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评书的复兴——也说易中天和白话历史热的现象 -- 上古神兵
前言:此为旧作,但未在河中发过,为与<也说于丹>相联系,在此也发一次.
易中天先生现在很红,好象中国的老百姓已经很久没有对几千年前的历史这么感兴趣了,上次估计是文革刚结束,刘兰芳讲岳飞的时候。所以我说,这次是评书的复兴。
不过这次的评书和以往是不同的,讲的人不同,听的人不同,讲的内容和方式也不同。
以前是艺人讲,我从小就听单田芳、田连元等几位老师讲两汉三国、隋唐演义明英烈、七侠五义等等,我不知道我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是否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尽管大多数人只认为他们是说书的,但我还是愿意称呼他们老师。现在是真的老师在讲了,而且不是一般的老师,是大学的教授,但好象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并不把他们当作老师,而把他们视做明星,只不过不把他们的表演叫做评书就是了。
刘兰芳讲岳飞传的时候,我还小,但仍然能回忆那万人空巷的情景。说是九亿人有一半在听,我个人认为是不夸张的,当然也和当时的娱乐和媒体比较贫乏有关。现在的易先生应该是在中青年龄段比较热,而且偏于对历史和政治比较感兴趣的,这是本人周围人群的大致情况,我个人认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般来说,评书讲的是演义,但却是“正史”,满篇的不外乎老百姓心目中的“忠孝仁义”,甚至故事的模式都千篇一律,只挑滑车就延续了几个朝代,人物中的程咬金、牛皋、胡大海一脉相承,简直是孪生兄弟,但因为符合老百姓的心理,尽管单调重复不可信,却很令人满意。这次不同了,讲的是正史,却没有完整的故事,反而给老百姓讲出了许多的问号,甚至是观念和记忆的颠覆,于是有些人虽然心里接受了,可却十分不舒服,不愿意承认这就是历史,甚至以怀疑对怀疑,挑起虚无主义的争论来。
虽然那么多不同,但毕竟都是在说历史,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祖先和过去。而且不光是“说”,还在“评”,要不怎么叫“评书”呢?
不过象八旗子弟在民国时讲起祖宗,人们要说从前怎么样的时候,八成是对目前的境遇不满意了,所以我们回想回想前几次评书热,现在热也不奇怪啊。
千万别以为他们讲的是正史就好。
怎么演义不行,反正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需求。
就类似于自然选择了。不好玩,不好看,不好听的东西,就算是再正,也很难流传下去。
好的评书,大家都喜欢,我觉得评书应该象古时的口技一样好听,而不是说书
那时候,俺家只有收音机。
两个都是mm。
回家的路上的mm看的三国演义,和她的小男朋友一起回家自己家的(一看就是大学里面新鲜人类),这个mm一边看一边问各色问题,男朋友一旁回答,两者都没有什么含金量,中间还有一长段香港片中诸葛先生的奶油又花痴形象(以前亲王殿下发过的那个),说的有头有尾真事一样,主讲的是女朋友,男朋友这个时候传道授业解惑了,把三国中的诸葛先生神人形象解说一通,顺便夸口自己精读三国的,和易中天老先生那也是差不多。一路三国,俺在一旁一路安睡。车到诸暨境内的时候,女朋友问关羽的赤兔马那里来的,男朋友答是某某(俺不曾精读三国,记不住这个某某何许人),引经论据,有头有尾。。。。。。俺的睡功终于告破:赤兔是吕布的,吕布死后曹操给的。安静了一会儿。延续吕布开始说他是谁的干儿子,呜呼,那就更加错的离谱了。不过这回俺自己也只知道两个干爹的名字,好在也快要下车了,就赶紧走人
回沪旁边坐的是个mm,拿一本易中天品三国。这回是她自己一个人看,就没有那么多热闹讨论了,俺一路睡回上海
不管看的是什么人,看的是什么书,看来楼下的说评书又开始流行,这算是立马一个明证了
以前老百姓大部分没有受过教育,连写字的纸都是要敬惜的。虽然我们现在觉得那些演义简单而且套路化严重,可在那个时候已经算是很丰富的知识了。所以百姓们尊称说书的为先生。
现在满街都是大学生,别说字纸,电子版的东东都随手可得。当年的那些评书套子当然失去了吸引力,就要有更详细更真实的历史故事来填补空白。但毕竟大多数人没法去研读原文的史记三国志论语,所以易中天于丹就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