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为啥没有三顾茅庐 -- 普鲁托

共:💬293 🌺3467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嘉靖是外来户,他老爹是藩王

所以,他老娘就没有受朱重八给朱明皇家婚嫁祖宗家法限制,不是从小门小户里挑选。

他老娘蒋氏是几代世袭锦衣卫都指挥签事级别(世袭首都卫戍区中央警卫师局党委委员级别,参谋长政治主任职位)的京官武官中高层世家出身。到蒋太后兄长这一代嘉靖嫡亲娘舅,还升任到指挥同知(世袭党委常委、副书记级别,副司令副军师长职务)。

所以,蒋太后比堂嫂张太后(嘉靖承祧后的嫡母、堂伯母)厉害多了。世家底蕴不是说着玩的。行事常有武将军人将门风格,不足为奇。

比堂嫂张太后年轻七岁的蒋太后,六十一岁时中疮毒三年后病死。护送她棺椁回老家往显陵合葬,路上嘉靖就差点被人烧死。

此后几年,张太后还又各种作妖,张太后死了马上就又是壬寅宫变,嘉靖后来黑化狂化也正常。

张太后经历弘治、正德、一直到嘉靖二十年,几十年都是后宫数一数二的话事人。

蒋太后、嘉靖前期的对手,天天都得打起全付精神小心应付的,主要是她。杨廷和朝臣什么的,那都不算是事儿。

嘉靖二十年她死了,二十一年就壬寅宫变。

嘉靖也就既黑化了,也没有压力开始放飞自我了。

通宝推:桥上,
家园 第三条就完全是错误的

诸葛亮的岳父在襄阳、老师在襄阳、姐姐姐夫都在襄阳、好友刘琦以及刘琦的父亲,他岳父的连襟刘表都在襄阳,他自己会在现在河南的南阳躬耕吗?

诸葛庐躬耕的南阳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南阳郡,而非你认为的现代的南阳市。现代的襄阳归属于南阳郡,距离曹操的大本营许昌500多公里,怎么会是你认为的南阳距曹操大本营很近?

更何况,刘关张被曹操从徐州赶跑,先投靠袁绍,又到汝南投靠黄巾遗部刘辟、龚都,再次被曹操打败后投奔刘表,驻军新野,怎么可能跑去曹操的地盘上三顾茅庐?

所以诸葛庐只能在襄阳居住,属于刘表的地盘,刘备才能去三顾。

说到曹操为啥没有三顾茅庐,其实还不如问为啥孙权没有三顾茅庐、刘表没有三顾茅庐?

诸葛亮的亲哥诸葛瑾建安5年就投奔了东吴,一直在那为官,最终任职吴国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封宛陵侯;叔父诸葛玄投奔了刘表,如有他们的举荐,诸葛亮不是早就该出山了吗?他们为什么不把卧龙举荐给各自的主公?而要等着刘备建安12年去三顾。

唯一的解释就是当年20多岁的诸葛亮并没有多大的名气,顶多是在自己的朋友圈中传扬。徐庶向刘备推荐的诸葛亮;水镜先生向刘备说出了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的话;水镜先生,卧龙,凤雏,这些绰号都是庞德公取的,而庞德公是诸葛亮姐夫之父,与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庞统的叔叔等都交往密切,属于荆州士人圈的名流。这些关系串起来,不难得出上面的结论,所谓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不过就是荆州士人圈自己互相吹捧的话。历史是事实也证明了,卧龙凤雏得二也未得天下。

还有另外的证据,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是在曹操手下为官,最终任职魏国征东大将军、司空,封高平侯,也没推荐过诸葛亮。

诸葛亮的岳父是刘表的连襟,岳母的弟弟是荆州军权掌控者蔡瑁,他可以算是荆州市长和荆州军分区司令的亲戚,如果真要有那么大名声,岳母不会不推荐姑爷,刘表不会不知道,想谋个一官半职不难。

所以说来说去,其实就是诸葛亮当时只不过是有才学没有实践经历,所谓的名声只是个朋友圈里传的,各方诸侯要么没听说,要么不当回事,只有落魄的刘备病急乱投医才会三顾的。

通宝推:铁手,
家园 老老狐狸的吃饱饭的主题帖麻烦去补补课

80年代很多农民确实有单干的愿望,但是不愿分地的公社真的很少吗?

韩丁为啥要和杜润生拍桌子?大寨又是为啥成了分地典型,后来又重新集体化?周家庄为啥要真的按手印?洪林村为啥要做好吃牢饭的准备?

分地就是万灵药?分地那么好,85年以后的三提五统,乱摊派,白条是怎么冒出来的?李昌平吃饱了撑着上书怼地雷阵?

家园 顺便谈一下史前记忆的由来以及传承 -- 补充帖

从文献上我们所能了解的史前中国的记忆,基本上来自于两本书:尚书(包括逸周书),山海经。

在这里我完全不认同所谓的口传历史之说:原因很简单,各民族的口传历史,不论是所谓史诗传唱,还是书写文字,基本上都是一个民族内部流传而来。很少诉说他人的历史。

但中国史前的记忆,却明显不一样。就三皇而言,明显是对自身史前历史生活发展阶段的提炼和总结:燧人(火),伏羲(文),神农(农耕),这个是所谓的宏大历史。不能作为历史的细节来处理。五帝。。。

通宝推:秦波仁者,
家园 王耀武这个是正解

子武谷之谋,是否还有其他人试过?

