牵制,我们反对的是任何一国因为权利过大而形成垄断,进而为所欲为,而国际机制和国际法失去了任何牵制和平衡的能力。这样,再“好”的国家都会权利膨胀而走向反面。笔者当然认为,美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正面积极的国家,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今天美国对国际权利的垄断,对天空、外太空、土地和海洋的垄断已经让世界失去了基本的平衡。美国以占全世界5%的人口享有全世界30%的能源,美国一国的军费就超过了全球其他190个国家军费的总和,美国正在积极谋取全球所有海道和咽喉要道的控制权,这再次印证了民主政治的基本常识:没有制约的权利就会导致腐化堕落,美国人也是人,不是神,他们也有人类普遍的缺点,他们也需要制约和监督。

  

  回到这一节的基本话题,我们该如何结盟。当今世界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的特征让传统的结盟方式受到很大的挑战。世界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早已互相依赖,国际贸易也让大家互相依赖,结成命运共同体。我们很难结成过去那样的全天候的排他性同盟,比如一战和二战中列强的各种结盟关系,冷战时期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结盟关系。这些国家,一旦结成盟国,就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全面伙伴,一方盟国的存在致力于消灭和铲除另外一方,双方誓不两立,没有任何妥协余地可言。 就今天的国际条件而言,这样的结盟关系基本上已不太可能,除了残留的冷战尾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美日韩军事同盟以外,即使是美日和美欧同盟也已经很难说是全天候的同盟关系。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巨变早就让北约组织失去了共同的敌人而无所适从了,美欧和美日内部的经济和贸易矛盾却如火如荼,经常发生的美欧贸易战就是明证。

  

  因此今天我们中国和其他国家结成这样的全天候的排他性同盟的机会是微乎其微,即使结成了这样的同盟,也会给全世界带来新冷战和世界大战的阴影,让人联想起二战前协约国和轴心国的对立和二战后美苏的对立,这势必不符合当前全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总体趋势,而给中国国家利益带来很大的损害,给中国的国家形象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坐实了西方世界一些右翼人士所宣扬的“中国威胁论”的指责。如果中俄结成过去类似华约的全面结盟关系,那么中俄势必会冒着被整个西方世界孤立和敌对的危险,这样中俄将失去西方国家的投资、技术、贸易和市场,从而让两国的现代化进程被大大地阻碍,这是两国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而且现在两国都把与西方世界的经济联系看成是远远重要于双方之间的一种关系,因此这样的中俄结盟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样,假设中国和日本全面结盟,这到的确可以改变世界经济版图,把两个有巨大生产力的黄种人的民族联系起来,但是这将坐实了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里所宣扬的那样,儒教文化国家结成联盟对抗西方文明,从而为全世界带来巨大的不安和阴影,这也必将损害两国的利益。如果中俄再加上伊朗或者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结成全面的排他性联盟,这也是在印证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俄罗斯虽然也是基督文明国家,但所信奉的却是基督教的旁支 — 东正教,西方基督教和天主教国家一般把俄罗斯看成是“非我族类”。因此这样一个排他性的结盟也会被理解为儒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对抗基督教-天主教的西方文明,从而带有强烈的文明冲突和宗教冲突的特征。这也显然不符合时代潮流。

  

  因此笔者要提出一个新概念,那就是议题式结盟。当今世界各国的结盟不再是单纯的理念结盟(比如共产主义-资本主义),也不是文明和文化间的结盟(如儒家文化,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犹太文明等),也不再是传统的你死我活的排他性军事结盟(协约国-轴心国),而是一种复杂的结盟关系。这样的结盟关系是多层次和立体的,依照不同的题目和问题各国可以进行多样的排列组合,结成不同的联盟关系。这样的结盟关系笔者称之为议题式结盟关系。比如按照经济议题各国可以组成联盟关系,但这样的联盟不是以消灭另外一个联盟为目的,而主要是维护本联盟内部的经济利益(比如欧盟,东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按照政治议题各国也可以组成联盟关系(比如致力于非洲统一议题的非洲统一组织);按照能源议题各产油国结成的联盟关系(如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根据地缘政治和反恐结成的联盟关系(比如上海合作组织);致力于跨地区经济沟通的联盟(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两个在某些领域里对抗的国家可能在另外一个议题里却是结盟的国家,比如中美两国既有地缘政治的冲突、包围和反包围,又有经济的合作和结盟。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强大,美国和中国在不同的经济议题上的合作将越来越多,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和中国会放弃在中亚和伊朗的地缘政治的争夺,相反,双方在这个议题上的斗争会更加激烈。这两种相反、看似矛盾的发展会长期同时存在。

  

  因此,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全面的敌人,也没有全天候的朋友,一切都将视议题而订,这要求我们与其他国家的结盟关系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

  

  IV 中国的结盟方向和策略

  笔者将在这里从中国的地缘安全和建立全球政治经济新次序的角度提出中国未来15到20年的大战略。从这两个角度来讲,当前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矛盾是美国对我们在地缘政治上的挤压让我们面临的生存性危机(如伊朗和中亚问题)和美国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垄断形成独霸的局面。笔者提出的具体战略思考是:

