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我爱西河 箱底红货】老爸与长征运载火箭(1) -- 山而王
印度在中国大力开展的业务是IT教育培训。
软件外包似乎刚开始做,可能是美国项目,跟着原来服务的美国公司进来的。
看看市场上同类的日本产品买什么价钱,国产又是什么价钱。其实完全有可能是出自同一条生产线。既然产品都一样,为什么价钱可以差那么多哪?品牌!
其实,日本,韩国,台湾都走过这条路。既然大家都知道是MADE IN CHINA,说明市场其实已经有一定的认知程度了。那么下一步,想更上一层楼,就一定要在品牌上作文章。
我曾经在 brandsmartusa 看过海尔的冰箱。和那些美国冰箱比,我总觉得海尔的设计和老美的几个牌子的东西有点不一样。外形总觉得有点单薄,不如美国的几个质感敦实。内部设计繁复,要密闭不串味,我不知道有几个老美能在那个小格子里一个个放东西。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反正从我实地观察看,你那句整体设计也可以就得打问号。
你前面之所以问出做的比导弹还高级,估计北美市场的脉搏还没抓住,或者说调查研究欠缺。
再者,米有财说的牌子靠宣传。我在这里看不到什么海尔的广告,网上没有,报纸没有,电视没有,广播也没有。你这让谁去买呢,怎么打牌子呢。
国货家电产品的在海外销售,有一个Marketing的问题。假设质量已经过关的情况下,个人觉得许多国内企业,在Marketing方面舍不得花本钱,(似乎只有联想例外)品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应该考虑一下长线投资,其中一种办法,可以考虑雇用当地专门搞Marketing的公司。看看国外的名牌,大多都是许多年的心血结晶。
说到底,还是一个市场定位的问题,不应该一门心思想着降低成本。换一个思路,成本上去了,只要利润能上去,也行。
关于软件,可以谈的就多了。冒昧直言一句,令尊恐怕没有说到点子上。
英文确实是个问题,但不是大问题,要追上来是很容易的。企业做生意就是为了钱,假如真是意识形态的问题,也不会有这么多制造业移到中国。
我的意见是,缺人。
缺的第一种人,是拉生意的人。据我观察,能够拉到外包软件生意的华人,恐怕不多见,是个人际关系的问题。
缺的第二种人,是对中外企业文化都很了解的人。做软件和做制造业不同,非常讲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缺乏彼此文化的了解,很容易沟通不畅,做不下去。
解决的方法我可以想几条:
1)主席,总理,部长们出访时,多带一些软件公司的老板出去拉生意,走高层路线。
2)按市场价格聘用海外有经验的,熟悉中国文化的人才。直接到海外的招聘网,利用国外的雇佣中介招人,而不是搞什么招聘团,开什么招聘大会。要按市场规律办事。
3)可以和印度的公司合作,付一点学费是难免的,关键是从中学到的经验,掌管的关系。
今天刚和一个印度朋友聊过天,他是搞Mainframe开发的,很想回印度发展,告诉我,象他这样的程序员,在印度很容易找到年薪澳币5万到8万工作,而当地的生活水平大概只要5千到一万澳币就够了。
无独有偶,昨天的报纸讲PriceCooperWaterhouse的一个报告,也是讲外包成本上涨的问题,大约有1/3的澳洲企业不满意其外包业务。
这么看,目前有一个很好的机会,从印度的嘴里,抢一块肉出来。
靠单个企业已经不太可能有更大的改进。(逆向思维:各企业做市场的头脑不比PhD们差。)这是战术问题。
战略的改进能帮助中国企业打嬴这商战。
分析:利润最大空间在那?
分销商,和零售商,每级挣10%-60%的利润,
例证:Wal-Mart,大的零售商靠的就是取消分销商扩大利润空间,降低成本,靠价格与质量取胜。
国家战略指向:帮助那些生产大众产品企业,即解决劳动力过剩,又为企业今后的发展赚取利润。
解决方法:由国家牵头,由国家与各企业出钱组织一公司,由各企业派人掺与管理,执行当地的法律管理,设立固定的利润空间用于维持和扩张,在当地口岸设立免税仓库,在各大城市设立类似Wal-Mart的连锁店。
优点:扩大了企业利润空间,平衡了各企业关系,降低了企业建立销售网络费用,发扬了国家管理模式的长处。
最后,意识形态只是特别次要问题。普通大众并不关心那些,你所接触的群体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不过解决方法可以靠:1收购新闻业(新闻业也赚钱),2雇佣游说公司,3设立所谓的私人和政府基金,奖励对中国进行正面和中性宣传的个人,或支持他们的研究工作。4设立基金,雇佣侦探对那些反对中国的人和团体进行违法和道德方面的调查,暴料给媒体。5调查反对中国的人和团体的经济收入,切断或削弱其经济来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海尔在北美是有工厂的,是不是北美的制造业水平加海尔管理水平的结果?
特别小那种,外套一次只能洗一件。据他反应,质量还是不错的,而且在公寓里用也很方便。
特别经常搬家的人尤其适用。
我在德国看到的冰箱洗衣机都使劲的宣传自己节能,尤其洗衣机洗碗机省水是很重要的,德国的自来水特别贵!
第一个问题,就是品牌问答
很多小机电(比如微波炉,电扇),在美国的市场卖的时候,都没有自己的牌子,而是挂在一些洋牌子下面。北美的客户照样肯买,可见,质量和价格不是问题了,主要就是牌子问题。
国内的政策也是很不利于自己的品牌:外资投资的有税务方面的优惠,那国产的民营私营(比较有活力的一块)有什么优惠吗?
对于“品牌”的建设,象海尔在国内就比较注意投入;可是在北美市场,可能由于价格和投入相对比较高,投入了也可能没有效果,大家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Wal-Mart的里多少衣服,玩具,小电器,先把这些东西的中国品牌搞起来,可能比大冰箱洗衣机进入Wal-Mart意义更大,效益更明显。
外包
第一种人,是拉生意的人,倒是可以雇用本地人(老美,让他们去吹牛,打高尔夫,腐败),就是SALES,其实,美国的软件公司的拉生意的人,也是雇用一堆这种人,反正他们没有薪水,都是拿分成。比如,拉一笔生意,拉到就给X%。不要把他们纳入员工的队伍,而是以合作伙伴对待,分成要按市场标准。
第二种人,是对中外企业文化都很了解的人
海龟确实是很好的选择。不过,做软件的海龟回到国内,国内的企业有一个误区:国内会英语和软件的人不少,你要来,就按国内价格要你。这种想法是招不到有经验的,真正熟悉中西文化的项目管理人员的(这种人本身在美国IT行业的收入就是中上)。
和印度的公司合作倒是很好的一个思路,以中国人这么会学习的能力,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