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续三十) -- 王外马甲

共:💬374 🌺1200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家园 痛心
家园 刚刚读完,吐血中……

老部队被稀释得太多了,战斗力受到影响。加上攻守难易程度不一样,仗打得憋屈!!!

指挥老部队和指挥新部队不一样,这个所有的指挥员都会注意。但是指挥参差不齐的部队就更要小心谨慎了,尤其是多次补充、多次扩充的。这样的部队每个单位可能都是名义上的老部队,给指挥员造成可靠好用的错误印象;但实际上是新部队,因为老同志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结果在作战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让指挥员吃惊的失误,影响到战斗结果。

当时情况紧张,部队一直忙于打仗,也没有时间和资源好好整训一下。否则战斗力必然大涨。

家园 精彩 鲜花 深思

看过这段,写得非常精彩,鲜花一并送上。

但是伤心地深思啊,一场本应很出色的仗,因为种种原因,吃肉变成了啃骨头而且是一场损兵折将的仗。从马甲叙述中可以看出,参战的骑兵团连队基本是损失过半,一二连在阻击战后仅剩六十多人,而四连损失最严重,只剩十余人。指挥员伤亡:一连连长廖振美,二连连长张起旺阵亡,四连连长李树茂重伤。加上二十一团老团长、军分区参谋长胡乃超阵亡。再算上二十一团的二百多伤员...读过以后真是痛心。

什么是这次失利主要原因,我看是两点,主要是轻敌!其次就是战前准备明显不足。就骑兵团和二十一团作战的过程看,二十一团对失利应该负有主要责任,战前侦察和战斗中对周围形势把握不准。而骑兵团投入战斗以后明显对战场态势了解不够,同样抱有多少轻敌的态度,不相信伪军也可以远距离驰援。结果发生了遭遇战才开始明白阻击的艰巨。此战四连损失最大,原因主要就是因为二十一团一个连擅自转移阵地而不通知友军。类似的情况对四连还有一次。南李庄战斗中,一连也是转移了阵地,近在咫尺的二连不知道情况变化,结果是四连独自苦战,连长阵亡,指导员、副连长重伤,两个排长阵亡,一个排长负伤...血的教训。

家园 共军如果伤亡,一定是打内战造成的;共军如果壮大,一定是不打鬼子造成的

国军如果伤亡惨重,一定是鬼子太厉害了;

国军如果丧师失地,一定是国军太悲情了……

无耻文人的逻辑,岂是你弄得懂、看得明的。

家园 TNND,咋那朝那代的汉奸打自己人都TNND极凶残,

当狗就那么高兴?抗击外侮时咋那么怂捏?zhen cao dan.

文明如老燕也骂人了。

家园 给洋大人办事、对自己人往死里打正是孱头的表现……
家园 烈士们的鲜血也是教育战士们成长的教材啊。

好文,恨不抗日死啊!

家园 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外一篇)

报告夏政委:

说起来,这二十一团原先的底子是吕正操司令的部队,最早是东北军第53军130师691团一营,37年成为冀中人民自卫军一团,38年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七支队二十一大队,39年扩编为八路军冀中军区二十一团。40年,编入程子华领导的南进支队,到冀南参加讨伐石友三,从此就基本上留在冀南活动。二十一团参加了百团大战,在当时是很能打的老部队。

43年1月,二十一团被张国华从冀南要到了冀鲁豫军区第四军分区(和骑兵团的情况一样,只不过时间稍早个把月),还是叫二十一团。可这以后的一段时间,二十一团有时候却表现得不大象一个老牌的主力部队,说起原因,刘大爷的意见是团长换得太频了。

21团到冀鲁豫军区之后,先是副团长胡乃超升任团长。这胡乃超是东北军出身,指挥作战刚毅果敢,走的是勇猛的路子,奔袭南清店、强攻古云集、伏击南清路、激战东北庄,号称 “惹不起的胡司令”。但这么一来部队伤亡当然也大,后来就换了常仲连当团长。

常团长红军出身,擅长以军事活动联系地方工作,注重打游击。经常施展诱敌深入、化装偷袭的战术(索庄战斗打邵鸿基时,二十一团团长就是常仲连),还时不时把部队分散了配合地方武装活动,拿主力团当武工队用。有一次打地方土顽,常团长把部队放到村外设伏,自己带着几个人化装成伪军官去勾引敌人,结果被识破了,被打成重伤。于是又换团长。

这回换了李亚峰。李团长也是东北军53军691团出身,只是比胡乃超更加勇猛,处处打硬仗。没多久(1943年8月),他在卫南战役中牺牲了,常仲连再来当团长。

常团长接着打游击,并陆续吸收了一些地方武装,几个月时间,把二十一团扩编成了千人大团。双村营战斗前,常仲连团长去延安保卫毛主席了,胡乃超临时过来指挥,才发现诺大的一个主力团怎么攻坚能力这么差。一仗下来,把老团长打死了。

(常仲连是55年的大校,64年的少将,最后当到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记得多年以前,常将军写了篇文章,说他在总书记的指挥下,带领二十一团驱逐了滑县和滨河的日伪势力,稳固了根据地。刘大爷看见了很不高兴,说:常仲连离开河南以后我们还在滑县苦战,他稳固了啥根据地?那个赵……被邵鸿基捉住了打屁股,又哪里会指挥作战了?)

