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莱芜战役之一:陈诚绝非饭桶,他曾逼得粟裕再三变阵 -- 忘情

共:💬4 🌺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莱芜战役之一:陈诚绝非饭桶,他曾逼得粟裕再三变阵

莱芜战役之一:陈诚绝非饭桶,他曾逼得粟裕再三变阵,都寻不到战机

作者:忘情

1947年鲁南战役结束后,为了不给华东我军以喘息之机,同时也希望赶在2月份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召开前夕,蒋军能在鲁南取得一场胜利,以挽回国际观瞻,蒋氏命参谋总长陈诚制订出一个新的“鲁南会战计划”,并让他亲赴徐州督师。

陈诚拟定的“鲁南会战计划”,规模颇为宏伟,共计有23个整编师(军)参与:

由整编第19军军长欧震指挥南线8个整编师(20个整编旅)组成主要突击集团,作为一把沉甸甸的“铁锤”,沿陇海路自台儿庄至城头一线,由南向北砸向华野主力;

由第2绥靖区副主任李仙洲指挥的整编第46军、第73军、12军,共9个师组成辅助突击集团,作为一块“铁砧”,由明水、周村、博山南下,乘虚进占莱芜、新泰、蒙阴,由北向南抄华野主力的后路。第2绥靖区的第8军、第54军和第96军,共计9个师的兵力负责防守胶济线,也可视情况随时南下加入辅助突击集团;

以整编第20师、整编第28师、整编第57师、整编第77师和新编第10师,共计10个整编旅的兵力配置徐州、海州一线,作为南线主要突击集团的第二梯队,视战况随时跟进。

此外,陈诚还从冀南、豫北战场抽调第5军、整编第75师、整编第85师,以及武汉行营的整编第72师,调至鲁西南地区,企图隔绝晋冀鲁豫野战军与华野的联系,并伺机转用于鲁南、鲁中战场。

以上23个整编师(军)中,颇多蒋军的精锐,其中包括蒋军“五大主力”中的3个。在排兵布阵方面,陈诚也颇费了一番心思,将南线主要突击集团分为左、中、右三路。

左路由整编第11师、整编59师和整编第64师组成,由整编第11师师长胡琏指挥,从运河集、邳县地区沿沂河西岸向临沂进攻;

中路由整编第74师、整编第83师及第7军组成,由整编第83师师长李天霞指挥,从新安镇沿沂河、沭河之间的郯城、华埠向临沂进攻;

右路为整编第25师、整编第65师及整编第67旅,由整25师师长黄百韬指挥,从沭河以东的城头、阿湖地区向临沂进攻。。

整编第11师、整编第74师和整编第25师,被陈诚视为国军中战斗力颇强的“硬核桃”,分别充任3路纵队的核心骨干。陈诚认为,如此“硬核桃”夹“烂葡萄”的排阵,队形又如此密集,可让华野惯用的分割包抄、先打弱敌的战法失效。

其实,被陈诚视为“烂葡萄”的部队,也并非全是弱旅。左路中的整编第64师源自粤军第1师,号称“铜军”。该部在抗日战争中,一直被当作“战场救火队”使用,并屡建战功,战斗力颇强。中路中的第7军更是桂军翘楚,号称“钢7军”。部队中老兵颇多,擅长山地作战,战斗力极强。该部不仅在解放战争初期让山东野战军损兵折将,即便到了战争末期,仍让兵强马壮的第4野战军极为重视。至于右路中的整编第65师,虽然稍弱于整编第64军,但在调到西北战场后,战斗力仍力压一众中央军嫡系部队,成为西北蒋军中的主力。

如此强大的阵容,让陈诚对“鲁南会战计划”颇具自信。他将进攻的矛头和决战地,选在了鲁南重镇临沂。从1945年,山东八路军从日伪军手中收复临沂后,此地便成了中共山东根据地的首府。中共华东局、山东省政府、山东军区和新四军军部等党政军机关,均先后迁驻于此。鲁南战役结束后,华野主力也大都集结在临沂附近休整。

在陈诚看来,临沂乃中共不得不守,不能不守之要地。加之鲁南战役结束后,华野主力大都集结在临沂附近休整,蒋军可就近在临沂寻歼华野主力。即便是华野主力溃散或避战,预先部署在胶济线、津浦线、陇海线上的蒋军也足以兜击、拖住华野主力,让南、北攻击集团的11个整编师(军)赶来聚歼。

在战役部署上,陈诚非常自信,并且口出狂言:“党国成败,全看鲁南一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但在具体战术动作上,他吸取以往蒋军分兵冒进的教训,严令攻击集团各部队贯彻“集中兵力,稳扎稳打,齐头并进,避免突出”的作战方针,以免遭各个击破。

根据计划,蒋军全线发起进攻的时间,定在1月31日。距鲁南战役结束,仅有短短11天。陈诚觉得,无论如何,华野这回是在劫难逃了。

就在进攻发起前的1月27日,于一年前被迫反正的原伪军郝鹏举部,见形势对华野极为不利,便露出了“变色龙”本色,再次叛变。别看该部只有万余人,但蒋氏却颇为慷慨地给了个“第42集团军”的庞大番号,命其所部4个师仍留驻于海州外围的白塔埠、驼峰地区,负责掩护蒋军主要攻击集团的右翼。

