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见到的闰土 -- Swell
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国,生产力很不发达的时候,和生产力足够发达的时候,都不能搞自由竞争。前者必须按计划分配粮食,免得大量饿死人
1959-1961年那三年,中国(大陆)是不是生产力不发达? 是的!
那三年是不是“按计划分配粮食”? 是的!
那三年是不是“大量饿死人”了呢? 是的!
那三年,中国大陆饿死了至少上千万的老百姓!
这和你下的结论,是相反的!
他们会说改开前的政策,是因为资源匮乏,还在打基础,不得不如此安排,他们还认为,最可恶的是邓小平,基础打好后,复出摘了桃子,把功劳抢到自己头上。😉😉😉
但问题是,改开之初,资源依然匮乏,不知为何,搞着搞着,经济就发展起来了,我拿GDP趋势图,他们又不认,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就打比喻这是最后一个包子,然后就说什么残酷剥削之类的。
两弹中的导弹,和一星的人造卫星是商品。当然,严格地说,是其中的某些,成了商品。
剩下的一弹,卡大佐想买,没卖。
我们都很好地践行了自己的理念。
刚灌浆的谷粒应该是软的,否则就不叫"灌浆"了,成熟了才硬化。很多人都说过搓麦粒、稻粒吃的事。
没吃过,只是猜测。
就是麦穗灌浆结束后,这个麦穗酶化了,是黑色的,所以我小的时间听大人说是乌酶。
那三年是计划经济还没毕业,又遇上了天灾,所以才出了问题。
那三年不是正常的计划经济。正常的计划经济,先得统计粮食产量,得到准确的产量,再分配粮食。但是当时大家是新手,基层还不知道计划的厉害,就瞎报产量。结果上级也不知道厉害,就按你报的数字调粮食。最后就搞砸了。
后来吸取了经验教训,计划经济就再没大规模饿死人过。文革那么乱,也没有大规模饿死人。反过来,因为后来没有大规模饿死人,就显得三年自然灾害是个大错误。但事实上,一个农业国,遇到严重的天灾,饿死人才正常,不饿死人不正常。而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饿死人的比重,跟印度“正常”的年份也差不多。但是印度死人那叫正常,中国就是不正常,这就是责备贤者。
像您小舅这样的人,假如有一份工作,无需什么特殊技能,例如扫大街,清洁厕所这些,但工资很低,低过最低工资,应不应该让他去接受这份工作?(姑且假设他愿意或者不得不接受)
最起码我老家没有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听我母亲说58年大跃进,秋粮没有收,都烂在地里了。
之后就是集中精力大炼钢铁,影响了种地。
我们生产队东边有个池塘,小时候经常在池塘边的水底挖红泥巴玩,有一次我问我母亲为什么池塘底有红泥,我母亲说那是大跃进时候用红砖箍的炼铁炉,长期在水里泡,变成泥巴了。
我没写的太细。有时候写东西还是希望写成一个稍微有意思点的故事。这个呢,真的就是圣诞节放假在家,突然有点闲下来,想着居然都快要50了。 感慨时光如梭,突然就想起了我这个小舅,有感而发,随手写的。
他也不是完全彻底的啃老。过去也试着当过一些帮工,短工。只不过身体也不太好,加上自己确实也有好逸恶劳的坏毛病。慢慢的也就干不动了。 家里其实还有不小的一块菜地。过去家里还算是半个菜农。 所以务农也能一定程度糊口。
但是农村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其实非常的势力。他应该是很早就被周围的人公开的瞧不起,甚至我猜当面的嘲笑。以至于,我猜,心理上慢慢的出了一些问题。已经有点不太敢和人接触了。这也是我感觉他加速衰老的一个原因。
补充一下我这个姥姥爸爸的背景吧。 他家算是一半是菜农,一半是会计。他家过去在县城旁边的村子里。算账的手艺算是祖传的。到他这里,他接他爸爸的班,去给县里算账,当会计。从大帅,伪满洲国,民国这么一路干过来。牌子来回换,他还干他的活。但是解放之后不行了。这种旧社会人员,我感觉就是基本不能重用了。他兜兜转转最后到了县里开的砖长上班。最后干到厂长退休。 我的舅爷也就是接班,砖厂当司机。 这个厂子,改开之后很快也就不行了。
他家住的村慢慢的也算县城的一部分了。他家的菜地修路占了一些,还有一些。但是想靠种菜赚钱是不太可能了。自己家种着吃还是足够的。
或者说我本身就反对罗马的存在,因为罗马是所有压迫之源,是丛林法则的源头。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80后,经历过农村的生活,八九十年代农村劳动力多,一家两三个壮劳力,种上几亩田,加上一些山坡上的耙子田种种菜,养猪养羊放牛,能吃饱,就是没钱,最难的是交提留,交计划生育罚款,儿子结婚办一场酒席花几百块钱可能五年都还不完。那时候的苦是真苦,不过还有希望,有活力。红白喜事、农忙时互相帮助,邻里之间非常热闹,小孩子多,每天都是漫山遍野的跑。
加入世贸以后,一代代人出去代工了,农村就真的没落了,之前看到过一个帖子,说2006年的时候有过统计,湖北农村老人自杀率达到11%。这个可能性是真有,我自身的直系亲属中,大姥姥是喝农药自杀(姥姥的妈妈,与儿子吵架怄气),大姑喝农药自杀(原因不明,也是吵架的缘故,留下两个女儿);我邻居(我初中同学)的妈妈是喝农药自杀(老公生病了,觉得对儿女是拖累,想不开就一死了之,实际上她儿子自己做小生意已经有些起色了)。农村的妇女自杀率很高,我觉得主要是孤独,失去了生活的希望,老公得干活挣钱,子女在外打工,和子女的沟通很少,特别怕麻烦子女,一个村子里,一天也找不到几个人说几句话,长此以往自然会抑郁。