家园 追加补充,关于史前记忆 -- 补充帖

关于五帝的史前记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各种版本,其实都是在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经过西汉时期完成整理的。

几个版本里,东西南北中可以忽略,但是黄帝,颛顼,帝喾,是前期,尧舜是后期,禹是最后期。但是唯有禹,是在诗经里明确有口头传唱的:商人传颂的是禹。周人声称继承的是禹发端启建立的夏。

同时,尚书里明确说了,是周公对商遗民说的,你们商,有典有册。你们商,收刮了夏的臣公。龟甲牛骨不是典,也不是册。典册,从哪里来?史前的帝,由谁传述?

家园 至少有三点是确认的 -- 补充帖

1,王子朝奔楚,带走了周王室的图书典籍:这跟传说中的夏桀无道,太史终古奔商,商纣无道,太师疵、少师疆奔周,具有同样的性质:王室典籍图书流转,是天命的传承。

甚至夏的建立,同样带有尧舜时期的部分典籍:否则,无以说明陶寺中期大墓所挖掘出来的春秋易经里的内容。而陶寺的圭表,立中,文尧(命,邑。。。)朱书等等, 都说明了尧舜时期的文字与典籍存在的大概率可能性。

2,周敬王有意征集天下图书重建王室图书馆

3,诸子百家的兴盛自王室典籍流传民间

通宝推:秦波仁者,
家园 分不是万能,公也不是万能

实际现在看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就是在公和私,左和右之间不断来回摇摆,螺旋上升的过程。公到极致能解决一切问题无论从数学模型理论上,还是从真实社会实践上,都远没有有说服力的案例出现。

盐铁论 禁耕

大夫曰:“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异时,盐铁未笼,布衣有朐邴,人君有吴王,皆盐铁初议也。吴王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私威积而逆节之心作。夫不蚤绝其源而忧其末,若决吕梁,沛然,其所伤必多矣。太公曰:‘一家害百家,百家害诸侯,诸侯害天下,王法禁之。’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幷兼之徒奸形成也。

  文学曰:“民人藏于家,诸侯藏于国,天子藏于海内。故民人以垣墙为藏闭,天子以四海为匣匮。天子适诸侯,升自阼阶,诸侯纳管键,执策而听命,示莫为主也。是以王者不畜聚,下藏于民,远浮利,务民之义;义礼立,则民化上。若是,虽汤、武生存于世,无所容其虑。工商之事,欧冶之任,何奸之能成?三桓专鲁,六卿分晋,不以盐铁。故权利深者,不在山海,在朝廷;一家害百家,在萧墙,而不在朐邴也。”  大夫曰:“山海有禁,而民不倾;贵贱有平,而民不疑。县官设衡立准,人从所欲,虽使五尺童子适市,莫之能欺。今罢去之,则豪民擅其用而专其利。决市闾巷,高下在口吻,贵贱无常,端坐而民豪,是以养强抑弱而藏于跖也。强养弱抑,则齐民消;若众秽之盛而害五谷。一家害百家,不在朐邴,如何也?”  文学曰:“山海者,财用之宝路也。铁器者,农夫之死士也。死士用,则仇雠灭,仇雠灭,则田野辟,田野辟而五谷熟。宝路开,则百姓赡而民用给,民用给则国富。国富而教之以礼,则行道有让,而工商不相豫,人怀敦朴以相接,而莫相利。夫秦、楚、燕、齐,土力不同,刚柔异势,巨小之用,居句之宜,党殊俗易,各有所便。县官笼而一之,则铁器失其宜,而农民失其便。器用不便,则农夫罢于野而草莱不辟。草莱不辟,则民困乏。故盐冶之处,大傲皆依山川,近铁炭,其势咸远而作剧。郡中卒践更者,多不勘,责取庸代。县吧或以户口赋铁,而贱平其准。良家以道次发僦运盐、铁,烦费,百姓病苦之。愚窃见一官之伤千里,未睹其在朐邴也。”

实际我们翻出2千多年前的盐铁论来,会发现本质问题还是一样的。左和右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劣势。朝廷的权力边界应该有多大,一直是个要动态调整的问题。

贤良文学和丞相大夫,新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梦想。如果你有耐心把并不长的60卷盐铁论都看一遍,会发现我们今天争论的,和两千年前霍光时代的争论实际是一样的。

“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

“工商之事,欧冶之任,何奸之能成?三桓专鲁,六卿分晋,不以盐铁。故权利深者,不在山海,在朝廷;一家害百家,在萧墙,而不在朐邴也。”

朝廷是需要管制山海渔盐的,否则 “布衣有朐邴,人君有吴王”。 然而,朝廷自身,也有可能蜕变成最大的朐邴,最大的吴王,而且一旦蜕变,纠错成本往往就会高的恐怖。

河里田园红左真正的问题,是不愿意哪怕思考一下,当公社书记蜕变了,该怎么办的问题。而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和马列的基本辩证法,都告诉我们这个是必然的。如果没有有效的纠偏和打补丁能力,系统崩溃实际往往比想象的快的多。

通宝推:zwx650,夜郎国主,张新泉,史料推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