华野面临的形势空前严峻。刚开始,陈粟将注意力集中于南线,于1月26日提出集中50个团的兵力,在郯城、码头地区,首先分割围歼蒋军主要攻击集团的右路——整编第25师、整编第65师及整编第67旅的作战方案。次日,中央军委复电表示同意。

1月28日,中央军委来电指示:“陈诚直接指挥之进攻,将于不久后发动。我军似以待其进攻再打为有利:一可使我军获得充分休整时间,二可打敌之立足未稳,三可连续作战歼灭多数之敌。但如敌进攻时间推至2月底3月初,则我军不宜等待太久”。

1月31日,中央军委又电示:“蒋军日内即将进攻,似此甚有利于我在野战中大量歼敌。我军方针仍宜诱敌深入,不宜行动过早。总之,对战役要有全盘计划,胶东鲁中的我主力部队迅速开至胶济路南待机歼敌,以对付敌人南北夹击的计划。”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精神,华野前指决定忍耐待机,让敌主要攻击集团进入不便机械化部队运动的鲁南山区腹地,再寻找战机,特为此制订了三套作战方案:

方案一:待敌占领郯城、码头后,首歼其较弱的右路整编第25、整编第65师一部于郯城以东、海州以西地区;

方案二、如左路之敌整编第11、整编第59、整编第64师前进较快,拟在沂河以西的苍山地区首先歼灭该路敌人主力整编第11师;

方案三、如左、右两路敌人均不突出时,则于沂河、沭河之间首歼敌整编第74师。

华野将重点放在了争取实现第一方案上,这是因为该部只有6个整编旅,是敌3路进攻纵队中兵力最少的一路。相对而言,该敌战斗力稍弱,且侧翼暴露,属于易打之敌。

为争取实现在一翼首歼敌人的方案,华野前指命令3纵在沂河、沭河之间阻击中路之敌,逼其两翼突出,以创造歼敌条件。

1月31日,南线蒋军如期发起了进攻。参加进攻的各部队,忠实贯彻陈诚的战术要求,在正面40公里的战线上,集中了39个团的兵力。每天上午8时才在空地火力掩护下发起进攻,白天只小心翼翼朝前推进几里或十几里,16时即停止前进,天黑前收缩固守。各部队第1梯队和第2梯队紧紧靠在一起,让华野根本无从分割其战斗队形。至2月3日,南线蒋军先头部队才到达重坊、郯城、桃林一线,4天前进不足50公里。华野主力等待了4天,未能捕捉到战机。

据此,华野前指决心放手诱敌北进至临沂外围地区,再予以各个歼灭,同时作了保卫临沂的动员准备。2月3日,华野前指重新拟定了在临沂及其以南地区作战的三个方案上报中央军委:

方案一:以1、2个纵队,向东南方向之白塔埠出击,消灭该地区郝鹏举的第42集团军,以吸引北进之右路敌东援,从而分割右路和中路敌人联系,并逼迫中路之74师迅速北进,尔后我集中兵力歼灭其中较弱的一路,再视敌情变化,歼灭另外一路。

方案二:如执行第一方案仍未调动和分割敌人,便以1个纵队的兵力在临沂以南地区监视敌人。我主力部队集中于临沂以北地区休整,于敌人继续北进中再寻机歼灭之。

方案三:如南线敌人仍未被凋动,我以1个纵队的兵力在临沂地区与敌纠缠,主力部队挥师北上,歼灭李仙洲的3个军。

2月3日这天,华野3纵奉命坚决抗击中路之敌,同时以小部队挺进敌纵深展开游击,破袭敌交通线,力求迟滞敌北进。3纵从郯城至码头,沿郯临公路两侧布置了防线,对中路蒋军整编第74师展开顽强阻击。谁知对手非常谨慎,中路之敌遭我阻击后,左右两路敌军不但不冒进突出,反而立即向中路收缩靠拢,各路均停滞不前。

2月4日,中央军委来电指示:“解决郝鹏举部很好。但就全部战略方针来说,如你们的方针是解决南面,则似乎打得早了一点。可能影响敌各部进展得更谨慎……如你们方针是先解决北面,则打郝鹏举无碍。你们须在两个方针之间首先有所抉择。”,“敌人愈深入愈好,我打的愈迟愈好。只要你们不求急效,并准备在必要时放弃临沂,则此次我必能胜利。因为敌人的策略是诱我早日出击,将我扭打消耗后,再占领临沂,你们切不可上当。晋冀鲁豫野战军正在积极活动,对华东作战会有良好的配合作用。”

就在同一天,位于徐州地区的蒋军后续部队已经陆续开始北移,在鲁西南待机的蒋军也有东进迹向,北线李仙洲率领的3个军已自明水、博山分两路南下,其先头部队已于2月4日进占莱芜。

