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不怕吃败仗的大阪兵团 – 记日军中的另类第四师团 上 -- 萨苏

共:💬65 🌺15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应该不仅仅是四师团与新四军

事实上当时在江南的日军驻守部队乃至伪军与当地国共双方都有生意上的往来

家园 日本二战积累了什么大规模生产经验?

没多少吧,很多小作坊供货,搞的美国得

用燃烧弹去摧毁。日本工业二战中表现实在

不怎么样。材料那么省的零式才生产了1万

多架,比美苏德英的水平都差的远。

家园 谢谢雪仗兄
家园 这……

兄弟就是从邯郸来的!那打鬼子的多;曲线救国的多;见人就打的也多!后来乡土遗传,出过一档子事。

有一年招兵,整一百个邯郸兵被招到济南军区,就安排在济南的新兵营,同营的还有整四百个济南兵(家门口当兵,这个……),教官不知怎么想的,把邯郸兵分一个连,济南兵四个连,正好“一比四”(嘿嘿,“新一代的洗衣粉,新一代的人”),平常济南兵们总有人护着,住的好房子,用的好器械,连站军姿都是在树荫下站着,再加上地头熟,济南兵的日子过的很惬意,但是有人沾光就有人吃亏,有人总沾光就有人总吃亏,双方的关系总有点僵,有一天打饭时,因为一些小事——好像是一个邯郸兵的汤洒到一个济南兵的身上了,双方都不认为自己错,从两人对打发展到两拨人对打,据说新兵营长听说后的第一反映就是邯郸兵肯定要吃亏,但是到现场后发现,济南兵全部被揍到了地上,邯郸兵正鼻青脸肿的吃饭呢。处理结果也很有特色,邯郸兵还在济南兵营训练,济南兵全部送到聊城。

家园 天涯有人转了,从环球转的,不过没注老萨的名字
家园 老萨任职环球时报??

在煮酒国观都早就转帖了,注明来自西西河萨苏啊,不知道你看到的是哪篇?凯迪也转了,名字改了,注明转自环球时报,记者萨苏所写,不知道老萨居然是环球时报的记者,呵呵。

家园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家园 萨大的东西不是第一次上这个报纸了

以前那篇中国厨子的书的介绍也上过。

家园 御身大切=安全第一?

看到这里,第一个反应就是元奎在方世玉II里面常说的那句“安全第一”,很贴切啊,哈哈哈

家园 【文摘】补充点第四师团的介绍

在搜狐军事逛的时候看到大嘴介绍日本自卫队,顺便把里面一些第四师团的东西转来,呵呵。

第四师团编制表

第四师团为日本陆上自卫队四个甲级师中的一个,隶属西部军区,编制人数为9000人。1997年,在第4师编成有一个由1373名应急预备役编成的团。

第四师团编制如下:

师团司令部及司令部直属队

第19步兵联队(团)

第16步兵联队(团)

第40步兵联队(团)

第41步兵联队(团)

第4后方支援联队

第4通信大队(营)

第4侦察队(连)

第4防化队(连)

第4坦克大队(营)

第4炮兵大队(营)

第4防空大队

第4飞行队

第4工程队

第4音乐队

武器装备配置如下:

手枪 800

步枪 8000

机枪 650

火箭筒 480

反坦克导弹发射架 16

无坐力炮 150

迫击炮 110

榴弹炮 50

高射炮 20

坦克 60-100

装甲车 14

观察直升机 8-13

家园 【文摘】大嘴对第四师团的评价

讨厌精神至上的奸诈的“商人师团”

1888年5月14日,以大阪镇台为母体,第4师团被编成。最初成立的时候,所属的步兵连队是第8、9、10连队和第12连队。之后很多次步兵连队被配属来配属去,卢沟桥事件爆发之前确定了第8(大阪),第37(大阪),第61(和歌山),第70(条山)这4个步兵连队的编制。“第8连队又败北了,接下来轮到第9连队(隶属于第16师团)(败北)了”这句话在陆军中盛传以久。这是嘲笑日俄战争中关西的部队战斗力不强,自我伤亡太大的例子。像在大阪、京都这样的大城市,选拔出来的城市兵也的确与乡下兵有所不同。他们相比地方部队来说考虑问题的方法更合理性,换而言之就是更狡诈。从来不愿意打硬仗恶仗,不像人们想象中的日军那样好斗成性。也不愿意重视精神力量。也就是说不喜欢以寡抵众,不愿意在装备以及各种条件都占劣势的情况下背水一战。这就是军一级别的指挥官不愿意用关西的部队打头阵的原因。但也不完全这样,第16师团(京都)的福知山连队(东史郎所在部队)就因强悍而颇受好评。

在甲午战争中,在辽东半岛登陆之后没经过什么大仗,之后就担任当地警备。日俄战争中属于奥保巩大将的第2军,连克金州、南山、得利寺和大石桥等重镇,但是也都是歼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达到战略目的的消耗战。之后参加了辽阳、沙河、奉天会战。与俄国的议和条约缔结之后,1905年末到1936年初之间回国参加整编。1937年2月,师团被受命前往满州驻扎。之后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中日之间的战争全面化。第4师团在战争初期主要在华北和满州转战。1940年7月被派遣到华中,参加了汉水战役、豫南战役和江北作战。1941年9月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之后,第4师团变成了直属于大本营的部队。为了准备可能到来的南下作战第4师团奉命在上海集结待命。在此期间,师团由4单位制变成了3单位制,第70步兵连队被编入了第25师团。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第4师团依然按兵不动。日军在菲律宾的第一次巴丹半岛的攻坚战以失败而告终。为打开局面,大本营就投入了第4师团前往菲律宾。1942年3月Lingayen湾登陆成功,被编入第14军(本间雅晴中将)。第14军于4月3日发起了第二次巴丹半岛的攻坚战。美菲联军虽拼命的抵抗,但是在日军的强大炮火下渐渐不支。4月9日在巴丹的美菲联军缴械投降。不久Corregidor岛也被攻下。5月7日,菲律宾全境的美菲联军投降。

之后,第4师团曾一度回国整编。在1943年再次被动员,被派往印尼担任Sumatra岛的警备。最后被派属给第15军进驻在泰国。不久在泰国Lamphum无条件投降。

以上连接是

http://forum.defence.org.cn/viewthread.php?tid=13647&extra=page%3D2

家园 吓我一大跳!!

顺着不再兄的帖子下来看第四师团的编制,看到居然有飞行队,心里有点纳闷,再往下看,400手枪,8000步枪,这还没什么?居然480个火箭筒!,心说没听说二战时候日本人有什么火箭筒啊!再往下,16个[SIZE=3]反坦克导弹发射架[/SIZE]!!!!差点没晕过去!赶紧往上翻,

原来是[SIZE=3]日本陆上自卫队[/SIZE]的第四师团!!!您老倒是在标题里打个招呼啊!

家园 9000人的编制居然有8000支步枪

是我的观念落后于时代了么,还有这么多重装备居然能塞进一个9000人师。

家园 我认识的一个博士MM就作70联队出身地的研究

看见70联队(条山)才反应过来

这是篠山吧?

不过这个mm对战史毫无兴趣

人家做的是战前战后日本人社会阶层与结构

论文里篠山是作为一个典型地区被提出的

因为这个地区的高校出身了很多军人

家园 哈哈我也是

粗粗一瞟,看见10多架直升机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