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面条"的原型-迈野.兰思机的江湖伟绩 -- 老成都

共:💬92 🌺63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小姑娘还是漂亮的,大了就不过如此
家园 那小姑娘长大了就是<美丽心灵>中的女主角,确实一般.
家园 噫!好看!

偶从小说开始迷《教父》系列,看到电影以后向当时的男友后来的老公郑重推荐去看一遍小说。一般来说,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多少都会毁掉原著的精彩之处。《教父》系列不同,小说和电影,各有各的好,各自达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非常难得。

家园 偶估计小面条肯定是被痛揍了一顿的。
家园 请问“美国往事”的英文名是什么?
家园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家园 【原创】"面条"的原型-迈野.兰思机的江湖伟绩(7)

先把教父的标准像摆这里:

点看全图

然后是MAX的标准像:

点看全图

小兰快满15岁的时候,估计他爹看出这儿子在学校也是浪费时间,学校那点东西对他太简单了.穷人家的孩子还是早点挣钱为好.他爹就在一个工具店里给他找了个学徒的活干,希望他早点成为一名工程师.

他师傅一见面就很喜欢这小子,因为他发现这小子的动手能力超强,反应极其敏捷."老天爷给了你一双好手啊!好好干,你肯定会成为一名体面的职业工程师.20年之内你会每小时挣一美圆的!" 那时的时薪一美圆可能相当于现在年薪十万啥的.当时小兰的薪水是每周52小时,每小时一毛钱.小兰需要用20年的时间来把薪水涨20倍.如果他师傅知道他摆拢手枪也一样敏捷,可能就不会那么热情地鼓励他做工程师了.

小兰听了不吭气.他一周的薪水只有五点二美圆,可他在赌博点里挣五美圆只需要下一次注.他从来没想过会一辈子替人打工. 他只所以呆在这里是他觉得闯江湖的时机还不成熟.

江湖版的三巨头会面是这样的:那时的教父事业刚起步,还在干着拉皮条的生意.他手下有个妓女比较红,有天MAX来找这妓女,不知为啥没谈好条件,双方吵了起来.争吵迅速升级,眼看就要动起手来.从附近路过的小兰看见这情形,从他的学徒工具箱里悄悄拿出工具(我猜是扳手之类,估计俄国来的都会瓦西里的招数),一举击中教父的头部,结束了冲突.

这个故事很有可能是真的,因为它符合每个人的个性.教父注重生意,MAX喜欢小姐,小兰总是谋定而后动,有把握时才展开致命一击.

当事人都不承认这个说法.我猜原因是这个冲突最后是和平解决了的,而当时教父的势力大得多,在这个事情中他是吃了亏的,NOODLES和MAX并不想声张这件事情.但可能冲突未解决前已经有某些目击者的说法在江湖上流传,因此这种说法虽然被小兰和教父否定,却流传至今.

小兰就此暗地里加入了江湖事业,成了地下工作者,虽然他直到三年后才离开了那工具店.

家园 【原创】兰思机的江湖伟绩-六人帮(8)

小兰这时候白天天天上班,店铺一关就去赌.估计是他的辉煌战绩最终还是引起了那些小赌博点的注意,最终有一天他还是被那些赌博店背后的江湖大佬请了去.我以为小兰这次要吃不了兜着走了,可最终的结局出于我的意料之外,他成了那些赌博点看场子的.主要职责就是别着把枪防止有人捣乱,还有就是及时发现那些聪敏的像小兰一样会跟庄捣乱的人.看来大佬们还都是会发现人才的啊,用小兰这样的人来抓那些高级赌客真是再好没有了.这样小兰就相当于在打两份工了.一周干52小时一身油污后还能接着去看场子,这份精力真的让人佩服的很.

其实小兰这时还有第三个工作.他认识了一些工会的组织者.他时不时的从那里接点CONTRACT来做.一般是谈好一个价格,然后把某人胖揍一顿之类.也就是作为一名职业打手,小兰开始在警察局有了案底.根据现有的警察局记录,他1918年16岁的时候,因为暴力攻击行为被逮捕,但他成功地逃脱了法律的惩罚,被释放了.不久他再次被逮捕,这次的指控是行为不当,据说他试图在麦迪孙大街上当皮条客啥的.他认了罪,被罚款2美圆后释放了.

