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听爸爸讲那过去的事情——红卫兵来了 -- 酒杯里的忧郁

共:💬121 🌺165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常识性错误我可以代答,等有空闲时,希望班主不删帖

“代答”不是个很恰当的措辞,但是根据“常识”在这里不会产生歧义。

家园 我觉得这是个理解的问题。

我试着理解十八亩段的意思,我猜他的意思是:

如果是步行进藏,他们早就该因为高原反应而停止前进了;

即便是坐车进藏,他们也早就该在车上有高原反应了,而不是下车走了一会儿之后才有高原反应。

那么有没有可能下车时还没有达到“发生高山反应”的界限,走了一会儿之后才达到界限呢?按十八亩段的意思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海拔五千多米的雪山这个参照物在,还因为在那个地方,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走不了多远。

我想十八亩段的常识性错误的说法应该指的就是这个,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道理,所以我期盼着楼主出来解释一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高山反应好像确实有延迟性。

我试着理解十八亩段的意思,我猜他的意思是:

如果是步行进藏,他们早就该因为高原反应而停止前进了;ccheree.com http://www.talkcc.org/article/832260

即便是坐车进藏,他们也早就该在车上有高原反应了,而不是下车走了一会儿之后才有高原反应。

ccheree.com http://www.talkcc.org/article/832260

那么有没有可能下车时还没有达到“发生高山反应”的界限,走了一会儿之后才达到界限呢?按十八亩段的意思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海拔五千多米的雪山这个参照物在,还因为在那个地方,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走不了多远。

我觉得这就是抠字眼,步行进藏,“锻炼”处是在进藏时爬雪山,而不是之前的大部分平地处。

去爬山的不可能前面到山下都走过去吧。6。4学生到北京游行,也不是游行到北京。

高山反应还可能真是到了高山,隔了一阵子才

出现。比如97(还是95)厄瓜多尔举办美洲 杯,特意把决赛安排在最高的球场,巴西队就是为了

减少高山反应的影响,赛前几小时才到,打完比赛马上走人。

家园 问题是这种延迟能延迟多久?

从十八亩段的原文来看,他认为:

进藏无论从川藏公路还是青藏公路,在遇到雪山(泛指终年雪顶的山)前就已经发生高山反应(数天

高原反应能延迟数天吗?我不是很清楚,感觉上好像不太可能。

家园 不知道,看多高了。

看多高了,2000米高山反应还没那么厉害吧。

不知道这两个进藏公路是不是到雪山前就4000米

以上了。

家园 Why?

"这里的“蜂拥上车”假。"???

Please tell me why “蜂拥上车”is not true.

家园 常识的问题

因为和班主不熟悉,不知道删帖标准,所以所有调侃讥讽挖苦打击报复恶意中伤挑拨离间掺假药卖苏打水乃至给历史是客观而真实的打上引号,即“历史是客观而真实的”,包括“要么花”统统隐去,只讲一讲常识。万一有出格的话,万望班主通知一下,以便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免”。

在讲“常识”的问题之前,先自我介绍一下。在下西雅图以西,新手,在体育栏目发过几回言,喜爱足球运动,是个准基本球迷,对足球有非常深刻的了解,什么是假球什么不是假球什么是介乎于假球与非假球之间的无关痛痒球基本一目了然。在判断足球场上运动状态上基本比其他观众要超前半拍,比如起脚时这个球进与不进要比周围的观众先欢呼半拍。在“灵魂附体世界杯”时期下的河。当时怕说错话,先与体育版班主老叶沟通过一次,所以基本说话守法,很乖乖。

现在足球没戏了,左转右转转到这里,看见“常识”二字,觉得可以写几个字。写字主要是为了不忘记中文。出国多年,洋文搞了不少,中文逐渐生疏,写几个字一来不要忘记祖宗,二来看了许多帖不好意思白看。凑过来写写“常识”,这一二两层因素都有。若只有一没有二不行,若只有二没有一也不行,“墙外佳人,天涯何处无芳草”。

河里高手众多,除去足球,哪里都插不上话,只有这个“常识”问题可以说一说。如果有说话不适当的地方,还请班主多多指教。

客观而真实地说,没有哪一位河众不懂得什么是“常识”。如果有人要在此给大家上“常识课”,那不仅是班门弄斧,而且对牛弹琴。

先发这一段,看一看风水。

家园 半天你啥也没说阿,这不逼我送花催么

不过你写出来我也送花啊,至少让我明白常识是啥阿!呵呵

家园 谢谢坏哥关注

“客观而真实地说,没有哪一位河众不懂得什么是“常识”,如果有人要在此给大家上“常识课”,那不仅是班门弄斧,而且对牛弹琴。”

这一段话是常识。

不过经坏哥这么一问,反而不太放心,难道这一段话不是常识吗?所以只好这样写:

这一段话是常识(吗)?

