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死亡陷阱”谢尔曼坦克 -- 史鉴

共:💬91 🌺16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老兵的回忆的确比较有趣,所以我才引述的。

特定条件下也有可能,说明虎式坦克面对谢尔曼时实在太有信心了。

家园 这书我看着觉得不错,当然我这方面的书看得不多,没有比较。

美国学界有一大批人,出於种种目的死命维护谢尔曼的名声,只要有新书对谢尔曼有不敬之词,马上群起而攻击,对这本书也不例外。我想那些搞学问的人,怎么说得天花乱坠,也不如人家经历过枪林弹雨的人可信吧。美国打赢了战争不错,但并不意味就打得合理,打得漂亮,还是没有经历过挫折的缘故啊。

家园 我刚才已经在SC给老特务回贴了,这人估计是新上路,不懂规矩。

我本来想今天贴过去呢,这下给他搅黄了。

家园 震晕是不可能的~

"75炮在30米距离上连打3炮,打不透装甲也能把人震晕吧."---这个论点在二战论坛上已经被肢解凌迟过了.答案是不可能~

家园 可惜没有办法确切的掌握穿甲弹的穿甲能力~

那年头的生产技术水平再加上战时大批量生产的副作用,估计随便抽出10发来,能有三~四发打出纸面上列出的穿甲能力就不错了~

印象最深的是英国的PIAT,纸面穿甲能力是100毫米,可经常连豹子的侧甲都打不穿.甚至有一炮过去,就是在装甲上刮出一片花来的情况~调查起来,原因很简单:锥型药罩加工水平太烂,什么形状的都有,就是少见锥形的.

家园 铁兄是行家,实战条件下穿甲弹的效果比纸面差得太多了。

我的“二战兵器谱”里面有一段,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豹式正面装甲80毫米厚,但35度的斜角使防护效果相当于150毫米装甲;侧面是60度斜角的50毫米装甲,防护效果相当于58毫米;炮塔正面的弹盾厚110毫米,侧面65度斜角的装甲厚45毫米。斜面装甲使豹式坦克的防护能力甚至优于虎式坦克,实战证明很难被击毁。诺曼底战役中,美军将一辆缴获的豹式坦克拉进靶场,用陆军装备的所有火炮轮番轰击,想看看到底什么武器可以制服它。测试结果着实让人心寒。M4谢尔曼坦克的75毫米L/40加农炮无论多近都基本没戏;M10歼击坦克装备的76毫米L/50加农炮抵近至200米开火才能击穿其正面装甲;M36歼击坦克装备的90毫米L/50加农炮是美军威力最大的反坦克火炮,理论上讲500米以外就可以轻松贯穿其正面装甲,但实际测试中必须逼近到300米,而且发射10发炮弹只有5发能够穿透。”

美军M3型90毫米50倍身管加农炮,纸面上的穿甲能力,1000米距离上使用APC穿甲弹时可以击穿120毫米钢板,使用HVAP穿甲弹时可以击穿190毫米钢板。

既然大家对兵器这么喜欢,我待会儿就把“二战兵器谱”的坦克部分贴过来献丑。

家园 快点快点,由一战兵器谱吗

我在SC和人掐架,正在争论M-1897的射速到底有多高,我看的一本书说能达到25发/分,可是他们的资料全是20发/分,正憋气呢

家园 你说的是毛瑟98K吗?这据我所知这枪的射速只有每分钟15-20发。

二战射速最快的手动步枪是英国的SMLE,射速通常达到每分钟30发。

家园 是野战炮,他们已经投降了

因为我搞到了更恐怖的施奈德1913

家园 我看到有26发/分的,可这说明不了问题

不知道射击时的具体状态是什么.我到觉得20发是个比较普遍的指标.

反正这玩意除了炸铁丝网外用处不大~

家园 好文顶起来!

没看过的同学可以看一看!

家园 没话说,好文!
家园 下一次世界大战不需要常规武器。

1、任何人在生死存亡的时候都会不择手段的打击敌人。而世界大战是能决定一个大国生死存亡的,大国必然会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打击敌人。

2、美国可没有在核武器上走精英路线,而是把最先进的导弹先行退役保存了一大堆不算太先进的老式核武器。

家园 还有一点,在美军的空地占理论下,坦克只是一种火力输出单元

军事的目的是消灭对方,别的平台能做到的不一定非得要坦克去做

冷战期间美军没有大规模装备坦克的重要原因是在预定的欧洲战场上,坦克很难象二战苏德战场那样出现装甲混战,更多是支援步兵使用,所以美军的选择是提高步兵编成内的配属火力,并使这些火力具备反坦克能力。

在现代条件下,美军坦克的作用进一步削减,这是因为美军有了足够的技术手段来取代坦克在正规战中的作用,比如精确制导炮弹、武装无人机、单兵携带的多功能反坦克导弹等。

话题回到顶楼,Sherman是好是坏根本不能只看士兵眼里的性能,否则的话T-34到了1943年也落后了,Sherman最大的优点实用和经济,这对于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美国来说是最重要的优势,另外美国也没有装甲战的实际经验,一直到1943年美国人还在通过自己的汗水和血水来掌握坦克的技术要求,就美国人的速度来说1年内搞出潘兴不算慢了,要知道经验丰富的德国人研制豹式也花了快2年时间。而且对Sherman来说,开始研制它的时候德国人还在使用3号和短管4呢,即使到了诺曼第之后,Sherman面对长管4也不吃亏,这本身就说明它完全符合甚至超过了当初的技术要求。

家园 刚在图书馆看到本书《坦克》,

哈尔滨出版社2011年首版。里面有篇和此文一模一样的文章,还有几篇也和河里的帖子也是基本相同,是不是被人盗用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