大约就在这时候,著名的"The Bugs and Meyer Mob"形成了.这个小团体最初有小兰和他的兄弟JAKE,

他这兄弟正好和他相反,块头很大却头脑很笨.另外三个人是Meyer "Mike" Wassell, Red Levine,

Tabbo Sandler, Doc Stacher.注意一下这里已经很象美国往事里的TEAM了.这个TEAM是1914-1920之间逐渐形成的,也就是小兰12-18岁之间拉起了杆子.五个人里有两个MAYER.注意一下BUGS在最前面,BUGS是电影里MAX的外号,MAX是如何加入这个帮的呢?

这里必须提一下老兰自己对他自己是如何结识BUGS的说法.这已经是第三种说法了.写这个系列的头痛问题是对于一些事情,当事人的回忆以及警察局的记录往往不一致,小兰自己又从来没有被警察局成功指控过(电影里小兰不是做了12年的牢?呵呵,那是电影,如果小兰真的那么倒霉,他就当不起江湖界的拿破仑的称号了.虽然小兰同时代的江湖高手很多都死于非命,小兰却是几乎唯一的笑到最后的人),不知道用那种说法为是.我把我认为有可能是真的说法都提一下.要提示一下的是Benny Siegel

出生于1906年,要比小兰小4岁.

小兰的说法是这样的:那天他正在赌博店里下注,突然间发生了打斗(我猜是小兰把人家赢得脑羞成怒了),打斗中对方突然抽出手枪,枪被掉到了地上(不知道是他自己掉的还是混乱中被打掉的),BUGS以非凡的敏捷动作拣到了枪,并马上用枪指向对方一个家伙.这时警笛大鸣,警察迅速逼进.眼看局面一下变的无法控制,好象那天不死几个伤几个就收不了场.小兰这个时候却显示了非凡的冷静.他击中了BUGS的手臂,枪掉到了地上.小兰喊到"你疯了吗?快跑!",拖着BUGS就跑.大家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就这样跑掉了.BUGS虽然理智上知道小兰做得对,却几乎控制不住对小兰的怒气:"我要那把枪!".

虽然他们开始就有这样的冲突,他们却很快成了终生的朋友.BUGS的加入是他们的邻居的噩梦的开始.

家园 送朵花,催一催

[FLY]接着写呀,老哥[/FLY]

家园 【原创】兰思机的江湖伟绩(9)他们的事业

这里有张小兰和他弟弟的合影:

点看全图

可以看出他兄弟块头大得多.

我想在网上找张像电影里那样的"全帮大团圆"的合影,没能成功.电影里那张照片给人的影象是很深的.

在这个小帮会里,BUGS年纪最小,却最为卤莽和桀骜不逊.他智力很高,但一旦冲动起来却不顾一切.如果小帮会正在开会啥的,有外人冲了进来,BUGS总是反应最快,第一个抽出手枪开始射击.他一生多次救了小兰的命,小兰对这点非常感激.同时BUGS也非常佩服小兰的头脑和冷静,也只有小兰说话他才肯听.

小兰是这个队伍的业务组织者.他们的业务有那些呢?袭击犹太人中放债的那些伙计(不知道那些人是不是华尔街投行的老祖宗?),开店的的小业主.意大利和爱尔兰人的商店他们也一块勒索.总之,见啥吃啥,好象没有兔子不吃窝边草一说.碰见拒绝交保护费的书店报亭之类,他们就跑去在报滩上浇上煤油,放他一把火烧TMD.电影里有放火的镜头,但我看的时候没看明白,是写这篇网文的时候才知道放火的原因是他们没交保护费.顺便说一下,美国往事是一个半成品,原版的剪辑做的不够精细,导演曾想出个新版还没完成导演就去世了,在美国上映时又被美国的假正经们去掉了不少暴力强奸色情镜头,因此很容易看得莫名其妙.比入开始被杀的那个女人就显得有点怪,情节连不起来.其实电影里的情节是:德波拉去好来污后NOODELS极其痛苦,跑到一个地下酒馆喝的大醉好几天,MAX等找了几天都没招.最后NOODLES是和一个女人上了床睡在一起,他睡梦中还在喊着"德波拉!",以为自己和德波拉在一起.这个女人是夏娃,也就是片头被杀的那个女人.NOODLES对爱情还是很执作的.

他们的业务还有一部分是偷车和绑架.小兰是个MECHANICS的天才,又受过专业培训,那时的锁对小兰来说是开起来太容易了些.他们在纽约江湖中很快就以"运输专家"出名,没有他们打不开的车库门,也没有他们搞不到的车.在禁酒的年代,搞到合适的车来运酒是很重要的事情,实际上他们从一帮小混混混到在江湖上有点名气就跟这个有关.电影里也有反映,禁酒要结束的时候,不是有些人来跟他们讨论"TRANSPORTATION"的生意如何接着做吗?

