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续五十五) -- 王外马甲
你所说的情况在马甲老大的五十二回打孙殿英的二十二团的时候出现过。当时孙部二十二团虽然败逃,但是
相对而言,第二波攻击集团受到的火力威胁要小一些,但即使能接近方阵也没有用,面对密密麻麻亮晃晃的刺刀,战马根本就不肯往前窜,四连也只好丢几颗手雷就闪到侧面去。
打了不一会,几个连长都喊:“这么打不行,这么打不行”。的确,冲了几次,各连的战马都损失过半,再冲下去的话,骑兵恐怕就要改步兵了。
可见在火器时代,面对冲锋过来的骑兵,只要在单位面积上集中大量的火力排射,是能够产生很大的作用的。但是在作战的时候,这种情况不是常态——
在阵地作战时,虽然也算是属于排列射击(战壕、掩体或者卧射),但是首先步兵不能靠得太近,靠得近的话,在阵地战中的伤亡率肯定会增大——面对对方的火器射击或者炮击;其次自动武器并未成为普遍装备;再,因上两原因,单位面积上的火力密度不够。所以骑兵仍有冲击对方阵地的可能。
而在移动作战中,步兵很难主动地组织成有效的方阵密集射击,而在马甲在五十二回打孙殿英二十二团中所写的,后来正是——
把这些俘虏看管起来,再重复刚才的动作——每次都让前边的先走、把后面的一百多“尾巴”收拾掉,步兵跑得再快也甩不掉骑兵,这尾巴多斩几次就差不多要杀到脑袋上了。
还剩两三百人的时候,二十二团终于撑不住了,哗啦一下彻底崩溃。
即步兵在当时的火力配备情况下,在运动过程中,一旦无法组成有效的方阵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火力密度,那么骑兵的优势就出来了。
而在骑兵一方也配备了火器的情况下,步兵的选择其实很小,因为如果步兵一旦组成密集方阵射击的话,对方骑兵下马采用火器射击,或者对方的协同步兵采用火器、炮兵射击,那步兵方阵就惨了。
目前这五十五回中的代宋村之战,敌方应该已经运动起来了,而且已经发动对八路军十六团的冲锋
因此骑兵完全有冲击的机会,而危险是在于——敌人实在太多了...
另,我认为刘大爷在当时的选择是对的。如果当时骑兵不出击的话,一方面,十六团可能会被打掉,二则如果被敌方占领村庄,具有建筑物以及沟壑等掩护,那么对于骑兵来说,打击更大,后面更不好收拾。当然,我是乱讲的,是与对还得看马甲老大的.....嗯...应该是刘大爷和他战友的。
骨干部队就是要在劣势下能成为中流砥住,挽狂澜于既倒。
[MP=320,240]http://download.52samsung.com:82/音乐专区/生于七十年代/再向虎山行.mp3[/MP]
再向虎山行 徐小明
《再向虎山行》主题歌
曲:黎小田 词:邓伟雄
老歌阵地制作
平生勇猛怎会轻就范
如今再上虎山
人皆惊呼 人皆赞叹
人谓满身是胆
何必劝我不要招麻烦
明知我要闯关
为心所痴 为心厌恶
难让猛虎为患
但莫问此去那时还
分离难说短暂
若日后大家再见面
必回赠一双虎眼
明知要去此际不平凡
行者笑带傲慢
头上朗月 明灯一盏
何惧无路往返
再不写的话,我就弄个id‘王处马甲’跟着往下瞎编了
这是官方网站:外链出处 大家需要的一切关于M&B的游戏资源都可以去里面查找
多逛逛其官方论坛:外链出处对进行游戏有相当大的帮助
官方图片库
(不好意思,这些天有点事,耽误写字了)
刀劈程道合(中)
中午,代宋村的寨墙被日军炮火轰塌了,村里的房屋被打得燃烧起来,两千多伪军在鬼子的指挥下,向十六团的阵地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攻击。
战场西面,有一溜狭长的青纱帐,刘大爷和几个干部就躲这里。隔着高粱杆可以看见阵地上的情况:
