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请教三个关于直升机的问题: -- TopGun
- 共: 💬 23 🌺 11
1,共轴反转双旋翼直升机如何在悬停中转向?
2,横置的双轴反转双旋翼直升机,如卡曼,如何在悬停中转向?
3,纵置的双轴反转双旋翼直升机,如支努干,如何在悬停中转向?
2好像是通过某个旋翼的前倾和后倾角度来转向的,
1,共轴反转的,如果通过速度差调节,难道这两个旋翼各自有一个传动系统连着发动机不成?如果依现有的共轴反转,比如卡式,都是公用一个传动系统,那如何使两个旋翼转速不同?
2,同样的问题对支努干也适用。
一身多任,既提供升力,又提供推力,这一切都是通过collective和cyclic控制实现的。对不起,当年的航空知识看得不仔细,这两个名称的中文不知道,要是直译谁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角度想,就容易想通了。共轴双桨,上下桨提供不同的推力,就产生不同的扭矩,机身就扭过来了;纵列双桨也是。横列双桨不是靠扭力,而是靠差动推力。
1,Collective是总距,cyclic是周期性变距。
2,您的说法,就是两个旋翼转速相同,但是桨距不一样。在下个人认为,这个不一样的桨距,应是总距。
3,您这个说法对卡式和支努干,在下可以理解。可是对卡曼呢?
应该和卡莫夫的原理差不多吧,毕竟动力轴的位置很接近。我原先以为横列是指像米-12那样的。
卡曼是一个别出心裁的设计,不过前途有限,很难做到双桨以上,桨叶要打架。
1,支努干如果两个旋翼桨距不同,她的飞行姿态就会变化。比如前旋翼的总距小,后旋翼的总距大,她就会往前折跟头。
2,类似的现象也会发生在卡曼上。
3,无论对上述哪一种直升机,用周期性变距在悬停中掉头我都想不出要领。
4,但是,我个人觉得卡式可以用总距变化实现掉头。
记得问一个简单的啊,刚才差点就挂了,呵呵...
更确切的说,是桨叶在旋转到相对机身不同位置时的安装角。
我们知道,桨叶安装角大,升力就大。直升机的结构比较特殊,它的旋翼轴角度是固定的,每个桨叶通过类似两个可以差动的同心圆盘结构安装在旋翼轴上,这样,通过改变两个圆盘之间的角度,就可以在桨叶旋转到不同位置时,改变相应的安装角。
例如直升机在向左侧飞时,圆盘的夹角变成左小右大,左方的桨叶桨距变小,右方的桨距变大,这样旋翼左方的升力小,右部升力大,于是就形成向左的力矩,推动直升机向左侧飞。向前、后、右方飞行,也是相同的道理。
周期变距则是分别改变不同位置的桨距,相当于飞机的操纵杆。
支奴甘的旋转就是分别改变前后旋翼的周期变距,前旋翼向左,后旋翼向右,则整个飞机就向左旋转。向右也是一样的。
关于如何周期变距以使支努干左转,我在下文的括号中向您请教:
“支奴甘的旋转就是分别改变前后旋翼的周期变距,前旋翼向左(前旋翼作周期变距以示飞机左滚转?),后旋翼向右(后旋翼作周期变距以示飞机右滚转?),则整个飞机就向左旋转。向右也是一样的。
在下双手一前一后握住一个棍子,前手把棍子往左拧,后手把棍子往右拧,可是却没看到棍子会左转调头啊?
您说的是。历史证明卡曼的设计不太理想。可是在一定情况下如果用得妙,大概会有好的效果。
目前正在和Lockheed竞争美国陆军无人攻击直升机的Northrop的方案,就是卡曼的布局。这个布局的优点是不必担心尾桨打倒树枝等物而是飞机坠毁。
也可以适用到更多的直升机上去,涵道风扇也不错,没有必要搞卡曼那么复杂(概念复杂,实施其实并不复杂)。卡曼的最大好处和卡莫夫的共轴双桨一样:不需要尾桨,还省了共轴的机械难题。
因为周期变距只是让旋翼的升力不平衡,以产生推力,它是不能让左边桨叶产生升力而右边桨叶产生负升力的。所以一般的直升机是不能滚转的。
你打的木棍的比方,是没有考虑到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