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连载) -- 沉睡的天空
曹阿瞒用兵也当真了得。
感觉刘备用兵中规中矩,而曹操真是可以做到“以正合,以奇胜”。
堂堂正正地打,显然不是对手。因此才会有侥幸心理,采取一些看上去非常冒险,弱点果然就被对手抓住的打法。
刘备裹挟大量民众,一方面博以爱民美名,他从来就是以此享誉天下的,虽然走得慢,可不见得能被追上。当时人口锐减,能有10万之众很不容易。虽然戴甲很少,但妇女儿童也是以后发展难得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曹军如果发飚真的狂追,他有大量民众在左右,曹军难免伤及百姓,从而为曹操增加恶名。如果他撇下民众自己溜走,能不能肯定逃出先不说,不仅名声不好,宝贵资源也丢了,光杆司令还有什么意思,早晚被灭,生不如死。这一宝不得不压。
想想看,如果百姓、士人留在襄阳,荆州已然投降,曹操又不是日本鬼子,难道还会为难百姓?总比流离失所,被曹操赶上追杀好啊。对于百姓来说(这十万之众肯定大多数是没什么崇高目标的庶人,不可能都是士人)那个真正好呢?此前,刘备定然在荆州没少妖魔化曹操,要不当时这么少的人口和本土、地域思想影响下居然有10万愿意跟着他搬家呢?
后来虽然人口资源没保住,必定成功的保住了名誉资源,败坏了曹操的名誉,以后东吴大众看到曹操如此残暴的危害人民,而且不止一次,当然坚定地站在反曹的一面了。
所以,带着百姓逃走,刘备希望名利两个都要,可是曹操的急行军是它不可能实现,所以能保住一个已经是刘备这场拿自己生命作赌注的赌局的最好结局了。
只有光武帝算是个例外吧
若是未与曹军比拼过的别人或许不知,刘备应该是知道的,曹操多次急行军,往复作战,尤其其中还有一位号称三日五百的夏侯渊呢,比一日一夜三百里也差不了多少了,刘备在曹营也呆过段时间,不会不明白这点。低估可能性太小了,尤其在别人都发觉提醒的时刻。
刘备分兵给关羽从先主传看应该是在路过襄阳之后才发生的,在襄阳时期他还抱有对刘琮的期望,也不可能分兵来着。
演义到是确实有提到大军后行,不过这大军来的确实快了一点,毫无征兆,主要还是为了增加赵云张飞的难度吧....
以后有一章会专门说刘备的兵法,刘备用兵并不象演义那样糟糕,应该说在三国时期兵法家中刘备还是排在前几位的,他的特点就是中规中矩,若是相同兵力下对抗,曹操也不一定能战胜,不过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就是了。至于曹操用兵,确实是三国之中的佼佼者,假若不是在特殊情况下,要以少数兵力击败之是不太可能的事。当然,特殊情况总会有的。
自己兄长被杀还能回到凶手处谈笑自若,好象没事人一般,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一般人要不逃亡要不哭泣,能做到如光武这样的是比较少的。
其实一下子想起来,刘邦刘秀刘备刘裕这四位刘姓到都几乎都是从底层上来的,性格上到真有些相近.....
“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先主传》的记载,“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综合看,恐怕分兵关羽是刘备在樊城,也就是路过襄阳前的安排。几百艘船以及合适的渡口不是说有就能有的。樊城就在江边上,刘备也驻扎过一阵子,恐怕只有樊城能满足这个条件。单纯看先主传的记载,总不至于在当阳才下这个命令吧。一旦离开了自己的根据,哪里去弄几百艘船呢。
关羽传虽然有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但是关羽传行文简略,并未说明是自樊城退兵后何时才分兵,假若是樊城离开不久就分兵,那在描述更详细的先主传中应该会早些提到了。
樊城和襄阳附近都有江,但是都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水军驻点。都不太可能有几百艘船,到是在襄阳之后,众人投奔,刘备到是可能征用到这些船。
写不了原创,写回帖表示支持保卫西西河吧
我觉得还有一种原因使刘备决定带着百姓一起走,是什么呢?那就是用百姓作为一种战术。
历史上不乏撤退一方故意丢弃辎重,当追击方去哄抢财物而发生混乱是,撤退方回击取胜的战例。不排除刘备也想用这种方法。随行百姓携带着财帛妇女,这都是引发曹军混乱的良好诱饵。这个战术的另一个好处是即使刘军不能取胜,10万百姓也是迟滞曹操大军的最好工具,可保证刘备可从容撤出战场。自当阳一战,虽然刘备的力量更加削弱,曹操却没有继续追击,耐人寻味。
事实上当阳一战,曹军确实陷入混乱,但是曹军这时候已经近似于职业军队了,号令比较严明,加上刘曹两军实力悬殊过大,刘备未能击败曹军。
如果把《先主传》中“十余里”后面的逗号改称句号,就也可以理解成樊城分兵的意思。
襄阳到当阳的路程三百里,和汉水也有一定距离,为了逃难而投奔他的人会拖着船来?刘备对襄阳的“野心”也就是说说而已。注定得不到襄阳实力人物蔡氏蒯氏支持的他进了襄阳,不也就是个光杆司令。在徐州刘备就曾经因为手下部队忠诚问题,曹操一到就溃不成军。所以他不打,打下来了照样不能抵抗南下的曹操大军。不做这种徒劳的尝试正是刘备的高明。
刘备的目的,我觉得《关羽传》已经给了说明。“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注意古汉语中单单提到“江”指的就是长江,不会指汉水。刘备恐怕在准备万一在江陵情势也不利就进一步南渡长江的后路。事先准备好船只为了就是这个。之所以我认为在樊城分兵,因为船只能走水路,无可奈何。
各自保留意见好了。
其实襄阳,樊城都是沿江的,刘备自襄阳准备南下时收罗船只是很正常的,投奔他不会带船,但是投奔他的人完全可以拥有船,只需要告诉刘备船只的位置便可了。
至于襄阳,假如刘备觉得一点争取的希望都没,何必来呼琮做最后一番努力呢,还不如按你说的直接水路去江陵得了。而且在知道刘琮投降曹操的时刻刘备还敢先分兵关羽,自己带军去襄阳,胆子也未免太大了吧。
而且假如是从樊城关羽就水路出发的话,那这水路也太慢了些,刘备先到襄阳,一路收留百姓,日行十余里又遭遇曹军还能在汉津追上关羽,这关羽水军要日行多少里才能达到这速度,何况这还是在汉水呢,要到江陵还得转道,按关羽这水军速度,只怕刘备到了江陵和曹操打了一仗关羽还没到呢,这可能性太小了。
至于说刘备南渡江就为之准备船只牵强了些,刘备真想渡江的话江陵本来便沿江不会没船,再不济江夏刘琦也有水军,何必为了渡江专门在樊城准备船只。
这是最不可能的,之前我就看过这种说法,但是这却是最搞笑的说法,丢弃财物引别人混乱到是有,但是还没见过丢弃百姓引诱敌人成功的,到是因为已方的百姓受冲击乱跑使得自己全军覆灭的常见。所谓迟滞曹操大军更不可能,真要迟滞曹操大军那刘备还不如抛下百姓先走了,连迟滞都免了,那损失肯定少之又少,可以刘备却是只带了几十骑出来,自己差点没命,这也能算是迟滞曹军的结果?而且当阳一战中曹军哪里有陷入混乱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