代宋村位于马路的右侧,是个只有四十来户人家的村子,十六团在道路两侧设置了阻击线,靠村庄的一侧凭借寨墙防守,在另一侧的旷野上,临时挖掘了二百米长的步兵掩体。这时候,阵地前沿密密麻麻地聚集着三个团的伪军,左翼散兵线一带尚处于对峙状态、枪炮声十分密集,穿黑色制服的程道合的“自治军”正撅着屁股一边打枪一边往前拱;右翼的代宋村这边却是一阵阵手榴弹爆炸声和肉搏时发出的嘶喊声,李木头团已经把防线撕开了一个缺口,身穿土黄色制服的“救国军”踏过崩塌的寨墙、突破八路军的简易工事,涌到村里和十六团拼刺刀。
骑兵们紧张地观望着村口附近的搏斗,每当看见敌人被赶出来就松了一口气,再看见伪军们又在长官的驱使下重新投入巷战,就忍不住痛骂:“狗东西,大混蛋,李木头真是个铁杆汉奸!”。
现在有的资料称,伪内黄警备团团长叫铁德震,其实有些谬误。“和平救国军卫河巡防团”的团部设在楚旺镇,有个警备队管着内黄河防,这位“铁团长”原本姓李,是东北军出身的兵痞,他的上司胡毓坤(伪河南省长,后来被老蒋枪毙了)送给他一个“铁头将”的名号,意思大概是夸他的脑袋结实,经得起折腾,这家伙很得意,干脆自称“铁爷”,所以好些人就以为他姓“铁”了。八路军当然不认这个帐,又重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李木头”。不过,铁头也好、木头也罢,这小子的头脑倒确实只有一根筋,顽固得很,他手下的喽罗兵打起仗来也有股二百五的愣劲,死打硬拼,有时候还真不好对付。
代宋村口杀进杀出,搞得高粱地里的骑兵干部心里跟着七上八下的。一连的副连长郎宝会已经去找团部请示汇报了,可等了好久也没看见人回来,侦察参谋边乔急了:“那边在拼命了,不知道还能顶多久”。
刘大爷当然知道边乔的意思是想冲上去帮忙,但他自己却有点下不了决心。头一次当连长指挥打仗,在没有得到团部指示的情况下,擅自带着百来号人马往两三千的敌人堆里冲,这可不是小事。再说了,上级原本是命令到桐梧村集中的,可他这个前卫连却跟着枪炮声跑到代宋村来了,心里也难免犯嘀咕:“真急人,不晓得桐梧村那边有情况没有?”
没想到,边乔一听这话就火了:“睁开眼瞧瞧!敌人的三个团全在这里,桐梧村还能有啥情况?团本队肯定是走错了地方,等会都得跑到这里来……”
刘连长不敢顶撞团部参谋、也不敢立刻下命令冲锋,只好由着边乔发脾气。这时候,高粱地里的人都盯着连长看,大刘被盯毛了,一赌气就走出了青纱帐。
一连的人马都聚集在青纱帐的外边,因为隔着高粱地,大家看不到战场上的情形,正一边啃干粮一边抽空喂马。炊事班的战士瞧见大刘连长,连忙笑呵呵拎着个大筐子屁颠屁颠跑过来,小通讯员吴立然也没心没肺地在食物筐里东翻西拣,嘴里还说:“连长连长,先垫垫肚子吧”。
大刘一肚皮怨气正找不到地方发泄,抬脚就把筐子踢翻了,熟鸡蛋窝头菜馍馍滚了一地:“都火烧眉毛了,还吃个P啊!”
头一次看到新连长发脾气,大伙全都吓傻了。
战士们赶紧丢掉手里的干粮,忙不迭地收拾马具、系紧马肚带,几个排长急匆匆跑回各自单位,嘴里不停地嚷着:“检查马具、检查武器,上马、上马!”,副指导员耿仁玉也前窜后跳地挥舞拳头:“党员同志团员同志,好钢用在刀刃上,战场上比一比,看哪个党小组更有朝气……”
其实,刘连长并没有说要投入战斗,可战士们对他的性格不熟悉,误以为那一脚就是作战命令。事到如今,大刘也只有豁出去了:开干!大不了再犯个错误,老子这个连长不当了。
“排单位——横队——冲击准备——轻装!”
命令下达,战士们把乘骑冲击时用不着的马具、行囊、水袋、饲料包……全都扯下来,噼里啪啦甩了一地,全连迅速排成了三列横队。六个机枪手把子弹袋挂在自己脖子上、轻机枪卡在马脖子的托架上,跑到前面去了。拿二十响的干部则把驳壳枪的弹夹子塞满了上衣口袋……只有炊事班的人只能牵着马傻站着,很不甘愿地等着收拾东西——轻装冲击行动没有他们的份。
连长一挥手,队伍进了高粱地,等再从青纱帐里钻出来,大刘回头看了看:不愧是红军老连队,队型一点也没乱。
“全连都有——队型散开——火力预备——徐步——走!”
