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2025新楼-雪夜灯之一 -- 夜如何其
- 共: 💬 63 🌺 330 🌵 1
- 新: 💬 2 🌺 2
做个下跪的样子能提高统战价值么?都不用跑东亚某小岛找赖省长取经,加拿大的魁北克自己就把统战价值玩的明明白白。
先来高大上的。
刀郎的《罗刹海市》唱到:西方欧钢有老板,生儿维特根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小维作为奥匈帝国的军官和堂兄弟一起入伍。
哥两大概都不在步兵前线,没事哥两一起,就讨论哲学问题。
后来他表哥比他更出名,写了本畅销书《通往奴役之路》。
这本书为了讨好读者,有意调整内容。
就是知道你是属丝壳螂的,就做滚了好多巧克力外壳的,特讨人喜。
但是这就造成这本书内容,有些互相矛盾,并不是严肃的著作。
这家伙先是经济学家,后来搞政治哲学去了。
学术晚期,江郎才尽,但早期的工作受到肯定,收获了迟到的荣誉。
他的经济学观点属于混乱的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边缘。
阿根廷的米莱受到这些人学术观点影响很大。
成了国家级实践的先驱。
美国比较复杂。
现在的美国说实话,对简中网键政来说,非常棘手。
你要把它定义成旧式帝国主义的复古也行。
你要是说他战略性收缩,回归孤立主义也行。
但简单化的分析,肯定是没办法了。
帝国的崩溃,主要来自于财政的崩溃。
目前来看,美元非常危险,如果不想发动世界大战,选择自我毁灭的话,重整财政纪律,是迟早的事了。
当然,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川普和马斯克出现也是时候。
过去一般认为,美国削减支出的余地不大。
这次马斯克利用AI分析,发现别说自主支出的部分,就是所谓的刚性支出泡沫也是惊人。
开源方面,就是关税。
和大清一样,其实美国也有过靠关税的历史。
从这点来看,似乎不能单纯地增加关税,看成国际斗争,倒更像美国人的别无选择。
自由贸易中,单向开放不是不行,但是不回击,却值得研究。
从常理上,你不反击,他蹬鼻子上脸,选择只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但是他现在要是逼急了,要狗急跳墙怎么办?
比如加拿大,不是不能反击。但要是博弈推演发现,逆来顺受的成本更低,还反击不反击?
我不在国内,美国和阿根廷改革冲击,可能对国内有两个负面影响。
第一是美国文攻熄火,以后再扣美分的帽子,有点不合适了。要是批发送1450的帽子,弱鸡对手实在拉跨,对自己也是侮辱。反正别到了最后,搞养寇自重,黑子们拿国内经费为生为好。
第二是对行政体制冲击。说实话,精简人员,最有效和长久的办法,就是直接拆庙,斩草除根。搞末位淘汰和诗庙集团等操作都是赶和尚的假招式,故意磨时间,待春风。
按道理特朗普的改革成功可能性不大。
但是既得利益集团似乎也是纸老虎,战斗力不强。
这事还真不好说了。
“允许病人选择”和集采实践中是矛盾的。因为集采是带量的,量大才能压价。带量集采以后,你这些药就得分下去,给各个医院用,一定时间内用完,你这集采才是合算的。
但是,你如果给病人选择权,病人很可能宁可交智商税换安慰剂效应,不买集采的药。例如,小孩生病,阿奇霉素用原研还是仿制?你要是问病人家长,他只要交得起钱,他就会用原研。第一,原研药的疗效可能比仿制好,那小孩早一天痊愈,他这多花的药钱就值了。第二,就算仿制和原研一样好,他用仿制也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用原研药,小孩病不好,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就认了,你用便宜的仿制药,病不立即好老人骂死你。
那问题就来了,集采发下来一万份阿奇霉素仿制药,计划一个月用完。结果一周之后只用了一千份,肯定用不完了。你是医院领导,你愁不愁?
你能采取的办法就是让药房别进原研的希舒美了。药房只有仿制,赶紧用。病人的选择权这里就打了很大的折扣。
但是患儿父母也消息很灵通。他们早就传开了,XX医院希舒美没有了,只有仿制。于是在医生开仿制的时候,父母就会说,大夫,仿制的阿奇霉素我不要了,您给我开外购处方,我去药店自己掏钱买。
然后第二周过去了,仿制的阿奇霉素只开出去五百份,比上一周还少了。你作为院长,该怎么办?上上下下的眼光都看着你,意思是:“SB吧,就你积极,病人都要用希舒美,你不进,钱都给院外药房赚去了。”
这时候你得求助上级了,向上级报告情况,要指示。然后上级让你自己想办法,用集采仿制药是政治任务。于是你只要硬着头皮,和兄弟医院的领导商量一番后,规定:每个医生每天只能开五张外购处方。
这时候病人的选择权基本就没有了。因为他连外购处方都拿不到。
这就是上海郑主任提案之前的局面。
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郑主任和其他一些医生在小粉红那里名声臭得很。但是病人和其他一些医生是感谢他的,因为又可以开到希舒美了,虽然医保不报销。
最优是实用的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