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莫听穿林打叶声 -- 审度

  • 共: 💬 79 🌺 233 🌵 11
  • : 💬 3 🌺 1
我不认同,当然我也不能说服大家

关于你的问题,有好事者可以用豆包或者deepseek分析一下,当然需要“正确的提问”,不然它的回答就没有深度。

未来确实有可能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例如,德国外交部长说“我的优势就是我没有任何外交工作经验”,这话贻笑大方了。假设我985毕业去应聘外交部门,一个学渣他的父辈祖父辈都是外交部工作人员,从小耳濡目染,那么招聘人员会认为哪个更合适,实际上未来的工作表现孰强孰弱都很难说。

农民生活,要跟解放前的纵向比

解放后,在毛的领导下,农民生活,要跟解放前的纵向比,要远远好于解放前;

当然跟西方发达国家比,跟日本毛时代差得很远;及时跟韩国台湾比,毛时代也有很大的差距。

-----

该开40年后,中国人民的生活,横向跟西方发达,日本韩国台湾比,已经接近。除了住房,工业品有可能已经超越。

一帮宰执天下的人,天天以自己是生产者自居,我也是笑死了

别用你们江南及周边地区套我们华北,我们华北可丢不起这个人。

中国各地区的土地情况如何,不仅在《中国租佃通史》找到答案,而且可以在韩丁的《翻身》钟,以赵庄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们华北的地主,是你们江南及周边地区,遍地血债的宗族地主?各种土豪劣绅、各种恶霸乡贤层出不穷?别拿你们的定义往华北套,我们丢不起那个人。

江南及周边地区本来就是产量极高导致分配几位不公平,然后血吸虫又增加这种不公平,导致的极端情况。

--

另外,土地革命是我们打下来的,不是毛赐予的,毛扛过几天抢,敢把土地革命的承诺分给农民的土地,收回去?他配吗?

别成天说的毛、共产党、共产党员跟尼采一样,生产者还是脱产者,你分不清楚我当我也分不清楚?

毛从来不是生产者,共产党和共产党员从来都不是生产者,而土地革命的主力农民,从来不是脱产者。

一帮宰执天下的人,天天自已以自己是生产者自居,我也是笑死了。

选时间段太鱿鱼。1958年底大社制开启的那几年,死人不会说话

常凯申在苏区几个县杀了100万~200万农民。毛大嘴一张,直接死亡农民100万,间接死亡的农民数量估计有300万。

总不能,常凯申杀掉的农民叫农民,毛大嘴一张,死掉的农民就不叫农民了吧?这大仁政,管这些死掉的农民什么事?

毛的大仁政能不能让他自己享用,别tmd慷他人之慨?真当我看不出来他大仁政背后的“灭人欲、存天理”的逻辑内核?

--

大仁就是不仁,也是跟理学把孔子儒家的仁改成理一样,什么是理?我说的就是理。

从朱熹到曾国藩,从常凯申到毛润之,都是江南的宗族地主。仁?不存在的,如何垄断祭权、军权、治权,才是宗族地主和儒家的真正内核。

--

另外,跟现代任何在社会上干过的人比起来,毛懂个屁的工业化,一共懂个屁的工业化?

前三十年的所有成果,不如苏联援建的那几个厂。

前三十年的所有成果,不如四三计划进口的那几套生产线。

大清被人按着摩擦

又不是从1840年开启的。

西北边的浩罕汗国抢在大英之前,贡献大清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然说刀笔吏厉害,书写在偶。

再往前大跨步前推,沙俄说咱出一个开疆扩土奖赏令,私人民间组成开拓团(哥萨克、罪犯、个人立功升官心切的沙俄贵族军官)就摩擦得康熙八旗兵咔擦响。大清打赢两场仗,也得割地签条约。切记,沙俄正规军才没空掺和东边那点破事,重视程度比西边欧洲事务差老远啦。更别提,大清与南疆战争,八旗弓甲骑所谓天下无敌破防。

掠夺,真是欧洲强大根本。不强,怎么抢劫征服别人。靠着掠夺征服殖民获得财富,投入发展强军,再去掠夺征服殖民。靠着这个循环不断升级,越来越强,军力不断强盛。两牙从外部掠夺资源,投入欧洲内部混战,逼得不想亡就不断迭代组织、技术,最终英格兰内外挤压求强中站在巨人肩膀上爆发工业技术革命。英国靠着工业革命强国强军,不断欧洲混战中取代西班牙成为第二日不落,坐上列强头把交椅成就一代霸主。有推动力,又有钱(外部掠夺注入是主力),国家进化升级加速度。

话说,咱们熟呀。春秋战国,中国进化最快一段历史。

不过,钱,华夏文明主力靠内部挖掘潜力解决第一桶金。

不同文明传承不一样,历史记录经验积累不同。各自摸索向前,可借鉴,不可强套用。

可是,为啥西方资本家也看不清这一点呢?