下一节谈谈他们如何加入江湖界的主流社会的.光靠小打小闹是发不了财的,要发财还得做大生意才行.

家园 导演去世在1989

Sergio Leone

Date of death

30 April 1989, Rome, Italy. (heart attack)

家园 谢谢,我是从这句话推测得出结论的,

"These scenes were all shot, and the footage still exists. However, it is in a very raw state, not dubbed and not edited. Leone and his editor wanted to finish these scenes for a later release, but were prevented from doing so by Leone's death."

这说明导演曾经有个计划出个新的RELEASE,但因健康原因没能完成,这与他89年才死没有冲突.

当然,我原来确实错误地以为电影一出甚至还没出导演就死了,你一提醒才发现不是这样的.欢迎多多指教.我已经根据你的资料修改了原文.

美国往事在电影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在各种亚洲帮派电影中都可以看到对它的模仿.NOODLES偷看德波拉跳舞和几个少年送NOODLES上警车的镜头构思都在各类电影中被大量抄袭,可惜这部电影的编辑不够精细.

家园 您别客气

我倒是真希望导演能发一个完整版。我特别喜欢这部电影,还和我的同事争论过那个谜一样的结尾 - 您说最后MAX是死了还是跑了??

家园 我后面会结合故事的进展谈谈类似的影片中的

矛盾现象.可惜的是影评家们的意见都不统一,导演在这种地方又故意模糊(有点像红楼梦,你说宝二爷到最后娶了谁?),我只能列举一下各种说法的依据和历史上原型的结局,再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家园 【原创】兰思机的江湖伟绩(10)初遇人生导师

点看全图

上面是AR的照片.

Arnold Rothstein (January 17, 1882 - November 4, 1928),也是个犹太人,在他死以前是纽约江湖上最出名的人物.如果大家看过<<了不起的盖咨比>>,那里面的主人公就是以他为原型的.看来人的一生取名是很重要的,BILL GATES,一看就很牛,钱都冲进门来了.熟悉美国金融历史的还应该知道上个世纪初还有个叫GATES的大炒手.这GATSBY画蛇添足多个音节就不灵了.

这老兄在江湖上被简称A.R或是"THE BRAIN".他还有很多其他绰号.注意一下THE BRAIN最先用在他身上的,他死了以后才逐渐被转到小兰身上的.黎叔知道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东西是人才,比黎叔早活80年的纽约江湖人士其实更知道人才的重要性,要不他们也不会每二十年就搞一个THE BRAIN了.

AR是干赌博这行起家的,如果你读过<股票作手回忆录>,就知道杰西早年就在那些对赌店BUCKET SHOP里炒股,AR就是其中不少店铺的老板.杰西最后总算及时收了手,要不然可能性命难保.

AR周旋于杀手群和政治家之间,好象啥事情都能搞定.他最出名的事迹是操作了1919棒球决赛的结果.他还很象现在的VC,喜欢寻找和发现新的投资机会和提拨江湖新人并投入VC资金来干新的事业.

1920年一月,宪法第18修正案得以生效,禁酒令成了法律,美国人民开始了一段长达13年的禁酒期.社会禁酒的决心是很大的,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我在写这篇网文时发现美国的海岸防卫队就是在这期间为了抓走私酒类的船只而建立起来的.

AR分析了基本面,认为社会对酒的需求不会简单消失.禁酒只会减少供给,造成价格飞涨.AR决定介入这个生意.但他又不愿意来干这种DIRTY WORK,他需要人来走私和运输以及最后零售这些酒.他开始INTERVIEW各路江湖好汉.

小兰的一个朋友也AR的朋友,他向AR推荐了小兰(干啥都需要NETWORKING啊!).AR在这个朋友的儿子开的酒吧里进行了第一轮INTERVIEW,很满意,接着又在AR在中央公园旁边一个宾馆里,在AR的包房里谈了6个小时.看来那时的INTERVIEW和现在没啥两样,时间越长过的机会越大.小兰过了这关.

小兰后来充满敬畏地回忆道:"他坦率的告诉我他选我的原因是看中了我的野心和对金钱的胃口."

Charlie Luciano也过了INTERVIEW.AR还教他如何穿衣才有品位,别人才愿意和你谈生意.Charlie Luciano后来对这些也是充满感激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