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也分析一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敌后/正面战场 -- Alarm

共:💬180 🌺200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德日之间本来没有交情,甚至还有仇

他们能走到一起去,你想想多么“不容易”吧。如果日本不是自感走投无路,这种决定是下不了的。

提一件事,40年美国中止了日本的贸易最惠国地位。想想六四以后中美关系如此冷淡,都没断过,大概可以想象美日之间关系如何了吧。

家园 朝鲜战争美国国内反战不算严重吧?

特别和后来的越战相比。

我觉得朝鲜战争的时候,美国公众还沉浸在对共产主义侵略(比如之前的捷克匈牙利事件,封锁柏林,原子间谍,hiss案,也许还有沈阳领事馆事件?)的憎恨和参议员麦卡锡掀起的反共浪潮中,对韩战持相当强硬的立场,这一点上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民主党政府,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支持麦克阿瑟并且认为政府(特别是国务院)被共产党渗透了。

或者,你是指不想把朝鲜战争扩大到大陆本土,限制为一场局部战争,也许美国朝野倒有这个共识。

家园 对啊.当时美国民众没有人希望有第3次世界大战.

尽管,美国人在大战中得到了很多,但是,损失也是巨大的.不然的话,按照巴顿的建议,武装德国,彻底消灭苏联,独霸世界,也是完全可行的.与其说,韩战当时对苏联的憎恨,不如说,那是畏惧.巨大的东侧的军事机器,是和平巨大的威胁.所以,好战的麦克阿瑟被撤换,热战变成了冷战,同时,北约成立,日本,欧洲复兴计划被实施,铁幕被拉上.

家园 朝鲜战争对于构建冷战体系确是重要的一环

借助朝鲜战争,美国国内完成了重新武装和思想上的动员,国际上则完成了排除中苏基础上的对日单独媾和。

家园 德国是中国盟国

小鬼子和德国人在一战就结了很深的梁子,趁德国人无暇东顾,小鬼子进攻山东掠取德国在华利益,典型的趁火打劫,不过很符合小鬼子的特性。

后来德国和中国走得很近,这点从中国的德式师与德国军事顾问团可以看出,德国也大量从中国获得钨矿石,说三十年代中德是盟国不为过。不过对于霸权的渴望,最终还是让小鬼子与纳粹走到了一起,还加上个志大才疏的意大利,凑成了轴心国,意大利废柴一堆,实质上还是日德同盟,想要挑战英美为主导的社会秩序,后果是灾难性的,不仅对这两个国家,而是对于整个世界。

家园 电赵,这个比喻可不对

想想[X]以后中美关系如此冷淡,都没断过

中美不断不是因为双方有心维持(也许有心),但至少同时也是压垮中国的手段之一,至少对付比中国庞大的多的苏东集团颇为成功,美国人死脑筋当然也想继续用这招来对付中国,没想到被中国人将计就计狠狠赚了一票,说起来这还是中国今年贸易大发展的重要基础,哈哈。

家园 确切地说,这个比喻是有点问题

问题在于日本对美国的经济依赖性远远大于后来的中国。除去大家熟知的战略物资,粮食都需要进口。贸易最惠国待遇的失去,意味着日本干什么成本都必须上升,包括柴米油盐。39年日本本土出现粮食危机,德国驻日大使给柏林的电报中暗示可能引发政治动荡;40年开始本为纺织大国的日本开始在国内实行纺织品配给制,这个时候又挨这么一记闷棍,远比中国疼。

家园 “捞一票”也是有界线的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日本在中国“捞一票”的极限状态就是伪满州国外加华北特殊化,再向前迈哪怕一小步、列强的态度就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当宛平城外的枪声响起,日本走向和列强的全面的、不可逆转的对抗,并且一步步走向全面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抗日战争期间的和平谈判有过多次,日本和列强的各种外交磋商也一直没断,列强的态度、特别是美国的态度就是恢复“七·七”以前的状态,而这是日本军部所不可能接受的——要知道,发动“九·一八”事变的重要人物石原莞尔就是因为强烈反对全面侵华而被排挤出了军队。

家园 单单按照当时的条件

日本是绝对不可能接受那些条件的,所以历史才这么进行着,我只是说说理论上日本的最优选择,但是绝对不可能会选的选项,除非他们真有时间机器,呵呵。

家园 del
家园 总结一下本帖中的反调,呵呵~

一、面对着日军进攻带来的困难局?

据迟浩田将军回忆,日军对我根据地扫荡时,八个日本士兵五支步枪、一挺机枪,赶着一个县城的数万军民弃城而逃。

俺的考证

链接出处

即便是面对版本之

链接出处

“迟浩田将军感慨,抗战时在他家乡的那个县,七八个日本兵,打着一面太阳旗、扛着一挺机枪和四五条步枪,就“扫荡”了全县,赶着几万人到处“跑反”。”

楼主的最初反应

链接出处

没有看过迟浩田的回忆文章的全文就不要瞎掰乎 [Alarm] 于:2006-08-29 12:08:11

这段文字是迟浩田描述自己参加八路军、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之前的所见所闻,是为表述“后来,在共产党八路军的组织下,老百姓英勇抗战”作铺垫。后来他选择参加八路军,原因就是看到了“几个日本兵追得全县百姓跑反”、深受触动。

进而

链接出处

根本就没有原文! [Alarm] 于:2006-08-29 14:37:33

根本就找不到这篇原文

最终

链接出处

如果是采访,只能说这个记者专业不合格 [Alarm] 于:2006-08-29 15:03:03

另外,中青报也用不着诋毁……《冰点》不也炒过袁伟时那篇搜了的冷饭么?