  

  (1)强俄

  美国成为独一的世界超级大国和苏联解体是后冷战时代最重要的战略性事件,它重新塑造了全球新的战略格局和地缘形式。俄罗斯的历史性衰弱让俄国经历了空前的地缘大灾难,欧亚大棋盘的战略边界被重新划定,俄罗斯丧失了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也从苏联解体中部分获利,中国通过与俄罗斯缔结边界和平条约让中国北方遭到严重威胁的战略局面得以改变,中国也能够进入中亚诸国谋取中国的经济利益。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标志中国成为中亚地区到伊朗的重要棋手。

  

  但是俄罗斯的衰弱也让全球均衡的战略格局被打破,美国得以肆无忌惮地对亚洲大陆上黑洞区域和巴尔干地区进行插手,美国人已经借反恐的名义无声无息进入了阿富汗和中亚,让中国的战略出口 -大西部受到严重的地缘政治威胁,如同芒刺在背。美国在欧洲通过北约东扩让北约的边界一直抵达波罗的海三小国(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俄罗斯经历了地缘大灾难后又经历了北约咄咄逼人的战略包围。欧美甚至策动乌克兰进行颜色革命,让这个俄罗斯文化和精神的发源地远离俄罗斯。俄罗斯什么都可以失去,却不能失去乌克兰,失去了乌克兰的俄国很难说自己仍然是一个欧洲国家,俄罗斯已经成为一个精神残废的国家。欧美甚至要对俄罗斯同文同种的白俄罗斯下手,彻底剥夺俄罗斯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残缺的一点点尊严。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深刻意识到:俄罗斯的继续衰弱不符合中国国家利益。中国国内的某些分析从民族主义和民族复仇主义立场出发, 认为俄罗斯是历史上夺去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罗斯的蚕食鲸吞让中国失去了西伯利亚和中亚大部分领土,并策划了外蒙古独立。对中国来说,俄罗斯是仅次于日本的加害国,因此中国应当落井下石,乘机削弱俄罗斯,中国可以大量收复失土。也有人从简单的“远交近攻”的角度来看待中俄关系,认为中俄两国互相接界,中国的“得”就是俄罗斯的“失”,中国的“失”就是俄罗斯的“得”。因此中俄两国只有利益冲突,而没有合作的可能。中国应当连接远方的欧洲来削弱近处的俄罗斯,可以获取最大的地缘利益,永久地削弱侵略成性的俄国,新时代的远交近攻仿佛跃然而出。

  

  这两种看法都是完全不正确和错误估计了当前形势的。如本文开头所讲,历史不应该被忘记,但也不应该干扰我们今天的大战略。当主要矛盾一经确定(美国独霸欧亚大棋盘和世界),其它的矛盾就成为次要矛盾(中俄历史问题),我们决不能让过去的问题来干扰我们今天的生存。想想唇亡齿寒的道理吧,虞国国君贪图小利让晋国借道攻打虢国,结果两个国家一起灭亡。中国和俄国今天当然不会被灭亡,但是却会被削弱、颠覆、分裂和分解。当俄罗斯被分裂成更多的国家而彻底失去世界大国和世界棋手的地位的话,美国也许会先分给中国一些甜头,然后就会把所有的矛头对准中国,进行肢解中国的战略计划。想想看日本右翼和台湾极独分子讨论的把中国分成七个国家,让中国成为再也没有“侵略”能力的国家的讨论吧,这绝不是空穴来风的讨论。我们真的应该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呀! 完全用地缘政治的“得”和“失”和远交近攻来看待中俄关系也是刻舟求剑,用过去的逻辑来分析今天的问题。美国的军事投射能力早就超越了过去简单的地缘政治,把欧亚大陆许多远离美国边界的国家变成自己国家势力的延伸,把许多战略要地变成美国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这个时候的主要冲突早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相邻国家的冲突,因为美国能自己划定边界,把美军投射到和中俄相邻的地区,任意挪动美国势力范围的“边界”。这时候,再简单地谈远交近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世易时移,今天的国家安全观念已经被彻底改变,规则也被彻底修改了。

  

