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 -- 王外马甲
这才是哥萨克的标准装备,鹰头很重可以用来击打,毛子们通常在刀鞘上加上莫纳的枪刺,两个并联才是标准装。
日本32年式,我们的骑兵也用了很多年。
中亚基利尔
著名的直刃马刀
高加索恰奇科,哥萨克马刀大家看其中一个刀鞘侧面的环,那就是放莫纳刺刀的,因为莫纳是棱刺
王振祥
(1913-1993.09.23)
山东省郓城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宁都起义。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团骑兵连排长、连长,警卫营连长,红九军团司令部参谋,二八二团参谋主任,红四方面军总部骑兵营营长,骑兵师司令部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团长,轮训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一二六师师长,五十三军副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解放军第一坦克学校校长,军事学院装甲兵系班主任,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作者:郝振子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
更新时间:2006-1-1
北马村紧靠河北赞皇城东五马山,西距赞皇县城七公里左右,现有六百多户,二千四百余人。1937年11月27日,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长途奔袭,在北马村将日寇打得落花流水,歼敌百余人,烧毁汽车七辆。老百姓称此战斗是赞皇县的“平型关之战”,至今流传着骑兵团的传奇故事。
1937年年11月初,在山西和顺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刘伯承师长、张浩副政委和徐向前副师长召见骑兵团长夏云庭(后改名夏云飞)、副团长王振祥、政治委员邓永跃,部署战斗任务。刘师长说: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我们师以太行山为依托,面向晋冀鲁豫广大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坚持长期抗日。你们团的主要任务是:迅速赶赴石家庄、元氏、赞皇、内丘、冀西地区,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政权,背靠太行山、东向平汉铁路沿线,在广阔的华北平原上,发挥骑兵的战斗特长,开展游击战,破坏交通、打击敌人。
为加强骑兵团与师部的通讯联络,师部特配给骑兵团电台一部,报务员和电话员各三名。此外,还给骑兵团充实了一批强有力的干部。
临行前,刘伯承反复叮嘱夏团长:“要打游击战,要游要击,运动歼敌。”
骑兵团四百多人,(四个连)立即从山西和顺翻山越岭向太行山东麓进发,第二日抵达赞皇县院头镇,当天晚上便和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而后一起研究了行动计划。骑兵团在地下党和群众的配合下,首先剿灭了秦家庄、位昌两股较大的溃兵土匪六百余人,建立了以共产党员董月三同志为领导的赞皇抗日游击大队。游击大队两三天时间即发展到四百多人。同时还建立了以张桐琴、傅晓昙等同志为领导的赞皇南区抗日救国战地动员委员会。
11月26日夜,骑兵团接受群众举报,奔抵南邢郭铲除了汉奸恶霸地主岳兆麟。这个岳兆麟原为军阀时代东北军的军长,大敌当前,他不思抗战,反而准备去迎接日军进驻。骑兵团收缴了他的全部武装。接着召开群众大会,公布其汉奸罪行,然后烧毁地契,开仓放粮,当地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铲除汉奸地主岳兆麟后,骑兵团立即奔赴元氏庄窝里,将大陈庄南段铁路扒掉以引诱敌人出动。高邑县城日军小林部闻讯后,果然被惹怒,立即出动二百多人,分乘七辆汽车,直向骑兵团扑来。
