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汇报】说说关于“骑兵系列”的事 -- 王外马甲
中国的玩艺术的认识水平还没到那个程度.
美国人搞《兄弟连》就不担心票房吗?如果以为中国的(农民?)观众就比美国的观众的欣赏品位低下,是否不太准确呢?有时玩艺术的圈子里公认的“规律”不见得就是对的,当初张艺谋做导演不也是很颠覆了一下行规吗?
当时部队是有一个“三五八团”的规定吧?如果编剧时加进连长与女指导员的感情戏,再到导演拍摄时再进一步,拍成两个人抱着啃的镜头,可就惨不忍睹了。
编剧编的再“合理”的情节,也不如历史事实本身合理。编剧编的再感人的情节,也不如历史事实本身感人。最令俺感动的,就是那句“乡亲们,一定要活下去呀!”中国大多数百姓到今天活得仍不容易,是吧?
算是很成功的了,但这部书脱不了成书时的局限。
据作者介绍,真实的铁道游击队,第一任大队长牺牲了,第一任政委因为执意要娶一个富家小姐而离开了铁道游击队,芳林嫂的原型是三个女性。成书时的年代是革命浪漫主义时期,作者把故事人物改造美化了。拍电影因时间限制,用改造美化的故事人物属于不得已。后来好象不只拍过一次的电视剧,仍没有用真实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事,拉长的情节就用瞎编乱造的填补了。瞎编乱造的再好仍是瞎编乱造的,都没有真实的故事感人。
不过情节处理的很干净。国内拍,起码得三集,弄几个哥追妹,妹追哥几里路送个熟鸡蛋
以为劳苦大众都象他们那个小圈子里的,无色不餐。
其实中国的几大名著,有哪个是靠“爱情”撑场面的?《水滸》《西游记》《三国》?《红楼梦》里女人多,也不是为抱着啃而啃的。
这一段,小说里没写,电视剧里也没写,但却是真实的历史。铁道游击队微山湖突围,这两个“日本八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摘如下:
在铁道游击队英勇抗战的历史上,曾经有两名日本人参与了这场反侵略的战斗,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据铁道游击队副大队长王志胜介绍,1942年6月,日伪军3000多人包围微山岛,并配备了炮兵、骑兵、橡皮船等。此时微山湖区包括铁道游击队、微湖大队等队伍约1000多人。敌众我寡,并对我形成合围之势。战斗在夜里11点打响,一直坚持到第二天中午,我方已牺牲百余人,突围势在必行。
关键时刻,岛上队员穿起早已准备好的日军服装,化装成日军,然后由参加反战同盟的日本人田村伸树、小山口与日军用旗语联系妥当后,最后一起从敌人的鼻子底下安全突围。
铁道游击队研究专家、枣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干部陈玉中说:“在铁道游击队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两名日本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田村伸树和小山口原是侵华日军中的普通士兵,1940年9月被铁道游击队俘虏。起初,两人非常顽固,企图自杀。后来在铁道游击队的真诚感召下,他们逐渐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并主动参加了当时的“鲁南在华日人反战同盟”。
后来鲁南军区为加强铁道游击队对日军的政治攻势,正式派遣这两名日本人加入铁道游击队工作,成为铁道游击队特殊的队员。
85岁的铁道游击队指导员张静波回忆说,田村伸树和小山口两人会讲汉语,并带有浓厚的鲁南口音。两人入队后,受到了铁道游击队政委张鸿仪、大队长刘金山等人的热情关怀与支持,很快适应了铁道游击队的战斗生活。他们运用日语特长,写标语、印传单,对敌据点喊话、瓦解日军,使许多日伪据点丧失了战斗能力和热情。
1946年,这两名队员离开了铁道游击队。在几年共同战斗生活的历程中,两名队员和铁道游击队这个集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新中国成立后,两人曾转业在沈阳工作。1958年,小山口回到日本。4年后,田村伸树也回到了日本,并于上世纪80年代末离职退休。
1991年,田村伸树还给刘金山写信说:“感谢你们把我这个幼稚的外国人放在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斗争洪流中去锻炼,改造我的人生观,使我懂得了怎样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兄弟个人的观点是:改编“骑兵系列”(也包括今后改编其他系列),应该竭尽一切可能,做到真实、有出处、不瞎编。也就是说(马甲也是这样说的),一切人物、细节都有历史根据,或者根据历史事实来改编。即使加上女性,也是有历史人物作为原型。抗日战争时期,女抗日英雄何其多也,其中也包括没有名的农村妇女。马甲在“骑兵”系列中描写的刘大爷的堂姐和冯姐,难道不感人吗?