  中国联欧弱俄也是很值得商榷的。欧盟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超国家体,成为真正独立于美国的世界一级,现阶段来看是很难说的。欧盟内部复杂的矛盾和美国的介入更让欧盟统一蒙上浓厚的阴影(见中国崛起策八)。美国势必会尽一切力量发展欧盟内部的均势,让欧洲国家互相牵制,阻挠独立的欧洲防务。即使欧洲整合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也很难说欧盟是否会选择与中国结盟。由于欧洲国家与中国在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即使今天欧洲人对中国的经济崛起越来越感兴趣,对美国政府越来越反感,但是真正要让欧洲人在美国和中国之间作二择一的选择,欧洲普遍的民意一定会选择美国,而不是中国。欧洲人的普遍观点基本是这样:美国虽然不够好,但却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超级大国,胜过俄罗斯或者是中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欧在文化、宗教、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接近和亲近远远大过他们之间的分歧。想想看欧盟对华军售解禁在美国强势干预下被搁浅的政治现实吧!我们甚至不能排除欧盟成为世界独立的一级后有可能会与美国携手构筑西方文明永久的霸权地位,如果是那样,人类历史恐怕又要被大大地改写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欧应该多加强各个领域的战略对话,但是我们必须有清醒的头脑,跟欧盟缔结全面的盟友关系至少在20年内是不可能的,联欧制美,联欧弱俄,都不是可行的战略,也不值得我们花力气去白作功,跟欧盟的关系还是更多的以经济关系和科技合作为主。当然笔者不排除20年后或是50年后欧盟与中国是否会发展出那样的结盟关系,因为世界上什么事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不过那样的讨论对今天的中国国家利益来说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也不值得在这里多着墨。

  

  笔者认为,当前中国和俄国在多项议题上需要发展结盟关系,这是今天历史的需要。中俄两国结盟不是因为中国人喜欢俄国人,或是俄国人特别喜欢中国人,双方结盟是因为双方的利益。俄罗斯战略上被挤压已经达到它能承受的顶点,中国也深深感受到从东西两个方向的战略压迫。中俄结盟是不得已,但是双方在许多议题上一旦结盟,就发现中俄两国的结盟是优势互补、双方获利的战略结盟。中国是世界经济强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缺陷是军事实力不够强,在许多地区政治影响力不够大。俄国是世界军事大国,具有超强的军事震慑和打击能力,由于前苏联的政治影响强大,俄罗斯在世界许多重要地区依然发挥着政治大国的作用。俄罗斯的缺陷是经济实力虚弱、贫穷,跟世界其他大国不成正比。有钱没枪的中国和有枪没钱的俄国一旦结合起来,就能在许多议题上有效地遏制美国的独霸局面,让中俄两国同时谋取国家利益最大化。具体说来中俄必须在以下问题上紧密结盟: a.针对美日军事同盟,中俄同时感到巨大的战略威胁,于是中俄在此议题上结成针对美日军事同盟的中俄军事同盟,中俄同盟略弱于美日同盟,但也基本建立了战略均衡格局。b.中亚五国和伊朗问题是中俄的生死线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底线,中俄的战略联合不仅为双方注入了强心剂,也可以吓阻美国吞并伊朗的阴谋,让美国的军事侵略野心难以得逞。c.中俄还应当在中东建立针对中东冲突特别是“巴以冲突”和“阿以冲突”议题的同盟。中俄共同发出的强音会让两国同时成为中东地区重要的棋手以平衡超级棋手美国独霸的局面。在中东议题上中俄如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是单打独斗进入该区域都有可能让双方共同边缘化,造成没有多大发言权或是发了言也没人听的局面。d.中国和俄罗斯应当在南亚印巴问题上结成南亚议题同盟。印度是新兴强国,巴基斯坦是地缘上重要的伊斯兰国家。美国同时在拉拢印巴两方,想要两方通吃。印度不放心中国,巴基斯坦却是中国的好朋友;有意思的是,印度过去跟苏联关系特别好,是俄国的好朋友,巴基斯坦却跟俄国的关系一般。中俄应该利用各自的优势各拉住一个,中国让巴基斯坦,俄国让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双方共同努力发挥双方的优势,让印巴两国达成历史性大和解。如果能走到那一步的话,中国就能打开中印关系的死结,开创全新的局面。鉴于印度是不结盟国家的领袖,因此拉拢印度入盟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双方应当力阻美国把印度拉过去,给中俄组成新的地缘灾难。

  

  就当前的局势来说,俄罗斯的继续衰弱也将损害中国自身的利益,中国不仅不应该落井下石,反而应当通过经济贸易和金援加强俄国的实力。一个经济过于疲弱的俄国可能会失去世界棋手的资格,让中国陷入完全的地缘困局和战略包围,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国家的整体战略就失败了,我们在欧亚大棋盘上的回旋余地就被大大缩小,可能棋到中盘就会弃子认输。今天的基本战略格局是:弱俄就等于弱中,强俄就等于强中。中俄在目前的世界局势下没有内斗空间,只有强强结合,谋取生存。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内应当是平等的双领导的关系,不存在着谁压倒谁的问题。中俄的结盟第一次突破了一方占主导地位、领导另外一方的局面,中国也不要因为经济的强大和富裕而洋洋自得,而要领导俄罗斯。俄国是世界大国,有大国基本的尊严,欧盟和北约的过快东扩羞辱了俄罗斯,剥夺了俄罗斯的大国尊严,这是导致俄罗斯转向中国的重要原因。中俄一定要防止美国和西方世界的挑拨离间,中俄同盟越稳固,西方世界就会越重视双方,双方就能越好地捍卫双边利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