结合楼主自承的面对人品不好或者持谬论观点的人时的态度

链接出处

网络时代的个人行为方式和人品息息相关 [Alarm] 于:2006-08-28 20:41:39

有什么样的个人品格,就有什么样的网络辩论风格,这是客观存在。

要不然,有些人在网辩中死不认错,有的人易动怒、易说过头话,除了在个人品格上找原因,总不能说这些人是吃多了摇头丸失心疯吧?

&

链接出处

也没啥,只是和人品不好的人讨论问题实在没营养 [Alarm] 于:2006-08-29 12:31:25

莫非你喜欢和流氓无赖推杯换盏当朋友?

人的观点可以不同甚至尖锐对立,这并不影响正常的交往和交流。

但是如果是人品恶劣之徒,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以及楼主在本帖中数次出现过的“愤怒”,那么楼主分析判断问题的思维方式是情绪型的多些还是逻辑型的多些,在此不予置评价。

 

二、面对着日军的削弱和无力化

1. 再也没有打过像抗战初期那样的百团大仗。

关于这一点楼主在楼下解释过理由了。

链接出处

“百团大战”刚打完,负面后果尚未体现出来,自然是“军事上有缺陷、政治上正确” 的;到了1941、42年华北抗日根据地面临了严重困难、负面后果充分体现出来,也就升格成了“军事上不正确,政治上也不正确”;到了今天,我们站在历史 全局的高度再看,又变成了“军事上问题致命,政治上正确”。很正常,时不同、势不同而已

&

链接出处

你很会歪曲别人的观点 [Alarm] 于:2006-08-29 12:27:49

我所说的“政治上正确”,无论是百团刚刚打完、还是敌后抗日根据地严重困难事情的“政治上不正确”、还是今天的“政治上正确”,都是从中共的视角看问题……如果换成国民党的视角,“百团大战”从来就是“政治上不正确”的,要不然百团刚刚打完、国民党干嘛断了八路军的军饷?

&

链接出处

本可以做得更好?!!!我已经出离愤怒…… [Alarm] 于:2006-08-29 14:27:30

引 用所以,在“日军的削弱和无力化”时期gcd本可以做得更好,比如组织百团大仗那样的战役,这是战略层次上的……

理由,你给我一个理由!!!你说得是轻松,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战争打得最热闹的1942、43年,本应该是厉兵秣马大肆扩军的时间,共军却在精兵简政、主力地方化;本来应该是加强训练准备战争的时候,共军却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很多部队为了减少粮食消耗、一个连队除了派出几个岗哨、其余人等大白天没事一律躺在炕上休息!

为什么?是因为共军消极、不愿意打仗、不愿意牺牲,所以选择了自废武功、自断手足?不是。因为抗日根据地在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的全面封锁再加上天灾, 养不起这么多部队、只能裁减军政人员、减少非生产性人员以减轻根据地老百姓的负担;因为即使是主力地方化、精兵简政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也吃不饱饭!

至于武器弹药装备的匮乏就更不用说了,“枪均五发子弹”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可以做得更好”,“多打几个百团之类的仗”……我呀呀呸!同一时期,国民党留在华北山东的各色敌后武装,以战区司令、集团军司令、国民革命军上将庞炳勋为榜样、纷纷全面伪军化…… 毫不夸张的说,在这个艰难的局面下、共军能在华北敌后坚持下来、不跨掉不投降,就已经是大功一件!多打几个百团大战?以百团大战的物资和弹药消耗、军队减 员数字和那可怜的缴获,那个时候“多打几个百团大战”,用不着日本人“扫荡”、“强化治安”,华北八路自己就会把自己给消耗掉!

我实在是无话可说了……

2. 在日本投降之前,把各敌后根据地的高级军政领导人召集到延安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集中学习”,获悉日本投降之后又急急忙忙地遮遮掩掩地借用美军飞机,冒着风险把这些人运回去。

楼主给出的解释是

链接出处

 . . .

另外,虽然各战略区第一把手去延安开会,但是都留下了第二、第三号领导坐镇,比如邓小平就没有去延安参加七大,这样可以保证全面反攻准备工作的正常进行、以及局部反攻的顺利开展。

&

链接出处

忍不住再说一次:废话 [Alarm] 2006-08-28 11:48:12

全面反攻提前到来了,以前还只是局部反攻、动作不算太大,现在这么大的动作、第一把手怎么可能不十万火急地赶回去?