指导员张凤翔带着机枪手领先队列四十米,在前面开火了,刘大爷忽然想起来,刚才应该和指导员商量一下再下达战斗命令的,第一次带连队作战,真是考虑不周。
偏偏在这时候,边乔参谋又赶上来问他:“你是准备冲击右翼么?”
“是啊,程道合那边的两个团现在还不要紧,先把李木头整垮了再说”
“不对,不对。应该先消灭日军的炮兵小队!”
刘连长一听这话,顿时又悔又气。悔的是自己先前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气的是这个边参谋怎么不早些提建议。
边乔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虽然李木头现在已经冲进了村口,但对十六团的防御破坏最大的实际上是日军的那几门炮,并且,如果不迅速捣毁敌人的炮兵阵地,一旦小鬼子掉转炮口,还会对骑兵部队造成更大的威胁,因此,以一连目前的兵力,先消灭日军炮兵、再回头冲击伪军步兵是最佳的选择。
问题是,这样一来,骑兵连就必须在战场冲击过程中实施一个转向动作。
本来,如果早一点确定这个方案,就应该采取小迂回队列,以纵队队型进攻鬼子炮兵,完成攻击后再转向,正好变横队冲击李木头团。可到了这时候才做决定,就只能以横宽阵型冲炮兵,再横着身子迂回,不仅动作慢了许多,还极有可能把队伍给跑散了。
事到如今,后悔也没有用了,关键是要抓紧时间,趁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就打垮他们。刘连长立在马镫上拔出战刀,指着鬼子炮兵的方向,高喊一声:
“骑兵一连!出刀——冲锋!”
听见指挥长的号令,队列前的机枪手一边射击一边向两翼闪开;看见挥舞着的三角指挥旗,骑兵们在马背上躬起身子,战马不断加速,冲击队列在漫天的尘土中由整齐的横队逐渐拉成了分散的扇面。
冲刺距离越长,骑兵的队型就越分散,刘大爷提前下令冲锋,就是想把队型尽快散开一些。根据以往的经验,鬼子炮兵阵地前经常会摆几挺重机枪,要是这玩意朝着密集的横队开打,骑兵们还真吃不消。
一连的突然出现使敌人乱作一团,先前十分猖獗的大炮顿时哑火了。
骑兵在猛冲,敌人也在惊慌失措中调整部署,刘连长拼命打马狂奔,嘴里一个劲地念叨:“重机枪不要响,重机枪不要响,等老子先冲上去砍你两刀再说……”。
“公鸡”被打得发了性子,四蹄翻飞跑得象是腾云驾雾一样,大队人马被甩在了后面,只有两个人能紧紧跟着大刘,一个是边乔,一个是机枪射手石双友。边参谋跑得快那是理所当然的,他是东北军校骑兵科班出身,无论骑马的技术还是调教战马的本事都是一流。可是,这石双友也能跑这么快,就实在让人意想不到了,他那匹战马瘦瘦的,驮着机枪和弹药跑起来居然十分迅猛,小石一手扶着枪托架一手抓枪把子,军帽都被颠掉了,虽然那挺“拐把子”机枪天一梭子地一梭子打得毫无准头,但在双手脱缰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高速冲击姿态而不摔下来,这本事可真不容易练。
五百米开外没听到敌人重机枪开火,三百米时机枪也没响……等冲到一二百米距离,才感觉有子弹“嗖嗖”地从旁边飞过,刘大爷乐了:小鬼子没布置机枪掩护!