问题其实就在这里,即便完全是真实的史实,也有一个取舍问题。哪些取,哪些舍,就是各有所好的事了。
男观众最好是“一打到底”,像《兄弟连》那样。这我就的老老实实地承认,目前大陆的电视市场,从体制到艺术水平,都是达不倒的。
女观众可能会觉得多些生活会好看。其实骑兵系列里有很多真实的骑兵生活,比如扭秧歌。
电视台的购片人呢?他们通常会根据过去的经验看问题。新《铁道游击队》在国内收视算很高的,是05年抗战题材地方台收视率第一,在有些省台(如山东)是年度收视第一。
投资方呢?
等等。现在咱们还真的不敢说,“骑兵”系列一定能投拍。我说过,因为难度太大了。如果“做成系列剧,每集一个战斗故事,还原历史,拍成《兄弟连》那样”,说实在的,这也是兄弟的最爱。不过可能就不是兄弟这辈子能看见的了。
兄弟敢说得只是,我和马甲会尽力的,用到的每个故事都是历史的真实。至少在目前完成大纲里是如此。
【原创】活跃在冀中的八路军(二) 痛击骑兵队 [大厨]
http://www.talkcc.org/thread/769063#C774528
这个故事可以补充到“漳河店”战斗失利后,骑兵团打的“大寒寨”战斗的细节中。
【文摘】过瘾老八路:亲见报仇战友刀片日军小队长 [第二基地]
http://www.talkcc.org/article/799137
尽管没想好在改编“骑兵”中怎么用这个人物,但看着很过瘾!
请问大厨和第二基地,以上两文我们改编“骑兵”时能用吗?
俺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没女的就拍不成电视剧了. 这不是马甲兄的错, 不过等拍完了俺是坚决不看的, 不想破坏了原始的好印象!
当然还是很期待马甲兄有更多更好的作品.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做成系列剧,每集一个战斗故事,还原历史,拍成《兄弟连》那样”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说《兄弟连》是指的它的那种纪实的风格。
“骑兵”系列与《兄弟连》故事的性质就不同。《兄弟连》是纯军事的,讲的就是打仗,而且没有几集,但也不是一打到底的。一打到底会引起观众视觉疲劳的。
“骑兵”系列应该有几十集吧。真正的骑兵战斗的大场面应该没有几场,这种大场面现在应该能由电脑特技做出效果来吧,一般场景几匹或十几匹马就行了,所以所需投资不一定很大。
“骑兵”系列应该是《兄弟连》加上《编辑部的故事》的风格吧。几个固定的主角,流动的配角,每一集或几集转换一个主题,比如说,“生活的无奈”(堂姐的故事),“生存”(“乡亲们,一定要活下去呀”),“军民鱼水情”(扭秧哥),“担架队”(割电线的。。),“战利品”(新兵抓俘捞过界),“打顽”等等。每一个主题都能引起观众联想、回味。
大家反感的不是女人,应该是不分时间场合的乱爱乱啃。
“打顽”不应该是禁区,毕竟,共产党是赢家,不要看网上那几个国军后裔叫的响亮,胡哥与连哥也抱在一起了,大部分观众对那段历史心中还是有杆称的。按姜文对《芙榕镇》的说法:右派是一小撮,不怕一小撮右派对《芙榕镇》不满,伤了这部分人的心就伤了吧。
市场的问题,有无可能打进中东阿拉伯市场?那可都是有钱的主儿。黎南部,巴勒斯坦,伊拉克,与我们的抗战有相似之处。敌、伪、顽,我们的抗战有的,现今的中东也都有,应该能在阿拉伯世界引起共鸣的。如果瞄着阿拉伯市场,是否要让骑兵团与马本斋的回民支队亲近亲近?
