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西西河不是左右的问题,而是一群骗子想立牌坊的问题 -- forger
看低智商的吹嘘贴,或者骂人贴,就笑笑吧,比看脱口秀大会好玩。
觉得目前西西河的文章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有目的,不管是反串还是其他原因;还有一部分是一些极端粉,不管是左还是右,不能正常讨论。
有一大部分原因是有些人想重复前人的成功经验,被收编。
老F的一大爱好就是吹女儿,作为老父亲能理解。
只有吃饭,没有聚餐,酒根本都不能喝,上课的时候手机集中存放,还带人回来,还嫌死的不够快。自己出钱买二锅头吃都被处分了。
党校有段时间实在是有点不象话,密质性的成了拉帮结派的高端局。
我觉得把党校改成在农场或工厂办是个好主意,早上五点起床做早操,晨运,6点早餐,七点上班干农活打螺丝,午休后先练一个小时队列,然后理论学习,晚饭后集中讨论。——要不直接在监狱办?
奇葩逻辑。写之前没过脑子。
其实就是人口稠密有修的必要,而且富裕修得起,导致铁路密度高而已。平原多可能也算个原因,建设成本低。
中国东北主要是人口太稀薄,否则也是有望的;而华北人口密度虽够,但太穷修不起。穷国解决方案就是挤到大城市住鸽子笼,比小镇+铁路模式省钱。因为小镇+铁路模式,不仅仅需要铁路,自来水煤气水电一大堆基础设施建设,连快递小哥送货成本都增加了。
到不了镇子吗。
德国国家小,比较富裕,城镇分布均衡而分散,当然就可以到镇子了。
东北当然可以做到,这不是支援全国了么。
德国面积35.7万平方公里,浙江的面积是10.4万平方公里。我这帖子比较的是1998年的情况,当时德国人口8205万,浙江常住人口4456万。人口密度按每平方公里计算是,德国230,浙江是428。
我想给你一个链接,无奈手机考不下来。
吉林省的火车早就到镇了。有些村也是有的(临近矿产资源的村)。这是中国最早工业化的地方,没铁路怎么工业化。
你坐过吉林到长春的南线吗?高铁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可以开4个小时,一路都是村,镇。农民带着鸡上火车
如果有的镇通,不奇怪。我估算的,吉林大概有5-6个车务段,每个40-50个车站,算下来不过200-300个车站。而吉林人口大概2500万。乡级行政单位900-1000个。不至于镇镇通,特别是如你所说一些矿场附近的村也通的话。不过在国内肯定是领先了。
德国行政区划我不懂,不过人口8000万左右,对应(国有?)【德国铁路公司】5400个车站。另外德国还有【德国铁路公司】外大量的私营区域铁路公司,应该也有些车站。
如果估算错了,请指正。
另:早年(9x,8x)在南方见过农民挑农产品上火车慢车。我觉得主要是他们车厢布局设计:不是高铁或北方绿皮车那种座位几乎占满,只留过道;而是类似北京地铁,靠墙一排木座椅,中间空的。而且似乎查票也不像北方那样严。
很多也没有必要。
吉林省属于开发的比较晚的省份。 早先的人口具体往往是沿着水而居的。 水运是主力,就连林木资源也是优先开发离河近的。
而有了铁路之后,改善了开发条件。林海雪原里就有这么一段描写。杨子荣他们去找林区工人帮忙剿匪。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好了从林区到市区的火车。火车一响,木材运出去,物资运进来,土匪的末日就快来到了。
吉林省的铁路主要是针对各种资源修的。所以很多深入林区,矿区。正好在边上就借光了。即使是XX屯(比村还小),有火车站也很正常。客货两用。当年很多的厂区火车,如果有需要通勤的,直接找地方坐,票也不用买。不知道现在还让不让了。我小学的同学,就有几个每天坐火车通勤来上学的。早晚的车拉一节客运车厢,其他时候没有专门的客运车厢,想坐的话,进闷罐里面自己找个地方。
但是资源缺乏的山区,首先人就比较少,通火车的意义不大。
因为从完善的交通网络受益,不是线性的,而是增益愈积愈大,而成本随规模增长而降低。按这个逻辑,和你楼上声称的恰恰反过来。德语区火车网络比中国更发达,不是因为国家小,而是因为富裕。
另外或许有关的另一因素,是他们当年汽车不够普及。
我老家地处吉林偏远山区,县里一条铁路经过,有5,6个镇有火车站,县城反倒不通火车。
只是因为最近或者说改开的方向性转变,完犊子了。
这是一个不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省内规划模式带来的结果。
但是由于中心化就不能这样设计了,由于特殊需求建设的特殊小铁路不算。
吉林到长春没问题,白城那边就难了。我记得同学说延边那边也不行。
吉林的确是有条件的。
所以镇镇通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