如今农村回去的越来越少,一个月前回去了一次,发现越发的冷清了,留下的多是60岁左右的长辈们,都已经像行将就木的老头了,整个村庄已经没有任何活力了。也许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只存在于文人的想象中,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存在耕读传家了,进城的年轻人再也回不去了。
最可恶的是邓小平,基础打好后,复出摘了桃子,把功劳抢到自己头上。
在他们的眼里,好像打下了一定的工业基础,那就能顺利的发展到现代化国家一样,这显然是胡说。
要说基础,更进一步说,要说工业化基础,社会主义国家里面,有哪个的工业基础能超过斯大林为苏联打下的工业基础? 以及东德的工业基础?(那可是从第三帝国继承来的)
你新中国的工业基础--156项工业项目,不都是1950年代中期从苏联那里买过来的(付了成本价)? 可见当年苏联的工业基础,虽然比不上美国,比毛泽东时代的中国,要强得不是一点两点!
那又怎么样呢?
工业基础好,就能顺利的发展了吗? 就能顺利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了吗? 就能实现产业现代化了吗?
不能啊!
苏联1950年代的技术发展,在当时的世界上,某些领域可以说是遥遥领先。比如第一颗人造卫星,比如第一个上太空的宇航员等等。结果呢? 后来呢?为什么后来被美国越甩越远,以至于被拖垮?
是制度和体制落后的原因!
你苏联那种全民所有制的经济体制,根本就不是美国那种高效私有制的对手!特别是80年代信息产业革命开始以后,更是如此,越差越多。美国特有的经济体制,导致了大量的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产业创新企业就在私人车库里诞生。这样的例子很多。同时,风险投资对高技术创新企业的支持成功的例子也多不胜数。这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下不可想象。
人类1980年代开始进入信息产业革命以来,苏联和毛泽东那种僵化的经济体制以及导致的短缺经济,根本就不可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产业革命要求,只有崩溃一个下场(所以,苏联和东欧集团垮台其实是政治和经济双重原因)。只有适应这种产业革命的经济体制(其中就有中国),才有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幸运的是,中国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比较早,加上90年代中国政府的英明政策(江泽民朱镕基政权不是一般的厉害,十分开明),对美国以及信息产业革命采取紧盯和跟随政策,使得中国产生了一大批和美国企业类似、甚至后来居上主导了全球信息产业的新企业,比如搜狐、优酷、百度、华为、阿里巴巴、京东、腾讯(微信)、TIKTOK、小红书,等等。包括老牌工业国家日本和德国都没有产生这么多的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充分说明是产业政策而不是工业基础对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巨大和全面的促进作用。空有工业基础(日本和德国都有),而没有前瞻性的、预见性的产业政策和布局,能有中国今天的经济成就?
显然不可能。
所以说,改革开放的伟大,怎么宣传都不过分。
改革开放的伟大,就在于充分的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充分解除了对所有制的限制和产业政策的束缚(逐步的),使得中国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原有的工业基础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得中国现在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全工业链和产业链的伟大国家。
如果没有伟大的改革开放,这一切都不可想象。
光是一个不允许私人办企业(毛泽东时代就是如此),就能扼杀多少的中国高新企业? 华为、大疆、比亚迪、宁德、腾讯(微信)、三一重工等等这些世界级的优秀企业,哪个能在毛泽东时代存活?根本就没有出生的可能!
而事实证明,只要改革开放,中国就能够产生这样世界级的优秀企业。不是么?
我还没谈我十分喜欢的“胖东来”这样的优秀企业呢。胖东来就是个十足的私人企业啊,毛泽东时代能允许它的存在?
这个是人性决定的,很无奈,你瞧得起也好,瞧不起也好,都改变不了这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