(以上这段,纯属传言,仅供在河里一乐。想转贴的朋友麻烦你发发慈悲,一定把这段删了。因为人家常仲连老将军还健在呢,要让他老人家知道了,马甲我可就完蛋了。常将军老当益壮,离休后又发明了“颐康常氏口服液”,送给世界冠军喝,用了都说好!不信?上网查一下就知道了)

44年,二十一团的一部分去了湖西根据地,还叫冀鲁豫军区二十一团。留下来部分骨干和伤员,于44年6月(双村营战斗后一个月)改编为冀鲁豫军区九军分区十六团(老十六团去了延安教二旅)。

九军分区十六团的发展比较简单。45年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三旅十六团,即后来的二野一纵三旅十六团, 49年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军47师141团,一直是师主力团。因此,我们可以说:16军47师141团,是老八路二十一团的延伸。

刘大爷的堂弟刘金树,去了湖西根据地的冀鲁豫二十一团,这一路比较复杂一些。

抗战胜利后,八路军、新四军派兵去东北,冀鲁豫军区只去了一个团,就是这个冀鲁豫二十一团。它由邓克明带到东北,先是扩编为冀鲁豫八路军第25旅,接着又改为东北民主联军吉东军区警备第二旅(旅长邓克明、政委袁克服、副旅长邱会魁、刘建平)。

当时同在吉东军区的还有两个旅,一个是第24旅(旅长王效明,政委袁任远);另一个是警备第一旅,首任旅长金光侠(后来当了朝鲜的大将、外相),继任姜信泰(后来当了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政委是唐天际。这两个旅的骨干都是老抗联战士。三个旅都使劲招兵、扩编,可那地方是延边呀,所以招来招去,都招了不少朝鲜人。

47 年2月,赖传珠组建东满独立师,规定从第24旅及警备第一、第二旅各出一部。唐天际(升任东满独立师政委)知道底细,就跑来找邓克明,说“多给我点老八路骨干吧”,于是邓克明就编了个第四团给他,人员主要是冀鲁豫八路军干部和在沈阳以西招收的地方游击武装。这个四团就成了东满独立师第四团,随后编成四野10纵30师,为89团,也是后来的47军第141师422团,抗美援朝时出了个英雄罗盛教。因此,我们可以认为,47军的这个422团也是老八路二十一团的延伸。

可是别急,刘大爷的那个堂弟刘金树没去东满独立师,他留下了。

第二年(1948年2月),警备第二旅的部队和吉南军分区独立团合编为独立第六师(师长邓克明、政委钟人仿),接着,独立六师配属第43军,改称第156师。全师1.1万人随军进关,解放全中国。刘金树也就随部队打到了江西南昌。

在南昌,156师脱离43军系列,留下了差不多一个团参加组建江西军分区。从道理上讲,这个团也应该算老八路二十一团种下的树,可我确实不知道它最后的发展怎么样,要不,去问问冰冷雨天?他看过江西军分区的部队搞武斗。

那么156师的其他人去哪里了?上朝鲜了。

156师朝鲜人多。其实到底是朝鲜人还是朝鲜族人,大家也弄不清楚,因为大部分人都出生在中国,家庭也在中国。首长们开会一商量,466团划出两个营算朝鲜人,467团也划出两个营,468团算来算去划出一个连,这些是非走不可的。可是,离上级的要求还差得远,于是朝鲜同志就开始做工作。当时正宗的朝鲜人都有些不愿意回北方,何况其他人,师里面的主张是不动员,不欢送,谁乐意去谁去。

刘大爷的堂弟刘金树本来是怎么也挨不上朝鲜人的边的,可他是炮兵营副营长,属于技术兵种,所以就倍受拉拢。他那时候也没个国家地理观念,只觉得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南下和北上差不多,再加上一路往南边走总是吃大米,很不习惯,于是就问:“你们那里有白面么?”“有,有,当然有”。好吧,上朝鲜吃白面去!(没想到,到了朝鲜还是吃大米)。

156师组建了组建两个团,一个炮兵营。由副师长全宇带领着就去了朝鲜。临走的时候只说他们有新的任务,谁也不知道是要去打仗。

到了朝鲜就开打,一直打到洛东江。156师被编为人民军7师(战争开始后改为12师),在洛东江突出部战役时拼得只剩不到2000人,所以先行后撤休整,结果刚好躲过了美军的反攻。50年志愿军入朝时,由四野部队组建的三个朝鲜师,只有156师改编的12师没被打散。

80年金日成访华,纪念抗美援朝30周年。刘大爷的堂弟也回家探亲,听说他改了名字叫“金树”,政府还用外宾的规格接待他。村里人很纳闷:都是一个祖宗出来的,怎么他就成了外宾了?

马甲我也揣摩不定:这朝鲜人民军的12师,该不该算是老八路二十一团种下的树呢?

关键词(Tags): #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通宝推:cid,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抢沙发
家园 花(外一篇)

“颐康常氏口服液”要等老叶来鉴定。

家园 脚踩莲花, 口唱肥喏

爱莲兄得罪了

金树大爷不想叶落归根? 朝鲜米贵, 居大不易呀.

落户口的事, 就请马甲兄顺手办了吧.

家园 琅里个当,来晚了……

未能重现一统沙发板凳地板的风采……

家园 原来金树改姓是这个来历呀
家园 用仅剩的经验献朵花,真是惨烈的一战。
家园 不明白,要问一问。那位刘金树是真有其人吗?如果是真人,

经过战争后,按常规肯定会升迁晋级的。那么朝鲜方面的政治部也肯定知道刘同志

是地道的中国人,应该不会让他做大官的。那么刘同志难道不思乡,思亲吗?他为

何不据实说明理由或找几个可信的理由申请回中国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