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从美国人卖血看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 -- 亮子
当年在麻省的时候,某个慈善组织来我单位宣传,血库有告急风险,动员大家献血。而且血没献,好处先行:又是送背心,又是给吃喝。当时都是年轻人,被裹挟着就同去同去了。我说我是近视,要求献最低量。他说好像一百就可以。我就献了。
万事他给我一个卡,说有几十块钱,表示感谢。然后又很鸡贼的表示:你也可以把它捐了,做好事两次。我看周围的人都捐了。虽然,我其实想,但是,我也就捐了。
说实话,比我国内上大学时候待遇好。献血一次给两包大枣。当时女友说她喜欢,我于是直接就转手给她了。
除非有什么确实不能献的疾病。听高中同学传说,就是有人早晨起来吃个鸡蛋黄想让检测不过关,最后还是没有躲掉。
北医还让大家发动同学、老乡关系去整个学院路扫街扫宿舍,四处鼓噪,不胜其烦。
现在看,他们不但看不上中国人,连白人他们都看不上,尤其是低层白人。
可惜,一些卖血的人远不如 许三观 那么自律,导致这条路越走越窄(手动狗头)
我今年五十了,小时候就好看杂书,那时候批判老美,收集了很多材料(也是译自美国正规文献,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其中有一篇就写道老美 流浪汉商业化卖血:卖血浆
人类的血液 主要两大部分:红细胞和血浆,大约是45:55这个比例,其余的白细胞血小板都含量很低,暂不论。红细胞是输血的目标,这玩意儿 恢复的也慢,正常人呢,大概要一个多月到三个月才能恢复,所以医生不支持商业化卖血,因为一个月卖一次对献血者身体有伤害(医学界建议要间隔三个月),频率低了,那点钱也不够用
血浆较不重要,营养补充上去了,一两天就能恢复;也可以人造(配出来),但是血浆保存不易。红细胞则能 在 合适的保管条件下 保存几年
所以八十年代初,美国的血液保存和使用,很大一部分是长期保存的红细胞和临时从卖血者那里搞来的血浆兑着用;卖血浆一周就可以卖一次,就是麻烦,因为抽是抽取全血,然后离心了把红细胞再给你打回去.....
可以想见,这模式特别容易导致血液 来源的传染病,艾滋病一出,就崩盘了。搞的 后来的流浪汉连卖血都难
当年上学的时候我一个月医保才50多欧,慢慢涨也没过百,现在我一个月医保一千欧,公司500,我500,因为懒,一直在公保,规矩一直变,现在看病都不用5欧的挂号费了,但是想看个病约个Termin等两周,我告诉医生给我开个处方药也不给开,跟同胞要了点从国内带的药自己吃好了。
要说奶制品,火腿,啤酒,那再过几十年估计也是德国比中国物美价廉,那要说中国奶酪--豆腐呢,小葱,香菜。。。我昨天买的黄瓜,1.29欧一根,纳米兄当年医保200多,想必是读博或者有学生工吧,算算当年的收入放在现在,黄瓜自由能不能实现?
当年住学生宿舍WG里面一间屋一个月100多欧,一直到毕业也不到200,偏远点的宿舍都没人愿意住,东柏林有个宿舍一个楼道20间房只住了几个人,想住哪间随便挑,现在据说300,500的宿舍到毕业都抢不上。
20年前有一次去打工,给一个中国家具店卸车,累是真累,仿古箱子柜子不说了,几十斤的石像一人一个的搬,干了大半天赚了120欧,现金,不用上税。拿到钱我就去Saturn买了个移动硬盘,去burger king吃了个套餐,好像是6欧,吃着吃着差点哭出来,不为了自己辛苦,想想120欧,相当于1000人民币,是当年农民工一个月的收入,凭什么德国人卖力气一天能顶中国人一个月,不公平!我们来国外学习为了什么,是为了让中国人生活的更好,不是为了让德国人生活的更好!