形势愈发严峻了。此时的华野前指,主要注意力仍集中在第一方案上。因为在临沂以南打一仗,政治上十分必要。如果轻易放弃临沂,而又未能取得较大战果,则军心、民心,士气都将受到打击,对今后作战十分不利。而消灭反复无常、战斗力弱的郝鹏举部,政治上十分迫切,军事上有十足把握,且可就近用兵,部队无需作大的调整。为更有把握歼敌有生力量,华野前指仍决心待敌主要攻击集团进至临沂以南地区再打,并急调位于胶济线附近的第9、第10纵队迅速南下临沂,准备参战。

2月6日,华野前指命令2纵及滨海警备旅向郝鹏举第42集团军发起攻击。3纵、4纵大张旗鼓造势,对外声称准备攻取海州,实则准备配合2纵,歼击可能东援的蒋军右纵队。

按作战预案,2纵第4、第6师直捣白塔埠,第5师向白塔埠以西陇海线驼峰地区进攻,准备打援。仅2月6日一天战斗,郝鹏举部就被歼5000余人。经过两天的战斗,2纵及滨海警备旅全歼郝鹏举的第42集团军总部及所属2个师,生俘郝鹏举。

胜利虽然毫无悬念,但事实证明,华野对此举能调动对手估计过高了。别说郝鹏举这样的“五姓家奴”,就是国民党中央军嫡系之间,也往往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就在华野2纵痛打郝鹏举部时,蒋军主要攻击集团并没有东移增援,也未突出北进,其右路部队反而向南收缩至桃林地区,以防华野从右翼对其实施突击。

(未完,待续)

通宝推:happyyuppie,青青的蓝,网海,newbird,
家园 好文章

顺便问一下:莱芜战役前情之鲁南战役,忘情兄有专文论述吗?

家园 陈诚为何这样对待我们的葡萄?

陈诚把弱旅称为“烂葡萄”,葡萄何辜?1

^_^

其实,被陈诚视为“烂葡萄”的部队,也并非全是弱旅。

家园 忘情10年前发表是网上重要的讲述莱芜战役的文献式作品

做个小补充:

在讲到莱芜战役的起因,国民党方不能回避的指挥官就是薛岳。

薛岳是解放战争前期,为解放军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如果说蒋介石是运输大队长,薛岳是快递点老板。

1946年5月,薛岳担任国民党徐州“绥署”主任。陈诚推荐薛岳给蒋,担任华东方面剿共的总指挥。

1946年12月15-19宿北战役丢69军

1946年12月31日-1947年1月20日鲁南战役(包括枣庄战役)丢了整编26军,整编第51师,第6路军总司令郝鹏举被迫于1月9日在台儿庄率部2万余人起义。

有陈毅诗为证“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蒋贼应泪垂。”

枣庄煤矿是上海南京能源供应的重要矿山,丢了它,对蒋统区的经济民生都有重要影响。

我们看到鲁南战役中,整个一路国民党军几乎被全歼,上到中央军精锐重炮团,下到伪军,还有重要的经济矿山都一下被打包快递给了解放军。这无法不让蒋介石感到愤怒。

作为薛岳的推荐人陈诚,和薛岳有着一体两面,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厉害关系。面对蒋介石的追责,1947年1月20日枣庄战役还在进行,陈诚来到徐州和薛岳商议如何才能遮盖损失巨大的事实,他俩想出的说辞是,解放军也同样伤亡巨大,虽然蒋军损兵折将10万,但是给解放军造成损失20万,因此可以向解放军发起追击,定然会取得大胜。蒋介石接受了这个说法。

陈诚自称这种打法叫饭馆子战术,我就是一头猪,你不是能吃吗?吃完就撑死你。这种话说出来,简直就是世界军事史上的笑话。

蒋虽然接受了陈薛的说法,但是也对薛的指挥有了疑问。于是让陈诚亲自来到徐州建立指挥部和薛岳一起指挥,陈是总参谋长一举一动都需要向蒋汇报,等于是蒋的亲自指挥,从此开启了蒋介石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之路。

1947年1月22日是春节,陈诚也不休息,督促参谋人员拿出了鲁南会战计划。并且迅速报告给蒋介石,蒋介石批准备鲁南会战。让王耀武出莱芜新泰这个主意就是薛岳出的。薛岳在快递了鲁南的国民党军的装备之后,又开始盯上了王耀武的家底。

以上我们看出,鲁南会战计划是建立在陈诚薛岳汇报的解放军损失20万,被迫北逃的基础上的,而且是战事进行的间隙加上春节期间仓促赶制出来的,是败军之将薛岳为了掩盖鲁南大败而仓促发起的一次战役。薛岳并没有吸取鲁南大败的真正教训,如果你有心,在莱芜战役中的重要时刻,问问薛岳在干什么呢?薛岳的意见是什么呢?就会发现所有指挥错误再次体现在鲁南战役中。这些错误是莱芜战役中国民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蒋介石采纳薛岳让王耀武出莱芜新泰是个败招,为什么呢?请看下面的短文。

比较长津湖和莱芜战役,看指挥得失(1. 蒋介石的指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