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谈谈我研究生教育的一点感受 -- 崂山一道士

共:💬63 🌺496 🌵2新 💬2 🌺2 待认可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本、硕、博学位要求

学位论文一般都有背景和概述部分,这部分我认为不应该在查重的范围内。

本科论文一般是把所学的知识用某个主题整合和推演一遍,强调的是知识点的整合和知识体系内在逻辑的梳理。

硕士课题一般是用所学知识将某个课题做一次工程实现,强调的是工程实践经验的获得。

博士课题才要求有创造性的工作,强调的是面对问题的顶层系统分析、系统分解、系统评价体系等较为完整的工作,要建立哲学层面的思维方式,所谓哲学博士是也。如果博士还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之,那就更NB了。

见过一些博士,迷失于技术细节,而不会从更高的系统层面来思考问题。更甚者有一些博士,连技术问题都解决不好。

一般我也会用上面的框架,来评估招聘的学生 。

从我有限的体会来看,最近几年国内培养的博士(Top20学校以内吧)的水平提高了不少。

通宝推:zwx650,铁手,
家园 懂事早的孩子会有比较大的优势

我表姐大儿子就这样,智商没多高,但是懂事早能吃苦,00年从研究所跳槽去华为,现在还在里面干呢(中间出来过一次过几年又回去了)。

家园 【讨论】感谢您的回复与讨论

你说得很对,的确老师也要反省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有创新性,是否有意义,我也经常问我自己这样的问题。

有难度的工作就有一定的创新性,一般来说难度越高,创新性越高。当然,创新性高也不一定意味着有应用前景;有应用前景的往往是在已有基础上的小修小改。我这样的认识仅基于我从事的化学和材料的相关学科,甚至也不一定正确(比如巨磁阻材料的发现和产业化)。我有过很多的感慨,一个是国内大部分的论文发表所展示的工作,是跟进式的,比如石墨烯、有机太阳能电池以及后来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但跟进式的工作里面也有创新,只不过是创新也分大小。大佬们可以在JACS、ACIE上灌水,并不意味着那就是创新性更强的工作。另一个是关于产业化的,也大多是跟进式的,如硅基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等相关产业,最初的原创都不在我们国内;但我们做大做强了,一是因为投入的人力、物力足够,二是因为竞争压力够大,做得不够好的都死掉了。

具体到我自己的工作,因为我自己是搞合成的,尤其是偏向于有机的那种,所以在没有足够的产业化需求指引(比如某种药物研发、某种特定的材料需求)的基础上,工作主要集中在学术界某一特定的基础研究方向上。一方面,我不太愿意跟风去做一些课题,因此自然不去赶什么热点;另一方面,我自己本身愿意做一点有挑战性的结构合成工作,比如从理论上说能合成且比之前的结构在某些方面有可以预见的性质提升的分子,前人却长期没有合成出来的那种。在此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意外的发现(而意外的发现更为有趣),我认为是可以填补一些小的空白的那种,算是原创性较好的。如您所说,这样的工作,的确是由普通的硕士研究生做出来的,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主要的想法来自老师,对重要的实验现象的捕捉来自老师。在这个小学校里,到目前为止,有3个学生还是让我满意的:有一个是执行力比较高,有一个是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知道努力,还有一个是头脑比较灵活还算有自己的想法。

话又说回来,我自己有时也很困惑。从分子到凝聚态结构,其实前人已经给出了很多理论上的预测,原始的创新其实是很难的;作为实验科技工作者,我们似乎主要是为了证实或证伪他们提出的理论;所以我并不能高估我的创新性。但人生短暂,自己也再很难改弦更张,所以只能尽力做到自己认为的最好罢了。

杂七杂八说了这么多,不知所云,请兄台见谅。

通宝推:GWA,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