最后声明一下,这些反调所引用的材料,同样是有选择性的,但却不打算得出跟楼主相反的结论,比如“扬国抑共”云云。。呵呵~

无他,只因楼主的结论所体现的调子很高,所以俺在此就以同样的高调作为道德标杆来吹毛求疵一下。

总结完毕,Over

del
家园 玩偷换概念我可不喜欢

你口口声声说:

把各敌后根据地的高级军政领导人召集到延安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集中学习”,

我不知道真假,但是前面有人说过了,1. 去的只是一把手,其他的都在看家。2. 为什么花了很长时间?因为路实在难走,刘少奇(还是别的什么人)走了一年多(还是近一年?),既然有人走了很长时间,你就要说明,是不是所有的人都离开了两年多?既然各自的速度不一样,或者就是分头学习,或者就是等来齐了一起学习,无论如何你这个所谓的“长达两年多的‘集中学习’”都是拿来忽悠人的。到底是学习了两年多还是从召集到学习完毕有两年多,是每个人或者大部分人都用了两年多还是只有个别人?

家园 再说几句自辩的话,尽管有咬文嚼字般的无聊之嫌

本来njyd兄问起出处时,我就已找到了这篇记忆中的贴子。

平型关大捷应澄清的几个问题(《文史月刊》2004年12期) 

. . .

八路军伤亡一千五百余人的数字算是较准确的,当时敌我双方武器装备差别较大,迟浩田将军回忆,日军对我根据地扫荡时,八个日本士兵五支步枪、一挺机枪,赶着一个县城的数万军民弃城而逃。就此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装备优于八路军的国民党士兵与日军的对比情况:

. . .

显然作者提到迟之回忆就是为了说明“当时敌我双方武器装备差别较大”这个意思。

所以我在第一次回复njyd兄的质疑时是这么讲的

链接出处

哈哈,本来就是有选择地使用材料哈,难道你还指望全面客观? [txzd200] 2006-08-29 03:54:11

再说了,这句话怎么解读也可以往好的地方去想啊,毕竟土共的武器装备条件要比国军差多了。

但早先俺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的第一印象就是“老百姓这么惨”(即,某地gcd时期的老百姓安全感也不高么,有别于主旋律),当我在这个贴子中看到楼主述及“百团大战”不该打振振有词的时候,不由得又勾起了这个记忆,于是我有意把这件事和百团大战联系起来以便让大家考虑一下百团大仗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其实该不该打都说得通,就看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待了,比如从土共的、老百姓的、kmt的以及其他的角度。

因为在搜索的同时正好也看到了那篇对“迟之回忆”的质疑贴,虽说贴子的分析内容跟我要表达的意思不相干(无论迟之回忆两个版本的哪一种说法都能印证根据地老百姓的不安全感),只是觉得《中青报》的表述上貌似更像那么回事儿(尽管两个版本都没有注明原始出处),加之niyd兄的质疑贴也提醒了我,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我便放弃了引用《文史月刊》而改用《中青报》来回复njyd兄对出处的要求,并特意把那个质疑贴中的解读也一同贴上。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同时也把我自己的解读贴了出来

链接出处

显然这么做是有必要的,njyd兄的回复印证了这一点

链接出处

. . .

前面的回贴是对你的贴子有些意见,后来看了你其他的贴子发现误解了。

毕竟俺在本帖中曾以抬杠应对过抬杠

链接出处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如njyd兄那么厚道,所以该来的还是来了。

链接出处

这就叫造谣![landlord 于:2006-08-29 09:46:37

. . .

这样类似的事儿俺刚好听说过,都是抗战初期GMD兵败如山倒时的事儿。悲哀啊!给篡改成“根据地”时期的事儿,那就是无耻了!

. . .

这样的一惊一诧于该版主来说也不是第一次了,所以我并不感到奇怪,但让我感到有点意外的是本版版主大人居然高效地采信了,理由就是“利用马甲造谣生事,搅乱讨论秩序。”(封id俺不反对),不容辩解,亦无视以“造谣”举证“造谣”的方式。

只是俺在想,既然可以无视引用之后的解读,那。。《文史月刊》同样引用了这句话来说明的“当时敌我双方武器装备差别较大”,估计也可以算是在造谣了,那么就应该反过来想,“其实当时敌我双方武器装备差别并不大”,呵呵~

btw,曾率众马甲独享小黑屋的尊容感受确实比较特别,不指望“后无来者”,但不知道能不能算是河中的“前无古人”,比较期盼这一点(俺下河比较晚,不知道前辈们能不能帮忙考证一番),呵呵~

btw2, 俺的考证能够顺利贴上,亦是基于该版主的厚道,因为他在转贴时其实应该知道俺的明马甲身份的(俺曾用该马甲非议过版主封id的扣帽子式理由),在此也时有必要说明一下的。

链接出处

家园 2009迷失的记忆里假设还是很到位,41年日本已经没有退

2009迷失的记忆里日本是保有东北,对9.18事变国联几乎是默认了.到7.7中日全面战争爆发,日本已经下决心和美英等国全面摊牌.到41年已经是美国逼迫日本开战了,说实话当时的日本还有政府答应这个条件么?不,从犬养内阁被做掉的那时候日本就走上了不归路.

可惜日本自己错过了真正成为世界强国的机会,算是天厚中华.

家园 看看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就一个感觉,后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