不过,往里面塞的东西太多了,那不就成了另一个《亮剑》了?《亮剑》中的情节也都是有历史事件影子的。
像兄弟连那样,一部军事片本来就不必要硬插一个女角进去.这样太唐突了.毫无意义.
同时以我国一向的国情而言.这个美女最后一定要来上一段N角恋的.所以认为加一个女角进去是破坏整体的最好做法.
骑兵团是男人的,骑兵团故事也是属于男人的.没必要为了拉拢一批师奶观众而去胡乱改编.
拙总改编的剧本应该贴上来接受西西河骑兵迷们的审查。看过拙总的几个帖子总觉得与马甲兄不是一个路子,让人不放心哇。
听拙总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要按国内通行的模式拍,这就更让人担忧了。因为那种模式只会毁了这部史诗般的作品。那种模式拍出电视剧也对不起那些为中华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骑兵将士们。
俺觉得这部电视剧应该尽可能地真实地再现骑兵们的战绩,尽可能地避免媚俗。媚俗的作品太多了,多到了让人不胜其烦的地步。我们缺得是史诗般的抗日作品。马甲兄应该坚信,史诗是绝不会曲高和寡的,骑兵系列拥有大量忠实的读者就是明证。
如果因为拒绝媚俗而找不到投资者,马甲兄可以号召喜欢骑兵系列的读者集资。要是能赚钱,大伙分红;要是赚不了钱,大伙就当是捐献给骑兵英烈们了。
如果需要,俺愿掏出人民币壹万元。钱虽不多,但众人拾柴火焰高。
翘首以待骑兵英烈们跃上荧屏。祝马甲兄和我英勇的骑兵将士从胜利走向胜利。
河里不少人说“战争让女人走开”,问题是那场战争是在家门口,或者说就在家里打的,让女人们“走开”到哪里去?这能跟《兄弟连》的情况一样吗?就是在马甲的描述中,也不能完全避免女八路、女干部、女乡亲的出现吧。历史的真实情况并不因“战争让女人走开”这样美好的愿望而有所改变——如果按照我的想法,战争最好让所有的人都走开,可惜,永远看不到实现的一天。
我不赞成军事题材的连续剧,尤其是马甲的这部骑兵,出现不必要的爱情戏码,但是要作成“全男版”,先不论好看不好看,单就真实性来说就大打折扣——除非场景紧扣战场,完全不涉及战士与群众的交流。有交流,就一定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否则,谁信?
女性角色的出现是不是必然代表爱情,甚至是多角爱情?可不可以展示美的向往,展示美被摧毁的悲哀,展示母性的包容,展示民族的韧性,展示宁为玉碎的刚烈,展示牺牲的价值。。。
六十年前,一个年青的卫生员在战役间隙拜托房东太太送一张照片返家。。。六十年后,这张照片才辗转送回烈士家乡,物事人非。照片上的她美丽斯文,观者无不唏嘘。。。这是真实历史中的一个女性。
还有,萨苏笔下的两个蒙古美女,飒爽英姿,端地是巾帼英雄。
对马甲笔下那十个分配到基层部队的抗大生在一场战斗中几乎全军覆没的例子特别有感触——有种珍宝在手骤然破碎的失落。如果,能将其中一个抗大生的角色和上面的“卫生员”糅合起来:美丽的抗大生到来,唱歌逗弄房东家孩子,歌声婉转;战斗警报传来,临行前将照片托付房东;牺牲。惊鸿一现,余音渺渺。。。让珍宝更璀璨,破碎得更彻底,观众的感触就越深。
电视电影化是趋势,更加注重画面表现力是潮流。画面的美感,尤其可以在第一秒抓住观众的眼球。