现在一天的收入就算交了税和保险也超过120欧了,但是,看到中国发展了,中国人的收入增加了,我高兴!越高越好,全都超过我在德国的收入才好呢,至于德国人饿不饿死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有可能有的人在国内的时候是见过底层生活的,但到了国外还真没见过,国内出国的人很多学习都不错,在国外可以靠奖学金,可以在学校里公司里打份学生工,毕业了进公司工作收入也不错,平时就和同学同事朋友打交道,还真没什么机会见识底层社会。
当然了,我理解你的意思。现实生活中,网络上(包括这里吧)总有这样一种人,总想搞点神秘感,玩点低调的奢华,一边倾诉小时候条件如何如何困难,生活如何如何贫苦,一边又装作不经意的流露出自己家里其实不简单,什么七大姑八大姨二大爷三舅妈的是什么什么级别认识谁谁谁,一边讲述自己当年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奋斗,也见识过各种黑暗不公,一边又暗示当年还不如自己的同学同事现在是什么什么官,有多少多少钱。总要立一个自己既了解底层疾苦,又掌握高层秘辛的人设,总之就是你们不懂,你们不行,你们不配。
我有时候真想问他们,是不是辫子戏看多了,以为自己是皇太子微服私访呢,还是当年皇上微服私访流落民间的遗珠啊?你要瞧不起姆们你就直说呗,心情好了还能拍你几句,总这么端着多累啊。😂
整个美国都是这样。
自我以上人人平等,自我以下弱肉强食。
但是,高华是最突出、最下贱的群体。
黑人被歧视了还会抗争,高华被歧视了只会反思自己舔的姿势不对。
黑人发达了,好歹还会装模作样为黑人发声,高华发达了那些比他社会地位低的都是活该。
日子还不短呢,难道当年真看不出来吗?哈哈哈。
因为基因会挣扎生存,生命总会找到出路,不管是高贵的生命还是下贱的生命。
就像东南亚华裔可以成为东大介入东南亚的抓手一样,未来北美华裔也可以有这样的作用。
一片浮萍飘在万里之外,静静地看着他们秀优越即可,观自在。
对孩子出国这个事,好像都是当妈的积极,当爸的佛系。当年我爸是去过欧洲的,而我妈只去过俄罗斯朝鲜,尽管我不想出国,但感觉我要是不走的话我妈是没法活下去了或者不会让我活下去了,说起来就是别人都。。。怎么就你。。。而看得出来我爸其实并不太想让我出国,但他选择了沉默。
说起来舆论战真的很重要,当年出国前的年代,舆论里外国简直就是遍地是钱,等你去捡,中国人都是学霸,外国人都是学渣,遍地是文凭等你去拿。
我不想出国,结果我妈跟我言必称出国,说了三个月,把我烦死了,心想这国内是没法呆了,不如去国外看看,这外国的月亮怎么就比国内的圆,没想到这一呆。。。
当年走的是一个留学中介的项目,中介开的介绍会那真是慷慨激昂,说的家长一个个热血沸腾,跟传销似的。后来我自己去找那个老师单独聊了一次,回来跟我妈说这个中介是真的,学校是真的,其他的全是假的,能保证我出去不被卖了,其他的就自求多福了。我妈:别人都巴不得出国,怎么就你。。。
我出国那年我第一个表弟高考,他最好的朋友跟我走的是一个项目,于是他也不想呆了,我跟他说一定要高考,给自己留个后路,我先去看看告诉你,不行你还可以在国内上大学,后来他们那批不顺利,拖了快一年,中间我跟我妈说其实德国的条件也一般,我妈:别人出了国都。。。怎么就你。。。你出去了就不让别人去了?
再后来我第二个表弟高三了也不想在国内呆,要出国,去欧洲另一个国家,我跟我妈说跟他说一定要高考,而且国外也没那么好,我们在外面都是报喜不报忧,说是天天吃土豆炖牛肉,其实哪有牛肉,都是土豆,我妈:别人家的事咱可管不了,你们俩都走了不让他走好像咱要害他似的。我说你不劝他才是害他呢。后来果然不适应,呆了两年回去了,重新复读高考,白白耽误三年时间。
以前,中国人常以”世界占比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占比18%的人口“而自豪。
对比一下美国的血液制品行业,还是要自愧不如啊。
更多是躲避战乱的自然选择。
前些日子我们说白彝黑彝,然后是这些氐羌民族逐渐南下,和傣族一起。
这些民族保持原状的就是原始居民,本民族特征多一些,和汉族、傣族等结合多一些的就是白某某族。
逐渐南下到了缅甸印度和泰国老挝等等等。
也不止彝族傣族,还有藏族和苗族瑶族等等吧。
这些少数民族到了缅北就是今天的某些缅北民族。
这里面确实大量是汉化,但是也有少部分是其他民族化,强势民族。
这些人到了东南亚,其实也是自己自由选择,因为和当地民族混血多次,本身也不是那么纯洁,也不太好说是不是华裔。
当然了,后来基于某种说法愿意挂靠华人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吧,比如科拉松阿基诺等等这类人。
所以他们严格说,可能不那么好说就是华裔。
当然,能够保持基本华人风俗的,还是可以算的,比如吧,当年的兰芳共和国的没有被印尼化的子民。
在缅北,就是佤邦联合军的子民,他们是佤族人,但是可以基本上算是汉化了,是新时代的汉化。
当然佤邦的头子是个军阀,亲近中国有自己的利益,游刃于缅甸政府和我们大陆之间。发展也算可以了,因为有初级自己军备制造能力,很厉害了。
只是人口太少了,佤族基本上是从缅甸的佤族原始社会发展起来的,西方不想对待克钦族(缅甸景颇族)那样对佤族够意思,所以发展比较慢。
基本上可以算是缅共人民军士气勉强进步发展起来的现代化民族,时间还是不够。毕竟能够在缅北沉沦时来中国的人太少了。
保存了大量原始社会特征,好吧,由于改开,很多大陆的原始民族也有退化的趋势。
很多8090年代山区困难生活资料就来自他们。
但是他们的生活还是超过缅北原始民族的。
至于东南亚华人确实有巨富,但是毕竟还是少数,我看有很多只是混血,就算成华裔,这是一种宣传战。
总的来说,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南亚抱团或者混合性更强一些。欧美的华人极其老实,杀人放火没少干,挑战族群,很少。
我的抖音最近有很多类似推荐,比如致公堂开年会,比如巴拉望回归,其实我觉得,致公堂在西方面对昂撒和犹太人,是极其弱势的。
就是最近,在面对印度人上也不占优,我承认,华人生活普遍要好一些,其实东南亚当年也很惨,印尼排华只是最近的事情吧。
也比较复杂,苏哈托这老东西不是好玩意。
总要面对艰难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