可以看见阵地上摆着一门山炮和两门82迫击炮,大炮前面不仅没机枪,甚至没有设置防御工事。八路军骑兵冲杀上来,伪军吓得四散奔逃,只剩下日军小队长指挥着部下用手枪步枪疯狂射击,还有几个鬼子兵正忙乎着搬运大炮
“好家伙,三门炮,这回算是拣着了”。刘连长心里万分激动,挥舞战刀杀了上去。边乔的战马好乘骑水平也高,吼叫着“杀鬼子,夺炮啊!”,迅速就跃到了最前面。大刘紧跟着他,看见边乔身子晃了一下,知道他是受伤了,连忙大喊“机枪!机枪掩护!”,侧后方的石双友抬手打了几梭子子弹。
本来,高速奔跑中的机枪射击,准确度根本就没个谱,这时候下令让机枪掩护也只是希望起到骚扰压制作用,可是也不知是小石技术高还是他运气好,随手的这几发点射就象是点名一样,精准地把半跪在地上开枪阻击的几个鬼子兵撩翻了,那日军小队长原本是蹲在大炮后面直叫唤的,也被一枪打得跳起来、扑在炮架子上不动弹了。
刘连长和边参谋大叫:“打得好!”,“神了啊!”,趁势冲上了阵地。
可就在这时候,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日本人自己把山炮炸毁了。
眼看就要到手的大炮变成了废铁,刘连长的头都气晕了(那时候,缴获山炮的连队是可以立集体功的)。接下来他就挥着马刀猛砍鬼子兵,有两个小鬼子手里没枪,跪在一起咿哩哇啦的不知道在说什么,大刘正准备策马过去看情况,这俩家伙就拉响手榴弹自杀了,倒把“公鸡”吓得一蹦老高,差点没把大刘摔下马来。
大刘没摔下马,石双友却掉下来了。阵地上有十多个老百姓打扮的人抱着脑袋蹲在地上,一个日本军曹拎着根铁棍子跑来跑去的顽抗,小石怕开枪误伤了群众,就举着枪托去砸他,没想到鬼子兵躲得快、战马又闹别扭,猛一使劲却抡空了,“拐把子”机枪(九六式手提)加上弹匣足有二十八斤四两,带得石双友一头栽下马来。老百姓呼啦一下全闪开了,那日军军曹就扑过来抢机枪,刘连长见这家伙居然这么猖狂,冲上去搂头一刀,把小鬼子的脑袋砍下半个。
冲上阵地的骑兵越来越多,战士们纷纷跃马追杀敌人,蹲在地上的老百姓抱着脑袋哭喊:“别杀我们,我们是被鬼子抓来干活的”,八路军赶紧安抚住群众的情绪,吩咐他们把阵地上的大炮零件以及炮弹、弹壳什么的都用沙土掩埋起来。
边乔的左臂先前就挂了彩,现在左膀子又被穿了一个孔,他一手牵着马、一边让通讯员吴立然包扎伤口,突然间他大叫起来:“嘿!大刘,你们一连的马怎么是这个德行啊”,大伙回头一看,哈哈!石双友的那匹马正在对边乔的战马“耍流氓”呢。
小石满脸通红、拼命地往回拽缰绳,可他那匹马却居然不屈不挠、无视战场的险恶环境、在光天化日之下、全副武装地就硬要往“女战友”的背上爬,这可真是色胆包天了。石双友的这匹马名字叫“大喷嚏”,平时除了爱打个响鼻也没见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其实它是匹没骟过的公马,并且显然情欲格外旺盛。五六月份正是马儿发情的季节,“大喷嚏”周围的“战友”不是被骟过的就是公的,平时憋屈得够戗,现在好不容易遇到了匹漂亮的牝马,顿时就不管不顾了。
到这时候,大刘才明白“大喷嚏”今天为啥跑得这么快,原来不是因为勇敢而是为了追求爱情呀。
一连的出现动摇了敌人的攻势,但他们很快就发现八路军骑兵的人马并不多,李木头团一面组织警戒火力拦阻骑兵,一面继续加紧猛攻代宋村阵地。
当务之急是要抓紧时间从侧后方冲击,把向前面进攻的敌人拽回来。可是,敌人有两千多人,对于骑兵一连这把钢刀来说,伪军的肉太厚了,如果插得过深就有被陷住退不出来的危险。刘连长一边召集队伍一边和指导员张凤翔、团部参谋边乔商量对策,最后决定:协助十六团反击是主要目的,李木头不后退骑兵就猛往里打,直到敌人开始溃退再穿插出去。
话虽这么说,但几个干部心里都知道,一旦真的冲到敌群当中,情况凶险、战场形势是很难把握的,张凤翔提出由他在前面引导前进,刘连长不答应,副指导员耿仁玉当即表示:“副连长不在,我来当先锋,你们压阵指挥”,说完就把引导旗抢过去了。
经过刚才的冲锋,战马已经十分疲劳,现在实施转向之后,一连的队列由一排打头变成了三排在前面。在战场上横向迂回,不断受到敌人拦阻火力的袭扰,不断有战士中弹受伤,大刘心里难受极了,自己一时疏忽排错了队形,害得战友们增加了伤亡,他觉得这个连长当得真不称职。
通讯员小吴跟在连长身边,一会摸摸马鞍子、一会摸摸刀,神情有些沮丧:“冲锋的时候我跟不上你,这可怎么办啊”。大刘安慰他说:“刚才是打前锋,你当然跟不上了,这回我跑慢点,你可得跟紧了”。
通讯员连忙点头。
“笛——笛——”
队列里响起了铜哨的鸣叫声,骑兵们抬头望去,前端的引导旗已经放下了。
抽刀,催马,又一轮冲锋开始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幸亏今天work from home... 花上先
看看,人石双友的大马都懂这道理...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返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