战争片,尤其是关于“土”八路的,是不是就不能往“美”上面靠?优美是一种美,壮丽更是一种美。骑兵本来就讲究马帅人精神,如果在画面中感觉不到这种“讲究”,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失败。拍“这一群”土八路们,能不能拍出“粗服蓬发不掩国色”的效果——这对引发观众观看欲非常重要。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镜头里的山水人物,如果能让看了以后能理解鬼子的垂涎,让看了觉得为保住她付多大的代价都值,不用剧中人喊口号,观众自己就全理解了。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可是从人性角度来说,同样为窝打架,为金窝打硬是比别的更有说服力。一句话,摄影美工很重要。
五、朱亚民谈《碧血浦江》
胡 亦 为
六集电视连续剧《碧血浦江》已经在上海电视台播出。1月9日,我遵照社领导的嘱
托,带着录像带专程赶到无锡市大箕山,向正在华东疗养院疗养的原淞沪支队长朱亚民
同志(本片主角——游击队长郭良的原型)汇报,听听他的意见。我是第一次和这位名
震浦东的抗日老战士见面。朱老今年75岁,身材高大魁伟,握手十分有力,果然是武将
气魄,可是他那满头银发配着一髯长须却分明像一位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学者。朱老
听完我的汇报,笑着说:“真想不到拍一部电视剧困难这么多,片子拍成功不容易,你
们辛苦了,应该感谢你们。”
疗养院用的是闭路电视。在放映《碧血浦江》的三个小时中,不时有人向朱老提问:
“这是不是你?你们队伍里有没有女兵?你受伤后是不是藏在顾司令小姐的房里?……”
朱老听了哈哈大笑说:“这是艺术加工!”
当天晚上,我再次拜访朱老,请他谈谈观后感。朱老略一思索就谈了起来:“讲艺
术,我不懂。对历史进行艺术加工也是允许的,但有个大前提,就是写重大的事件必须
符合历史事实。比如,韩鸿声确有其人,也是被我们打死的,至于怎么打的,在细节上
作些艺术加工是允许的,你们戏里的处理就比真事生动。我们当时是化装去的,骗他说
到日本司令部去开会。出门后,因为方向不对,引起韩的怀疑,他不肯去了,才被我们
打死,情节比较简单。现在处理是在韩60大寿的时候,场面热闹,观众要看就蛮好。
不过《碧》片的整个的历史背景的主题来看,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突出对敌的
武装斗争。那时候,主要矛盾是消灭日本侵略者,这是开展一切斗争的中心。我们奉命
开展反‘清乡’斗争重返浦东时,只有12个人,武器也不好,是分散开来的,偷偷摸进
去的。这样一支小队伍,要和装备精良,趾高气扬的日本鬼子打仗,其艰苦性可想而知,
可不像你们戏里那么容易。如果真是骑着自行车大摇大摆闯进去,我们早就被吃掉了。”
说到这里朱老忍不住爽朗地大笑起来,“由于我们党的领导,有当地群众的掩护,才得
以生存,发展。到后来队伍发展到一千多人,这是无数烈士和老百姓用鲜血换来的。当
时,我们并不怕敌人的机枪,倒是日本人的曲射武器——掷弹筒打死我们不少同志。”
讲到烈士牺牲时,朱老声音渐渐低沉下来:“现在看到的大多都是游击队和敌伪之间的
斗争。不应该把与伪军之间的斗争作为主线。既然以淞沪支队为题材,我们在浦东地区
的几场大的战斗不能一点不提。比如朱家店战斗,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群众报信,
我们策划,然后一网打尽,很有情节。现在总参已把这个战例编到教材中去了,说是抗
日战争一个战斗范例。写淞沪支队不写这一仗,岂不是很遗憾吗?
