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都是翻译惹的祸? -- 俞天任

共:💬185 🌺341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俺也觉得主题不是日语翻译。

要是说日语翻译的话题,估计没这么多人回了。翻译水平不行,那是政府的教育投资太少,是另一个话题。

家园 俺觉得翻译成公安很好啊。

说明翻译的人还是知道lapd是什么意思的,估计就想幽默一下。翻译这种枯燥的活,筒子们放松一下,俺是很理解的。呵呵。

家园 那个是作广告。

说不得还拿了厂家的钱了。俺要是厂家的就这么做,只要找到热片,宣传效果肯定的好啊。

家园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家园 一家之言

站起来看世界──兼再论毛泽东完全可以制止韩战发生

家园 中国没有被侵略的危险?

联合国军介入朝鲜内战,打着的是解放南朝鲜的旗号,但是到了38线,联合国决议就被美国修改成了解放全朝鲜,那么按照这个逻辑,谁能保证美国人到了鸭绿江,不会得陇望蜀,再更改一下政策,变成解放全亚洲,配合老蒋来个反攻大陆。

同时美国在中国对韩战没有正式表态的情况下,就把第七舰队开进台湾,直接介入中国内战。

如果我们把自己设想成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我们会做何决定?我看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一击而中,以弱胜强的问题,而事实证明老毛的战略眼光是独到的。

家园 自己见识有限,只好抄一段《菊与刀》

日本人把履行义务规定为人生的最高任务。他们完全承认,报恩就是意味着牺牲个人欲望和享乐。他们认为,把追求幸福当作人生重大目标的思想是令人吃惊的、不道德的。当能够耽溺其中时,幸福只是一种消遣,如果郑重对待,以幸福与否作为判断国家和家庭的标准,那是不可思议的。人们履行“忠”、“孝”及“情义”的义务,要常常经受苦难,这是他们早己想到的。这虽然使人生艰苦,但他们有充分准备。他们经常放弃自己毫不以为是坏事的享乐,这需要有坚强的意志,而这种坚强意志正是日本人最称颂的美德。

日本现代战争电影也表现这种传统,看过这些电影的美国人会说,它是所看到的最好的反战宣传。这是典型的美国式反应。因为这些电影通篇都只讲牺牲与苦难,看不到阅兵式、军乐队、舰队演习和巨炮等鼓舞人心的场面。不论是描写日俄战争还是描写中国事变,都是一个格调:在泥泞中的行军,凄惨沉闻的苦战和胜负未卜的熬煎等等。银幕上看不到胜利的镜头,甚至看不到高喊“万岁”的冲锋,而是深陷泥泞、夜宿中国小镇,或是描写一家三代,历经三次战争而幸存者的代表,他们成了残废、瘸子、盲人。或者描写土兵死后,家中人集聚在一起悲悼丈夫、父亲,失去了生计维持者,仍然鼓起勇气活下去。英美骑兵那种动人场景在日本电影中是看不到的。伤残军人的恢复健康也很少被写成剧本。甚至也不涉及战争的目的。对日本观众来说,只要银幕上的人物时时处处都在尽一切努力报恩,这就足够了。所以,这些电影乃是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宣传工具。电影的制作者知道,这些电影是不会在日本观众中激起和平反战情绪的。

家园 他说的是“毛讲话的时候”

那是1957年底,朝鲜战争是1953年结束的。

家园 断章取义达到这种程度也真是难得

凡是就怕较真

请完整说说

先帝爷怎么个 四十几年前狂言“中国有六亿人,死一半是三亿”,唆使苏联打核大战的

出处何在 跟谁说的 谁记录的

前因后果是什么

麻烦您不要含糊过去 像我们争论调质钢材那一次一样

家园 逢人就说自己挨了多少打

并不等于自己就记住了这个“打”

而只不过是觉得委屈

同时再加上对自己的罪行的隐瞒

只能说这小子

其心可诛

假如机会重新来临他会怎么做 实在是很难令人放心

如果有人拍当年在大陆战场怎么“势如破竹”的电影,那才成问题呢

你以为他们不想啊

只不过遮遮掩掩还能瞒过去 要是明打锣鼓 真当全天下人都像某一部分人一样啊

家园 老冰这贴大概有这么两个中心思想

1 这个片子是反战的

2 日本人目前不太可能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其他牵涉到毛泽东的、核战争的,等等,依我看都是带出来的。很多论坛里的朋友都喜欢思想白刃战。我觉得思想交锋很好,但最好别流血别伤人。老冰是个好同志(别胡乱联系!),大家都是自己同志,何必搞的剑拔弩张的?我看小q同学的风度和尺度就很好嘛

回到那两个中心思想。其实我觉得老冰得出那个结论1来,很大程度是因为他坚信2。正因为日本社会文化是厌战、惧战的 (说反战有点抬举它们),在这种社会文化中产生的这样一个代表主流观念的电影 就不可能是歌颂战争和不义军人的 --- 这,大概就是老冰的 line of reasoning 吧?

这条 line of reasoning 有无道理,大家可以仁智互见。但我觉得日本社会文化厌战惧战,恐怕是件事实。这一点,我十年前屈身事“倭”时就深有体会,小日本干活确实玩儿命、不惜命,很多时候表现出一种勇往直前和钢铁意志,但面对中国人骨子里的敌意,面对激烈的冲突,它们是相当惧怕而且困惑的。跟好几个鬼子有过比较深的思想交流,他们都曾发自内心地表示现在的日本人非常惧怕打仗,好战的日本人已经成为历史,现在的日本人坚信自己的优势在商业技术而不在军武,因此没有任何incentive去走向军国主义。这一点与70年前的日本国民性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另外日本年轻的一代较之50-6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 更显虚弱腐朽,与好战根本是反面。

老萨也有许多文字介绍现在的日本社会乃至日本“自慰队”的现状,与我所了解到的都很契合。

对日本,我是发自内心的反感。这种反感不会因为日本人现在惧战了就有所减弱。

有些罪行太过深重,受害国人民是刻骨铭心 永难忘却的。更何况日本政府始终拒绝全面承认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罪孽,更何况日人直到今天仍在我们面前趾高气扬自视优秀种族。

反感归反感,认识归认识。今天的日本,整个社会文化确实是惧战的。我们再怎样反感日本,也不应否认这一点,不应基于我们对它的反感和仇恨而硬说它仍然好战。

今天的日本,在潜在的军事技术能力上仍然对中国具有较大威胁,但在国民精神上确实无须多虑。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欢迎不同意见。

老冰也许受国内反日奋青言论的刺激太大,所以言辞之间有点矫枉过正。这部片子或许(我还没看) 既不反战也不歌颂战争分子,而只是编剧/导演自己想将那场战争中日本军人真实的精神层面剥开来给大家看。资本主义社会的影视从业人员,比之我们中国的影视从业人员,更追求个人感受而较少考虑影视作品的社会教化功用。所以我觉得老冰说这片子反战,可能有点勉强。当然我觉得说这片子是颂扬战争的应该也不对。

就这。

家园 海天说的好
家园 老酒你搞清楚一点,日本人是惧战而不是反战
家园 小总你要看清楚,俺原贴没有一处说小日反战

也许部分日人确实基于对那场战争的反思开始有了反战思想,但大多数日人对战争问题都没有做过怎样深刻的思考,所以既谈不上反战也谈不上好战。惧战怕死却是实实在在的。

家园 老毛子的一面之词可信度有多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