鬼子出高邑县城不远,在西塔营村附近与骑兵团派出负责警戒的四连侦察班遭遇,侦察班用黑色炸药和铸铁壶制成的土地雷炸掉了敌汽车一部。鬼子更加恼怒,横冲直撞,发疯似地用机枪胡乱扫射。侦察班则充分发挥骑兵优势,声东击西,边打边退。下午五时,弃车徒步行进的鬼子被诱到北马村附近,这些家伙已是筋疲力尽了。
根据团首长的指示,为继续迷惑麻痹敌人,除留侦察班在北马村西五马山高地监视敌人外,骑兵团其余人马从北马村沿五马山东侧退到本县嘉应寺村。
日寇进村后,到处搜查、砸抢,折腾了一阵之后,抓了十余名村民,强迫为他们抱柴点火、担水做饭。骑兵团首长根据群众报告和各方面的情况分析判断,敌人在夜间将宿营北马村,故决定夜袭敌人,并命侦察班严密监视敌人动向。侦察班的战士在群众的掩护下,进入村里,扮成给敌人担水送柴的老百姓,边给敌人干活边侦察,发现敌人大部住在村东南角两家财主大院,汽车全部停放在村东南的打麦场上。警戒不严,岗哨不多。据此情况,团首长命令四连留守警戒团部后方:一、二、三连向北马村进发,袭击敌人。出发前,团政委邓永跃作了战前动员。
万籁俱寂,西风阵阵。是夜11时,骑兵团从嘉应寺村出发,下半夜一时许到达北马村。各连根据部署分头行动。三连从村中大街进入,突袭日寇主力;二连突袭停车场;一连从村西南角接应二、三连。三连避开岗哨,悄悄进入村内,一排长韩永正(外号韩猛子)首先带全排战士摸进大院内,发现敌人横七竖八睡得正香。韩排长抽出战刀,一口气砍杀了四、五个敌人,随后,一排战士冲进屋内,用机枪、冲锋枪,将敌全部击毙。
与此同时,二连赶到停车场,四班长魏大明带三名战士首先冲了上去,点燃了汽车。警戒车场的敌人发觉后,匆忙还击,四班长和二名战士被乱弹击中牺牲,二排长王清山见敌人火力甚猛,立即带领几名战士抱着玉米秸秆,奋不顾身滚进停车场,将另几辆汽车点燃。顷刻间,火趁风势,风助火威,熊熊大火顺风而起。敌人连续两次组织反扑,都被我击退。战斗一小时后,剩余残敌退至村东土岗负隅顽抗。拂晓前,增援之敌未赶到之际,我军已胜利撤出战斗。
战斗结束,共击毙敌人140多人,烧毁汽车7辆,缴获近百杆(挺)步枪、机枪。但我军也付出了代价,骑兵团排长王清山等11名同志光荣牺牲。
这次战斗不仅震动了赞皇,也震动了整个冀西,通过这次战斗,扩大和提高了八路军的威信,鼓舞了当地群众抗战必胜的信心,为开辟冀西抗日根据地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受到刘伯承、邓小平首长的表扬,司令部指示:北马村战斗,是长途奔袭,诱敌深入游击运动歼敌的一次胜仗,要很好地总结战斗经验,在太行山全区推广。
山贼兄有这么多好东西,那应该是“南山大王”了!
那时侯陈再道尚未进冀南,我故事里的刘大爷也还在石家庄帮老板做饭呢。感谢夏政委给我们提供了骑兵团的抗日开篇佳作。
不过,据说,这一阶段骑兵团损失红军骨干较多(王清山等人都是红军时期有名的勇士),所以,刘伯承在表扬大家之后又再三强调“要游要击”,甚至允许骑兵团在特殊情况下,机动回到太行山根据地来(当然,骑兵团最终也没这么干过)。
王振祥只当了4个月不到的129师骑兵团长(39年4月—8月)。
他先是接替邓永耀(牺牲)担任团政委,然后接替梁俊亭(撤职)担任团长的。在他任团长期间,129师骑兵团一直在太行山区的黎城县进行政治整军,整顿结束后,王团长就调到师部轮训队去了。
这对129师骑兵团而言其实是件不大光彩的事,马甲我原本准备跳过去不讲的。但既然夏政委提到王振祥将军了,那咱就找个机会大致说说。顺便,也可以比较一下,象《亮剑》里面李云龙的那种做派,在八路军中间有没有可能站住脚。
我总觉得,表达个人意见是自己的权利,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但爱护别人的羽毛,维持河友的和睦,却也是自己的责任。在这个论坛里,二者同样重要。
权衡之下,清楚地表露自己的观点其实不难,倒是如何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是件需要认真考虑的事。
人嘛。只要说话,就难免会遇到误解和争论,这没什么,尽量心平气和一些就好。
大个梨兄,我们互相提醒,共同勉励,好么?