家园 【文摘】海拔高度与高原反应

本文转自中国国家地理第七期193页

海平面是测量学上的标准...在南北纬45度的海平面上,零摄氏度时的大气压被设定为一个大气压,在这样的环境中,水的沸点被设定为100摄氏度,人体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5%。但海平面上空气湿度太大,不是人类感觉最舒适的地方。

在2000米处,人的势力开始减弱,记忆力开始受到影响。在3000米处,大气压已下降1/3,水的沸点降至90度,人的动脉血氧饱和度降到90%,唾液分泌量开始减少。多数人开始感到简单的算术变得困难,但对熟练掌握的任务仍能完成。海拔3000米以内的地方通常无高山肺水肿病发生。

5900米处,在这个高度,水汽量仅为海平面的5%,水的沸点降至91度。(打字错误,是81度,为了保持跟贴朋友文章的针对性,我就不该原文,只括号内加注释了),人体动脉血氧饱和度已下降30%,对身体各部分器官供氧严重不足,所以即使藏族也有轻微的高山反应。同时由于气候干燥,患咽喉炎和气管炎的概率几乎增至100%。实际上人类长期居住的海拔高度仅为5400米,除了登山运动员和特殊训练的人,基本上没有人在5900米以上的高度活动。在6000米处人体多数失去失能状态,7000米处,智力与肌肉运动的协调严重障碍,意识丧失,甚至出现幻觉,实践证明,仅有4%的人能承受7600米处的低气压,但是,1978年意大利的梅纳斯成功无氧攀登,登顶珠穆朗玛峰,此后,8000米的无氧攀登、无氧停留时间持续被刷新,因此8000米也不是绝对的生命禁区。

人体脑组织对缺氧十分敏感,完全缺氧15秒引起昏迷,8-10分钟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坏。

我国多巴训练基地坐落于西宁到青海湖的高速公路旁,海拔2366米,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高原训练基地.

家园 原来你不是在介绍海拔高度对人体反应的具体常识阿

我是指具体的研究数据,高原反应我也知道嘛。

呵呵,所以对你的这篇文章实在是误会,误会!

不过我自己手打了一篇常识,见上!

家园 应该不是吧,查了一下

张国华--1955年授中将军衔。文革前任藏军区司令员, 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文革中任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成都 军区第一政委。九届中央委员。1972年去世。广州军区政委、广东省革委会主任刘

[URL=]www.crt.com.cn/news/Html/shmw/00000358.html[/URL]

家园 不对,又找到一篇

1965年,“西藏工委”改为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张国华任第一书记。次年“文革”爆发,张抱病

被多次揪斗,扣到头上的“帽子”多达13顶。1967年初,周恩来指示空军派出飞机把张国华接来北京

。张在京的家人还未见到他,西藏驻京办事处的造反派已闻讯抢先杀上门来,他们出击未果,悻悻而

去。张半夜才归家,家人发现他已全身浮肿,连毛裤都脱不下来了。张说,他在拉萨有四个月没脱过

衣服上床了……凌晨,接周总理来电,他即刻赶到人民大会堂。原来是毛要召见18名军队将领。毛才

现身,性情火爆的许世友上将就抢上一步,气呼呼地质问毛:“我们犯了什么罪?!”张国华正站在

许上将身边,连忙拉住许的衣角,示意他噤声……其时正要肃查“二月逆流”,张因是贺龙的嫡系旧

部而受到林彪等人的猜忌和排拒。

外链出处

家园 科学数据、事实胜过语言,谢谢您。

科学数据、事实胜过语言,谢谢您。

家园 汇报一下我高原的经验。

1。 一般人在3000米以下不会有太大问题。我老爸60多去拉萨也没有问题。

2。年龄轻的支持的高。我进过几次藏。17岁去的时候到了5400多米。啥事没有。只是晚上睡得比平时沉一点。早上醒得早一点,走上几百米就喘上了。20多岁,5000米以上有点头痛。30多岁,4500米就有困难了。所以,去西藏越年轻越好。

3。坐汽车去比坐飞机感觉好,适应快。我想是因为适应的时间长了。我一般都在格尔木停留一到两天。那里其实不比拉萨低。

4。平时体能好的不一定高原反应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