这一点我感觉很迷惑。整个西方的资本家都放弃制造业,都热衷于金融挣钱,这没问题。可是为啥连呼吁其它资本家投资制造业都不干?哪怕嘴炮呢?

譬如环保,资本家对此毫无兴趣,但不妨碍资本家嘴上喊喊。那么反对去工业化,嘴上喊喊不好么?难道到今天全球制造业东移,中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西方资本家就高兴了?这符合他们的利益?

到最后跑出来喊一嗓子的是川普,还被大家视为异类。真是见鬼了。

不同意,我认为生产的目的是进步

就像备战高考刷题一样,最终产品,也就是做完了的模拟卷,其实没什么价值,只能当废品卖。目的是生产过程。生产多了,技术会进步,文明会进步。

享用不重要。或者说,我个人享用重要,其他人我管他呢?如果宗教大师/意见领袖空口说白话,灌鸡汤就能让工人光干活不享用,我其实是不在乎的,除了对于系统稳定性不看好之外。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了

外部有美西方压力,国内统治阶级多少要顾忌一下。而建国时候最艰苦的岁月已经过去,现在的年轻人属于没吃苦头,国家还积极向上的年代。

这差不多就是顶峰了。一旦美西方崩溃,我们会迅速进入下降通道。

汉宋都是截为两段,唐有安史之乱,明有土木堡,清有鸦片战争。王朝三百年,可不是舒舒服服三百年岁月静好,中间麻烦可多呢。

你这里过于美化资本家

事实上一不承担风险,二要旱涝保收,这不就是普通工薪阶层嘛。现在被你说的,好像工薪阶层倒占了资本家大便宜?

资本家承担风险,并不是剥削劳动者的理由。就好比香港黑社会也高风险啊,打打杀杀,所以收保护费就合理了?

减少/分散风险,旱涝保收,本来就是文明发展的方向不是吗?

这就荒谬了

国家利用道观庙宇改建学校,就不是投资了?

按照你这个逻辑,任何码头都不是投资了,反正都是海岸改建的,而海岸是天生的。

你那里真是天堂

海岸都是天然良港。

我见过的海岸和江岸也不少了。不管是老家的渡轮码头还是上海的十六铺,公平路,军工路还是外高桥码头都是花很大的人力物力改建的。传统码头要铺下无数的岩石,现代码头更是钢筋混凝土不计其数。而江边和海边恰恰确实石头。

而庙宇改建成学校是很小的工程,我父亲读书的时候用稻草隔开就行了,后来加一些砖墙隔开。

小米粒河友你说的内容其实是支持我的

语气似乎跟我相反。

以中国历代北方犯疆的情况作例子,战争的胜负,国力强弱只是一个影响因素,并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北宋西夏之战,可以作个例子。

但是,国力强,必须是生产能力强。小米粒河友你这段话,其实就是体现了这个意思:

掠夺,真是欧洲强大根本。不强,怎么抢劫征服别人。靠着掠夺征服殖民获得财富,投入发展强军,再去掠夺征服殖民。靠着这个循环不断升级,越来越强,军力不断强盛。两牙从外部掠夺资源,投入欧洲内部混战,逼得不想亡就不断迭代组织、技术,最终英格兰内外挤压求强中站在巨人肩膀上爆发工业技术革命。英国靠着工业革命强国强军,不断欧洲混战中取代西班牙成为第二日不落,坐上列强头把交椅成就一代霸主。有推动力,又有钱(外部掠夺注入是主力),国家进化升级加速度。

综合一段下来,还是要发展生产。掠夺到财富和技术,是对西欧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还是得落实到生产。

加上中国崩溃论就说得通了

中国崩溃后长三角珠三角的工业不就都是他们的了嘛,所以去工业化怕什么。

都知道。

知道又怎么样?谁搞生产谁死。谁都不愿死,最后一起死。反正哪个当皇帝,都要人干事,总有人不用死。中国历史上反复了很多次的了。

这个问题其实我说过几次的了:当社会活动以资本增殖为目标时,没有行业斗得过自由的金融业。所以大家都去搞金融。搞实业的下场,参照野蛮人的概念。金融机构放水抢一轮,收缩抢一轮;牛市抢一轮,熊市又抢一轮,谁玩得过它们。就是苹果特斯拉,资本家们的收益大头是股票,不是卖产品的利润。

资本家们当然知道生产的重要性,不然干活大量收购各式生产企业。只是他们收购了企业后,又投到股市上去了。本来这个游戏玩得挺爽的,出了中国这个傻瓜,拼命搞生产,一直在想法限制金融自由,还打不死,于是游戏的循环逐渐断环了。 下面 @贼不是空 河友说的中国崩溃,正是正常循环的应有状态。

例子如 @北纬42度 河友描述的波音,不就是被金融玩死的么。。

通宝推:潜望镜,
德战胜获得战利品落实到生产

没有战胜,没有勇气,南宋大明失败,灭国。

江南富庶区财富不能完全积累,灭族。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