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调查】朋友刚从农村做调查回来,关于网吧 -- 葡萄

共:💬150 🌺8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您的信息太好了

触动到俺很久以来的一个想法和话题,但是实在是太忙,没时间仔细想,更别说写了.

家园 不要着急,我们要分享非洲的人口红利了

将来缺少年青劳动力养老,缺多少,我们可以从非洲引入移民不是?

这叫什么?这叫分享非洲的人口红利.

将来我们引入个十亿八亿的非洲移民不会成问题的.你看胡CORE还有温总一趟趟地往非洲跑,图个啥,就是为了搞好关系,将来能顺利从非洲引入移民.这叫未雨什么绸?

家园 葡萄的东西,看看就是了

葡萄可能正是做梦的年龄,看什么都是玫瑰色的.

家园 缺孩子!缺孩子!缺孩子,到处都缺孩子!

我们老家,原来一个村一个小学,五个年级座得满满的,现在五个村也没有原来一个村的孩子多。为什么这个“让一部分人先腐败起来”的所谓改革能挣来些血汗钱盖大楼,凭的就是中国独有的人口资源和透支本该留给子孙的不可再生资源,包括环境。

人口资源应该是可再生的,但是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新增人口剧减,这个悲剧性自杀性的人口政策,其恶果500年不治。

家园 你们为什么那么着急?多生孩子有什么难的

只要政策一松,生二胎三胎很快就会多起来

家园 人们的思想意识已经改变了

现在的小孩子怕吃苦,谁也不愿意多生了。生一个好像是完成任务。我劝我妹生两个,说北京市的超生罚款我帮你出,她居然还不同意。

家园 现在的人们已经不愿意生了

因为实在是养不起。

过去家里有两个三个孩子,穿衣哥哥姐姐剩下的弟弟妹妹穿,吃饭也没有问题,因为粮食是按人口数分。

现在单是教育费用一项就让父母不敢多生,一个孩子一年1000多,两个孩子就是2000多,农民哪去弄这么多钱?

家园 你错了

总的来说,最愿意多生的正是那些最穷的农民--只要“养得起”,他们好像并不考虑什么“教育费用”

家园 你说的是一部分事实,我说的也是一部分事实

我的老家,算不上什么发达地区,民风也不重商,很少有进城打工的,收入主要来自土地,乡镇企业,一个孩子的极普遍,即使现在农村的计划生育政策远不如过去歇斯底里,生二胎村乡两级政府都是睁一只眼闭一支眼,但是家家都是一个孩子。

给我家装修的小工头和他的老乡,来自四川,家家都是一个。像他在城里打工养两个孩子没问题,问他,他也不愿意再生。

你说得越穷越生,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复杂,生一大堆孩子的都是没什么知识的,他们生的孩子还是没有机会获得教育,这样就是人口数量和质量都下降!

家园 我同意

花一下

我感觉人们不愿意多生的原因不是“养不起”,而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注意生活的质量了。重视质量,那么数量上就会受限制;把数量放在首位,那也顾不上什么质量了

我大伯的4个孩子(我的堂哥堂姐们),一个在城市、一个在镇上、两个在农村,在城市和镇上的都是一个孩子,在农村的都是两个孩子,虽然只是个例,但也是个参考吧。

家园 学校生源减少是个事实,后面还会减。

我哥哥在乡镇中学教书,生源明显减少,这两年毕业的师范学生,去乡镇中学教书都很难了,师资力量开始冗余。。

家园 杨树没那么贵,老大你肯定搞错了,如果这个价格,农村一夜不砍光才怪
家园 为什么看见新闻里

说很多人跑到香港去超生呢?

家园 算法不同

对某些人,人口就是直接生产力,多一个就多生产一份粮食

对另一些人,人口就是负担,多一个就多一份投入

所以多生少生都是经济问题

家园 还有一个问题

30年间,中国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了上亿的人口,多数是生育年龄的人口。这与绝对量的减少产生叠加。

说实话,如果现在中国还是像80年代那样,无论什么地区,一个班里面挤60-70个学生,教师数量不足,只好大量的民办教师对付,提前补习半年英语就是所谓的英语老师。那才叫愁死人了。

骂人谁都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