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神枪碧血 – 记抗日杀奸团中的校友冯运修 上 -- 萨苏

共:💬64 🌺11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送花!

"其顽强不屈直至以身殉国,并非为了荣华富贵,不过因为有一腔爱国的热血而已。"

家园 真是个临危不惧,舍身救国的大英雄! 可恨的是那

汉奸袁规, 竟想出这样狠毒的方法.

司徒雷登被捕后,不知日军有没有伤害他? 日本人二战时在各地抓了不少欧美人, 可难得一见这些人对日军的控诉, 还是他们的主流媒体不报道.

几十年过去, 当年日军残暴的行为只有一些亚洲人记得, 可是欧美人在这个世界上有话语权.

家园 珍珠港后,日军在菲绿宾俘获的美军战俘,曾经被迫在烈日下

行军数日几百公里,途中不供饮食,掉队者立刻被“处理”。后来被称为“死亡行军”。看过读者文摘编辑的一本二战专辑。专门介绍过这一事件,据幸存下来的战俘说:日军残忍之极,行军不过数日,途中居然有1万多战俘(也有报道说是两万五千人?)死亡。现在的西方国家,早就忘了日军的暴行了吧!下面是相关报道:

新华网马尼拉8月11日电(记者王薇) 6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使得现年86岁的拉斐尔失去亲人、自由和健康,但他还是认为自己是幸运儿,侥幸从噩梦一般的“死亡行军”中逃生,活着看到胜利的一天。

那是老人脑海里永远抹不去的一页:1942年4月,大约7万多名美菲士兵和少数流落菲律宾的捷克斯洛伐克士兵在日军押送下从菲律宾巴丹半岛前往位于打拉省的日军战俘营,全程将近120公里。他们沿途受尽折磨和虐待,最终有超过一万人因日军暴打、饥饿、劳顿和病痛而丧命,这就是二战史上被称为“死亡行军”的悲惨一页,也是日军二战期间犯下的累累罪行之一。

1941年12月8日,日军在突袭珍珠港数小时后,将炮火燃至当时处于美国统治下的菲律宾。当时只有23岁的拉斐尔和同学们匆匆告别家人后,于12月30日随军奔赴位于马尼拉西的巴丹半岛防御堡垒。

几次交锋之后,美菲联军处于劣势,日军也大伤元气,双方陷入长达一个半月的僵持状态。当时由于美军把重点放在欧洲战场,运输线被日军掐断,菲律宾期待的后援遥遥无期,美菲联军只好在缺医少粮中等待。此外,由于在热带丛林作战,美菲联军中75%至80%的士兵都不同程度地患上疟疾和痢疾等疾病。

1942年3月11日,美军将领麦克阿瑟奉总统罗斯福撤退的命令登上飞往澳大利亚的战机。4月3日,日军再次发起总攻,突破美菲联军最后防线,巴丹半岛的7.8万美菲守军被迫投降。但他们没有享受到日军承诺过的善待,反而钱财被掠劫一空,甚至部分官兵在投降后还遭到日军集体屠杀。背负着屈辱和伤痛,他们开始了“死亡行军”。

拉斐尔回忆说,炎炎烈日下徒步前行,他们只可以得到少得可怜的水和剩饭,或者在日军允许时从脏河渠中取水。很多战友因为掉队被日军枪毙或刺死,一些士兵由于害怕掉队后遭到折磨干脆自杀身亡。一路上,拉斐尔目睹越来越多的尸体堆放路边,几乎陷入崩溃。

最终,只有不到5.8万人走完“死亡行军”,抵达日军的卡帕斯战俘营,途中1万多人丧生,许多人失踪,伤亡人数不亚于巴丹守卫战。

如今的卡帕斯战俘营遗址,绿草盈盈,和风轻舞,一幅田园风光。然而在1942年4月,拉斐尔只能用“人间地狱”来形容这里。原本只能容纳1000人的军营一下子被塞进数万人。在拉斐尔身边,战友们一个个倒下,死亡人数从每天10人上升到100人甚至500人,而他们的尸体却被日军随意丢在野外或者草草掩埋。由于身患重病又缺食少药,拉斐尔在集中营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昏迷中度过。

1944年10月20日,美军对日军发起反攻。次年6月,日军战败投降,卡帕斯战俘营获得解放。

在卡帕斯战俘营遗址为死难者竖立的纪念碑上,另一位从“死亡行军”中幸存的二战老兵留下心声:“你们没有白白牺牲,新的生命将继续战斗直至胜利。你们将永远活在每一个菲律宾人的心中……”(完)

家园 谢一直的帖. 看来美国是落实到行动上,在日驻军,把日本当奴才用

压它永不得翻身,打仗还得日本出钱.

最可气的是前一段在什么地方看到欧洲国家的人们普遍认为日本人比中国文明, 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家园 这个一定要游上来花了,既为文,亦为人。
家园 MM别难过,英雄是时势的产物

还有很多人没有机会作英雄,就那么默默无闻地为国家为人民献出了生命,我们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

家园 美国有历史频道(History Channel),那些老兵回忆

战争回忆每年总能放一两次。所以及时记录历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估计国内也快了,夏天回国看到“历史探索”栏目,做的有模有样,再多两人手就成频道了。

家园 富人抗日S
家园 当时是燕京大学吧

司徒雷登是燕京的校长,燕京是美国人办的。和北京大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只不过院校合并以后,燕京的校园成了北大的校园。

我认识一位燕京的老毕业生,她对我说过几次司徒雷登是个好人啊。当时每个燕京的毕业学生都会跟他合影留念。

家园 燕京毕业生对燕京都很有感情

并不大认同自己是北大的。

前几年我还看见过他们自己编的燕京通讯,所有的订阅者都是大于八十多岁了,还互相联系着。

家园 A兄,不敢,正看您的孙渡
家园 前几年日本天皇访问英国的时候,有批英国二战老兵进行抗议

在白金汉宫外以背示之,并要求日本人道歉。

家园 司徒雷登被关押期间的情况不详

只是后来知道当时八路军接应欧美教师撤退即便完全成功,也无法救出他来,因为他当时已经前往天津,不在燕大(可能是对当时紧张的形势有所认识,试图撤离),而且早就被日方监视了。

家园 多些,领教了,花
家园 今日的未名湖一波碧水......

不是碧玉之色,而是化学药品那种绿,恐怕湖里的小鱼小虾都变异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