提个外行问题。近代骑兵冲锋是一手持缰一手持刀,还是一手马枪一手持刀?如果可以不持缰的话,为什么近代骑兵貌似没有长兵器编制了?譬如马槊、陌刀.....在近战之前可以象古代一样挂在得胜环上嘛....
嗯,我承认我是演义看多了中毒.....
刘大爷的第一匹战马,名叫“公鸡”,它其实是匹牝马,起这么个怪名字是因为这马有个习惯,每到天亮鸡打鸣的时候,它也爱跟着嘶叫,好象公鸡一样。所以,每当刘大爷清晨出任务,总得时不时地拉几下马嚼子,怕它乱叫唤暴露了目标。这匹战马42年反“铁壁合围”时牺牲了,为纪念战友,刘大爷以后的战马就都叫做“公鸡”,他自己也因此得了个外号——刘公鸡。
骑兵团战马的名字五花八门,最多的当然是白云、火龙、闪电、狂风、豹子、老虎之类,也有叫“大掌柜”、“小秀才”的。四连长韩永正,外号“韩猛子”(战斗英雄,1942年牺牲),他的战马也叫猛子,打仗时喊一声“猛子!”,人和马一块来精神。
战马“公鸡”也立过功。40年初,冀南、冀中、冀鲁豫军区组织17个团打叛军石友三,战役开始没多久,指挥部的电池不够用了。
那时侯电台用的是干电池,由于敌人对无线电器材控制得极严,专用的大电池很难买到,只好经常使用手电筒上的那种小电池。最小的电台是2.5瓦的,发报机高压180伏,要用120节电池串联,收报机45伏,要30节。你想,一部2.5瓦的小电台一次就需要150节电池,那最常用的15瓦电台就更不消说了。手电筒电池虽然在城里集市上买得到,但一次也不能够买得太多(鬼子侦缉队也知道这玩意能干什么用),所以得先由地方上的同志零散地收集起来,由骑兵团派人去取。并且,地方同志还得准备焊电池用的锡块(把锡酒壶化了),以及连电池用的铜线(把铜脸盆化了)。
当时,河北、山东临近的几个地区已打得烽烟四起,因为刘大爷熟悉当地情况,所以就派他去收集电池。他穿越战线,两天三夜马不卸鞍,足足跑遍五个县才完成了任务,到最后,马都快累倒了。团里给刘大爷记功,刘大爷不要,他把功劳算在战马的身上。
立过功的战马有特殊待遇。即使战斗伤残了,也不能杀,由部队出钱出粮,退役交给老百姓喂养,万一战马牺牲了,还要建“功臣坟”。当骑兵的,要处处为自己“不说话的战友”着想。战马“公鸡”也知道立功受奖是件光荣的事,看见脖子上的大红花,它兴奋得不得了,一直不愿意刘大爷把花取下来。
讨伐石友三的战役从40年2月到7月,打了差不多小半年,到后来石友三、石友信让高树勋他们给弄死了(参见皇家骑警总监兄的说明),才算告一段落。这期间,一二九师骑兵团主要担任战役的机动力量,刘大爷则被编入通讯队,在骑兵团与宋任穷(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司令和新四旅徐深吉旅长之间来回跑。
按说八路军各团、营单位也都有骑马的通信兵,可真打起这种十多个团出动的大仗来,通信兵就显得数量不够、战斗力也不强,需要骑兵予以协助。
骑兵通讯队的任务之一乘马通信。打仗时,大家聚集在首长周围,领导一发话,一个骑兵跟一个专职通信员,或者两三个骑兵跟上一个参谋,打马就往部队跑。乘马通信为抓紧时间,经常要穿越一些情况复杂的地段,骑兵要保护通信人员。一般的作法是,骑兵事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送信的通信员和参谋可以换来换去,但固定的线路仍由固定的骑兵小组护送。这样能更加熟悉沿途环境,知道各部队驻地和部队领导住所,提高安全性和准确性。
