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以色列到底怎么了?(上) -- 晨枫
这个还是运气好,资料在成吨的书箱子最上面一个,而且书也就在箱子里的上段:
第一次阿以战争在1948年5月15日打响,开战前一个月阿拉伯军队节节胜利.当时埃及部队在西奈部队司令艾哈迈德.阿里.马瓦维将军,指挥第四旅从南路经过比尔谢巴\希布仑\向耶路撒冷南郊攻击由将军亲,自率领,北路第二旅由穆罕默德.纳吉布上校率领经过海路通过加沙向特拉维夫进军.由于以军在特拉维夫南阿什杜德一地拼死抵抗埃及军队随即攻击南方的内格夫,控制该地区所有道路,并歼灭以色列军队1000人.5.18日约旦军队已经占领耶路撒冷阿拉伯人区也包围了耶路撒冷的旧城市犹太人区.随后耶路撒冷以色列增援之路因拉特仑被攻占,5.28日耶路撒冷旧城犹太人区被迫投降.耶路撒冷新城区也到了弹劲粮绝的地步.而在美国的干预下,联合国于5.29日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巴勒斯坦停火案.在英美压力下,于6.11日实现停火,请注意,在开战时,完成训练的以色列士兵有6000人,而三周的伤亡就达到了2500人.正是四周的短暂停火期里以色列不仅仅完成了三军的建立,更重要的是确保了兵员\武器与弹药的数量.
到7.9日4周停火结束,以色列发起进攻占领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此次进攻被称为10日进攻.尽管以色列在进攻中屡屡得手,但是当时的以色列实力虚弱,急需再次补充物资不然战争又将难以继续,结果在联合国7.15再次通过美国提出无限期停火案.本次停火特点是:1.美国提议;2.命令式而非协商式(不停火就制裁,这个后面再看看比较);3.不设定期限(双方都认为是短暂停火)7.18日停火生效.此次停火一直到10月初期,以色列现役军队从开战时的6000人停火时期的2.5万人扩充到了79889人,其中海军2417热闹,空军4377人,炮兵3718人.到10月15日以色列就破坏停火,进攻在联合国上划分给阿拉伯人的内格夫等地.(最近真主党炮击的海法港就是当时以色列占领的阿拉伯港口)而此时任何在联合国关于中东问题的决议有关制裁以色列的内容统统被删除.当时以色列联合国观察员古德里安曾经和美国将军有过这样的对话:
你出在我的位置不会这样干么? -本.古德里安
当然,你没有挑选余地. -威廉.赖利
到12月底,以色列再次出动了5个旅发动了自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战斗.1949年1.6日以色列战争胜局已定,于1.7日宣布停火.
以色列人有世界上防护能力最强的梅卡瓦坦克,有轻武器的经典乌兹冲锋枪,曾经自己开发过幼狮战斗机,曾经准备向中国出口预警机。
反过来,阿拉伯国家有什么?大把的石油美元,能换来先进武器,但是换不来战斗力。
电视上总是巴勒斯坦的青年,拿石块对抗以色列的坦克,不知道阿拉伯世界是该把这看作勇敢,还是羞耻。
中间怎么多了一个,没骑上烤猪,掉冻雨里了
不过关于第一次阿以战争,喊停的作用还是很有利以色列的,有关资料已经打出,谢谢你的批评,
以色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此扩军,只能说是临时拉来的毫无训练的大头兵。几个星期内建立海军和空军,更是惊人。不过受到最大压力的依然是耶路撒冷和南方的内格夫沙漠(和埃及控制的加沙相连接),北方的特拉维夫还是没有受到太大的威胁。海法本来不是犹太人手里的?这个有点意外。当时犹太人登陆大多是海路,主要就是在海法登陆的。
也不是胜在训练上,这一点在独立战争和西奈战争中尤其突出。以色列军队的装备在独立战争和西奈战争中都落后于阿拉伯军队,6天战争是基本对等,这以后才开始领先的。
自主开发军备的能力不等于战斗力,法国、意大利都有相当发达的军火工业,在二战中的表现十分差劲。
巴勒斯坦青年除了石头,还有什么呢?西岸和加沙被以色列封锁得像铁桶一样,偷运武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阿以色列划分协定中海法就是属于阿拉伯人的,结果...
当时阿拉伯联军也是各自有各自小算盘的,如果不是各自的国王都想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多占点地方,也不至于被以色列各个击破.不过以色列人的出色还建立在阿拉伯人武器的弱上,我看的资料说第一次停火后阿拉伯人只能买到1912年的毛瑟枪.坦率的说,兵员\武器与弹药是当时以色列在几次停火期间迅速扩充并最终获得胜利的保证,不过以色列以战代训的救急还是起到不小作用的.
可能资料来源不同,据说在Latrun作战期间,犹太志愿兵从船上下来就直接上了战场,有的连武器也没有,就两颗手榴弹、一根棍子。阿拉伯联军中,约旦的阿拉伯军团的装备最好,这就是所谓“英国人指挥的部队”。
然后交给以方的。不然就凭以军那点人,那点坦克也是无法阻挡对方的。
有更多的情报总是好的,但就西奈和戈兰高地那一点敌方,以色列并不需要依靠美国的空中侦察来了解战场情况。
戈兰高地的战斗激烈异常,根本等不到SR-71的情报。西奈的情况有点特别,埃及的第三军团和第四军团渡过苏伊士运河后,好像被自己的成功吓着了,急着巩固阵地,而不是扩大战果。加上战场正面较大,有一定的纵深,以色列在西奈的压力反而不如在戈兰高地大。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73年,以色列的所谓装甲旅神奇大穿插是在美国卫星的帮助下发现埃军间隙的.所以,哼哼那次埃及打的还是可圈可点的,只是跟错了老大
还有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可以说,除了同叙利亚有争议的戈兰高地之外,以色列从几乎所有联合国公认的不合法领土上撤退了.一方面指望赢得国际的支持,另一方面,把包袱踢给对方,因为压力不仅是恐怖袭击,还有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就业医疗.另外,如果以色列的对面只有叙利亚和伊朗,那么以色列会是游刃有余.从摩洛哥,到埃及,也门,再到巴基斯坦,一直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整个伊斯兰世界都拿以色列当话题,尽管他们中间会有分歧,中下层普遍厌恶以色列.除此之外,老欧洲和俄罗斯也不对以色列抱有好感,二战中,德国只不过替整个欧洲被了黑锅.其实,真正造成仇恨的,也许不是面包,不是屠杀,不是领土,而只是赤裸裸的看起来也似乎不高明的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