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响应堆子兄号召,献原创一篇 -- 乱炖 -- 好猫如诗

  • 共: 💬 8 🌺 3
响应堆子兄号召,献原创一篇 -- 乱炖

东北乱炖:

东北乱炖源于东北,遍及全国,在东北叫乱炖,在北京叫杂烩、烩菜,在南方叫佛跳墙。虽然做法不尽相同,但是主旨殊途同归。本菜讲究随心所欲,将手边的蔬菜放入锅中慢炖,使得鲜味彻底融合。我用的是香菇、草菇干、黄花菜、木耳、油面筋、腐竹、南瓜丁等。

做法很简单,各种原料用热水发开,摘干净,香菇切丝,油面筋切两半,先将葱姜蒜爆锅,各种蘑菇和黄花、木耳等入锅中略炒,下清鸡汤,没过菜表面,将腐竹,南瓜等下锅,入酱油、盐、糖、料酒等佐料,盖上盖子,小火慢炖15-20min,最后入油面筋(如果用青豆、雪豆等青菜,也在这个时候下),然后用大火收汁,装盆即可。

这个菜的要点在于让各种菜的鲜味都串在一起,至于用料则随个人喜好而定,我经常用的还有青豆、雪豆、胡萝卜、鲜草菇、玉米笋、冬笋等等,当然也可以放肉食。另外见到一个菜谱说可以放松花蛋一起炖,我试过一次,也是别有风味。

关于东北乱炖,还有一个文学上的趣闻,说的是清朝扬州一个大盐商,参加当地文人的笔会。此公附庸风雅,当座大谈文化,类似于“要么文化经商,要么无商可经”,“文化商务是新时代经济的必然产物”之类,俨然一个深具文化底蕴的CEO。待到众人联诗,CEO才疏学浅,情急之下做出“柳絮飞来片片红”的诗句,诗不对景,眼看无法下台,幸亏手下的幕僚之一,位列扬州八怪的金农解围,说这是我家老爷去年的旧诗,原文是:“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硬生生将离题万里的歪诗扯了回来。后来有人将这种作诗的手法比喻为乱炖。

时至今日,爱吃乱炖的人仍然很多,特此献上这道名菜,给大家下饭。

支持原创. 只是你的乱炖太象南方菜.
本来就是“乱”炖嘛,我把东北两个字去掉好了
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从炒菜扯到文学, 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有个东北作家这样说乱炖:

他说这个乱炖的重新抬头是东北菜走向沦落的开始。不知道对不对。

Re:有个作家说乱炖

有道理!

比如说那时下流行的行为艺术,就是行为上的乱炖。如果说它是艺术上的乱炖,那是太高抬了。

其实乱炖本身并没有错,可以算上是个好菜。但是它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精品的难产,只好用乱取胜了。

龚自珍说过:“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无才工,衢无才商;抑巷无才偷,市无才驵,薮泽无才盗。则非但鲜君子也,抑小人甚鲜”但愿这个平庸的年代不要再出现。

以上的话,当然不是在贬低东北人。

还是老阮说的对:

时无英雄,遂令竖子成名啊!

温相客气啦. 那是您老厚道,让着别人呀.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