但是,战斗中情况多变,什么样的事情都能发生。有天晚上刘大爷和通信员去七七一团送信,他们团部刚移动了驻地,刘大爷也只知道大概的方向。夜里跑了几小时,觉得到地方了,看见个村子,村口哨兵问什么人,这边答一句“送信的”,连马也没停就过去了。进了村就找马灯(那时侯,部队办公机关晚上都在院门口挂一个马灯),刘大爷他们俩一直走到马灯前面,看见守门的兵了,才发觉——不对呀!赶紧叫一声“快跑”,打马就从村那头冲出去了,真够悬的。
有时候通信员和参谋不够用了,骑兵也送信。但由于毕竟不是干这一行的,对一些术语也就听不懂说不明白(为了防止意外泄密,骑兵传令大都是口信)。有一次中央纵队派骑兵传令,四个人愣传出三种说法来,把徐深吉旅长气得要命。
除了乘马通信,骑兵通讯队的另一项任务就是乘骑侦察通讯。
石友三这家伙,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打着抗日旗号的。共产党开展统战,他表现得挺热情;接着国民党和他联系,他又靠上老蒋;后来日本人也找他,他就让石友信去当“皇协军”。这小子本来是希望到处占便宜,没想到牌没打好,弄得三家都不待见他。结果是八路打石友三,国军不管;国军打他,八路也看热闹,三两下,老石兄弟俩就完蛋了。
话虽这么说,石友三也还是有点本事的。他指挥部队,运动作战的能力比较强,用刘大爷的话来说,就是“石友三的兵,比八路军还能走”。所以,往往是我们捏紧了拳头正要开揍,他的人就跑了;也曾经是我们以为追上了一个团,结果他却已经把三个团凑在一块,让我们根本啃不动。遇到这种对手,就需要加强乘骑侦察通讯。
石友三再能跑,他的活动区域也只能是这片面积有限的大平原;侦察骑兵远远地跟着他们,他的兵再能走,也甩不掉四条腿的战马。骑兵们来回报告敌军的方位,这么着,终于让陈再道司令抓住个机会,组织了卫(河)东战役,把石友三的元气彻底打没了。
乘骑侦察靠得是胆大心细,是个非常危险的任务,稍不留神就会中埋伏,甚至让敌人活捉了去。刘大爷说,通常情况下,八路军士兵携带步枪子弹30发算是不错了,可乘骑侦察的出勤装备是80发。因为要做骚扰射击、警戒射击、示警射击,弹药消耗特别大。
卫东战役时,刘大爷执行任务时要过河,刚到河边就发现不远处有一群敌人在吃饭。当时那个季节河水还很浅,他图侥幸省事,想一下子冲过河去算了。没想到这个河段河沙特别细,象淤泥一样,还没冲到对岸马就陷住了。
敌人发现了他,嗷嗷叫着追过来,跳到河里来抓他。刘大爷平时是很少打马的,这时候也顾不上了,抡起鞭子使劲地抽。那“公鸡”被他打急了,挺了几下终于挣了出来,冲到岸上,跑了。
“好家伙,马一身水,我一身汗。那全是急出来的呀”。“要不是敌人想抓活的,想抢马,我那回肯定玩完了”。
卫东战役后,刘大爷从通讯队回到骑兵二连当副班长。从这时起,他可以算作是这支红军连队(红马连)的战斗骨干了。
(从下一贴起,我另起主题了。因为,根据我理解的铁老大指示精神,一个主题贴不要拖太长。是这样吧?)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