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起错了名字的电影 -- 俞天任
亮点?你弄台显微镜去翻遍这位的帖子找找看。
只不过不是用事实,而是用他自己的喜恶和看法罢了
而且,更糟糕的是他自己还真没多少喜恶和看法,自己都说不清
yy一些也可以理解,真要讲历史,一来未必讲的好,二来未必有人愿意投钱。再说就算真的讲好了,搞不好还不能公映。
不过这片子没功劳也有苦劳,至少很多人因为这个片子才知道,或者说注意到历史上还有 东京大审判 这回事。而由这片子引发的争论对那些有心关注真实的历史的读者,以及有志继续拍这方面题材的导演还是有不少帮助的。
搞不清楚国家文教部门都在干些什么
让国民更多地去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比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谁对谁错更重要。
我国国民固然有些优秀之处,但“不认真”三字却是我国国民的普遍特点,夸张点说是“民族劣根性”。最近经济方面的文章读多了,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总是出现南橘北枳的情况,具体一件一件事情分析下来发现,并非东南亚小国领导人缺乏雄才大略,而是很多优秀的政策在他们的国家执行不下去!比如腐败、做事不认真、人民懒惰等等。日本人做事如此认真,只要大方向不是太错,那真是如臂使指,想不成功都难。老冰如果有空可以仔细思考一下问题,我水平不如你,盼你能出一篇好的分析文章。我估计自己以后有空的话,会写文章长期鼓吹这个问题,这才是当前中国兴衰强盛的第一要务。有了它,无论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甚至开明封建,断无不强盛之道理。
比如,南京大屠杀的具体数字都统计不清楚,纪念馆墙上只写了数字300,000。也难怪被人耻笑。人家日本人靖国神社里的人名精确到个位数(如果没记错是180多万),相比之下真是天上地下。
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应该感谢中国身边永远躺着一个日本,时时刻刻刺激着中国,像镜子一样让中国发现自己的不足,让中国永远处在生于忧患的状态,直至成为世界文明的颠峰,至于国家强盛那都是最起码的事情。
那是汪伪的事。
这不是纪录片,如果要当纪录片拍的话,那是不认真。然而真的是当纪录片拍的话,肯定会有很多历史专业背景的指导,访问存活的当事人。但是这种电影拍出来有商业价值吗?谁会买票进去电影院看历史文档?
所以这部电影的定位是历史背景文艺片,还是以娱乐大众为目标,娱乐的话就要加入戏剧元素。我还是赞成老冰所说取错名字了,名字是个历史文档的名字,内容是个文艺片的内容。改个名字就好了。
中国自古以来的军事思想就不是精兵主义,而偏重谋略主义。说极端点儿就是只要有个好统帅,哪怕带着一帮窝囊废也能打胜仗。西方则是典型的精兵主义。两种军事思想的差异造成了中国人不注重对细节的观察、记录与研究。
再一个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都不是“封土建国”制(所谓的封建社会那不过是借一个名而已),所以始终也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贵族阶层,大批平民缺乏凝聚力和投入感,一盘散沙,松垮惰怠。而西方的中世纪是真正的封建制,一直保持一个明显的贵族阶层,平民要么忠实于国王要么忠实于某大贵族,凝聚力和投入精神始终不堕,一旦出现一个民族伟人将整个民族整合为一个民族国家,则这个国家的每一分子都对自己的国家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投入精神。另外西方中世纪国王与贵族长期争夺平民的斗争客观上也赋予了平民更多的尊严和权益(与中国相比)。所以西方平民的精神方面始终都比中国人要强大。中国人精神方面强大的不过是一小部分士人,不具广泛性。(毛时代的精神强大是个异数,不在此列)
相信老冰对东京大审判的认识要比电影所表现出来的更接近事实。但同时在现在一片馒头晚饭的氛围中有一个正面反应历史的电影应该说还是有价值的,要认识到这个电影的局限和不足首先要让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注意到那段历史,这部电影做的好与不好先不讲,起码它在做,我认为这就是值得肯定的地方,相对于如此浮躁功利的影视娱乐圈,能有人这么做是很难得的。
不过完全同意你的观点.
日本当时是个近代化、工业化、地缘封闭的国家,户籍制度早已建立,人口又集中,本土又没有发生战乱,死于炸弹和死于车祸在统计难度上没有什么区别,而多数在中国境内的战斗都是日军获胜打扫战场,这种情况下进行死亡统计当然容易、准确。
中国当时十分落后,户籍制度不要说农村没有,中小城市也不一定完善,领土范围又十分庞大,战场在本国,难民流离失所,实施屠杀的凶手战后逃回本国根本不配合调查,而且抗战完了以后马上又接着内战,精确统计死亡人数是根本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