其次,党的领导在戏里表现得也不突出,好像我们浦东地区一直是围着伪军之间狗
咬狗的斗争转动,老是在他们之间的问题上想办法,定策略,甚至在刘铁城要接管胡汉
雄营地时,游击队还去解围救援。我不是说不能加一点这类戏,但是用这些战斗代替我
们在浦东的主要战斗场面就不妥当了。当地人都知道,那里只有我们这一支抗日队伍,
打过哪些仗,他们最清楚,没有了这些,就不是浦东游击队而是其他游击队了。所以不
突出浦东地区对日本侵略军的武装斗争,《碧》
片的特色也就没有了。
第三,军民鱼水情写得不充分。大汉奸韩鸿生用鱼和水的关系,教日本鬼子切断我
们与老百姓的联系,以达到消灭游击队的目的。恰恰相反,我们正是依靠浦东地区广大
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巧妙掩护才一直坚持斗争,这一点倒是很可以写一写的。浦东就
在上海眼皮底下,人烟稠密,村庄密集,离敌人据点最远6公里,最近的才半公里。游击
队在这样缺乏后方、缺乏给养的条件下不断寻找战机,去打击敌人,确是十分困难和危
险的,这只有紧密地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现在《碧》片里用
少米缺盐来表现当时的困难,实在是不了解情况,靠拍脑袋拍出来的。因为奉贤就有盐
场,根本不缺盐。这样的描写不但不真实,反而冲淡了我们当时斗争的艰苦性,所以浦
东地区游击战争的特色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了。”
谈到郭良受伤后藏到伪军司令女儿的房间里,这不仅违背历史,而且是一个政治性
的错误。郭良受伤得到自己同志或老百姓的抢救和保护,才是合乎历史逻辑的。这里朱
老又一次申明他讲的都是历史和他的亲身经历。
接着他又谈起丁锡山这个人物。他对丁锡山很熟悉,他认为从全部历史看,丁这个
人是不值得夸耀的,我们之所以还记得他,是因为把他最后归向人民,牺牲后被追认为
烈士。现在把他当作正面形象,拔得过高,尤其是郭良的一段对他的评价太过份了,因
为用的是真名应该掌握分寸,尊重历史事实。
对最后的结尾,朱老指出,如果写我们壮大成一千多人的队伍奉命北撤,比现在几
十个人和丁锡山部会师效果更好,也更符合历史。说到这里,朱老不无感叹地说,“你
们应该多和我们当事人谈谈,多了解一些当年斗争的实际,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选择加工,
一定会把淞沪支队抗击日军的历史表现更真实,现在说说已经无济于事了。”
回到招待所,我的心情仍然十分激动,作为《碧血浦江》的主创人员之一,我后悔
认识朱老太晚了一步。他的意见很有见地,整个谈话始终不提个人,也不拘泥于历史事
实,如果,我们早一点请教,我想《碧血浦江》是完全可以拍得更好一些的。朱老的批
评(尽管他没有说这是批评)尖锐中肯,切中要害。艺术家如何看待历史真实和艺术之
间的关系,如何去表现它,朱老无疑为我们上了一课。
这位胡导好在谦虚,能诚恳地写出朱老的批评。朱老点得准,《碧血浦江》的很多情节出自一拍脑袋。往重些说就是不认真,把它当作戏,甚至戏说。为了增加戏份,游击队长甚至躲到伪军司令女儿的闺房里去了。
河友们显然不只是想看戏,更是想看到曾经有怎样的一群人如何地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复兴而战斗。在王团长的大作中,我们已经看到硝烟中的勇武,艰苦中的乐观,战友(马)间的感情,挫折后的顽强。更难得的,《骑兵》把相对枯燥的根据地建设,发动群众和统一战线也有生动展现。如果这些没能在电视中表现就太遗憾了。
把关于《骑兵》的贴子上下看个溜够,想套用一句话:“毛泽东思想是全党智慧的结晶。”:王团长的《骑兵》凝结着西西鱼虾的感情。先圣兄的提议我双手支持。仅就财力而言,河里有大量的,有热忱的,分布于各地的,中农,富农及一小搓地主。“但凡战端一开,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我这个中农能出,也愿出一匹马。当然,仅凭热情不行。土八路胜利的法宝是什末?发动群众,组织建设和统一战线。斗胆进一步说,王团长和拙总如果需要得话可否组织个委员会?从而可以有效地号召和组织人力财力。
比如《战火中的青春》、《柳堡的故事》就拍的非常好。
作为骑兵团,最主要的是要写怎么杀日本鬼子,第二就是怎么争取老百姓的支持,反摩擦少写点。
要加女人顶多加个卫生员、支前小媳妇什么的,女民兵队长就免了,真实的民兵能有几个女队长?
什么爱情一类绝对不要,如果要加另写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